分享

匡兴洪|信仰的无穷魅力

 安礼德 2023-03-11 发布于广东

XIN YANG DE WU QIONG MEI LI

信仰的无穷魅力

-匡兴洪-




人类曾经有四大史诗: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拓荒西部。

中国共产党领导并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远远超越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拓荒西部的壮举,感天地泣鬼神,让世人叹为观止。








作家王树增匠心独具运用了“三个远征”来这么高度评价长征,他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

长征跨越了中国十五个省份,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要大。长征翻越了二十多条巨大的山脉,其中的五条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还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在总里程远远超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四百场以上,平均三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面对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严重威胁,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五十公里以上。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一方面军作战部队八万六千多人踏上长征之路,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全军仅为近八千人。一九三五年三月,红四方面军近十万大军开始西渡嘉陵江,自此踏上万般曲折艰险的长征之路,一九三六年十月到达甘肃会宁时全军三万三千多人。一九三五年十月,红二方面军两万一千多人从国民党三十万大军的合围中冲出,踏上了长征之路,一九三六年十月到达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全军一万一千多人。红二十五军,一九三四年十一月踏上长征之路,经过数月的颠沛流离和艰苦转战,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中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部队,全军兵力最多时不足八千人,最少时兵力只有一千多人。

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一路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用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精神传播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

一个民族,没有苦难,就没有坚韧,没有积累;一个民族,没有信仰,就没有激情,没有尊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太多的失败,最缺乏的就是信仰。为中华民族带来信仰的则是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奋斗就是为了掌握中华民族自己的命运。就是这样一批人,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这批人成为国家民族的开路先锋。




长征,即使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

提起长征,想说的实在太多太多。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曾这么豪迈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然后他又总结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我们应该知道,长征的起步和初始,并不是高歌猛进,而是被迫突围。长征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一是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发生的;二是在国民党当局对苏区进行大规模的“围剿”,党内出现严重“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

开国领袖毛泽东曾这么意味深长地说过,如果国民党“也学红军的长途转移,那是一定会被消灭的“,”因为他们没有人民的援助”。是啊,人民大众发自肺腑的支持和拥护,是长征胜利的根本源泉,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因此,至今提起长征,人们就会想起军民一家血肉相连的鱼水深情。红军的一切都是为了劳苦大众,红军把翻身解放的希望带给了劳苦大众。而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也是紧紧依靠劳苦大众的帮助才迎刃而解的,人民始终如一把红军视为自己的队伍,人们耳熟能详的《十送红军》唱出了人民的一片真情。




我们研究和回顾长征史,就是在历史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获得启示。伟大的长征,是党和红军在信仰信念信心引领和激励之下愈挫愈勇、愈战愈勇,战胜顽敌、走向胜利的千古绝唱。

我们可以这么自豪地说:长征的胜利,是党和红军在坚定的信仰引领和支撑下创造的人间罕见的奇迹。

我们应该知道坚定的信仰激发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产生的效果是超乎寻常的,简直是使人难以置信的。




在兵员数量、武器装备、后勤保障极度悬殊的情况下,红军打破百万穷凶极恶的敌人的围追堵截而巍然不倒。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出发时,有8.6万人之众,到达陕北仅剩7000余人,每12个人只有一个人走完了长征,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红军将士面对着生与死的较量,恶劣气候的肆虐,雪山草地与沼泽的威胁,毫不退让,而是迎难而上。正是拥有坚定的信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支撑着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国领袖毛泽东在他脍炙人口的《长征》诗中这么自信地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中的共产党人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在长征途中的遵义城头,党在坚定信仰的引领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开展思想斗争最终真理战胜谬误,拨云见日,团结一心,进行组织调整,实现伟大转折,逐步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中国式革命道路。这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了十六个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即著名的遵义会议精神“,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遵义会议当时召开的情景: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城内旧军阀公馆里,一场决定命运的会议秘密举行。

“气氛紧张激烈,发言的声音很高,每天总是开到半夜才休会”。《红军长征史》这样记录。

屋外寒冬腊月,屋内的火盆虽难以驱散寒意,但毛泽东洞若观火的发言却让与会者心头滚烫。

负着伤、发着烧的王稼祥,躺在一张藤椅上参会,听完发言后直起身子,为毛泽东鼓掌。会议上许多同志坚决提议请毛泽东出来指挥。

会议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教训,通过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长征前成立的军事指挥三人团等决议。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朱德以诗的语言回顾了这次具有深远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

拥有坚定的信仰激发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把红军将士的自然潜能发挥到超乎寻常的极致,使一支缺钱、缺粮、缺人、缺药的羸弱之师战胜了异常严酷的自然力考验。四大主力红军,历时两个寒暑,纵横15个省,在没有任何交通装备的情况下,硬生生用双腿行走了6.5万里,跨越了100条河,翻越40座高山险峰,穿越1.5万平方公里的茫茫草地。这一切,都是精神变物质、精神战胜物质的充分诠释。




80多年沧桑岁月皆成过往,精神激励仍然强劲。回望长征,我们品读什么是信仰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回首长征,我们应汲取精神的力量,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笃信再苦再难总有苦难的辉煌;回望长征,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常常追问是什么支撑着长征不断走向胜利。只有深深扎根人民群众,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一个新生迈向另一个新生。

共产党从一诞生,就不是幸运儿,前面等待她的是无尽的考验。今天,中国成为东方政治舞台的中心,影响世界格局,以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这批人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只为心中的信仰。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没有看到胜利这一天,没有机会评功评奖、授衔授勋,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但这批人是我们这个军队、这个党、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

我们更永远不会忘记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时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

1934年10月中旬,8万多红军主力在于都县城内外集结、休整了长达10天时间,之后安全顺利地跨过“长征第一渡“,国民党谍报部门却对此一无所知。据当地史料记载,长征前夕,有1万多于都子弟报名参军,1万多民夫参加了运输队、担架队,随红军突围长征。当地老百姓还自发组成大批慰劳队,带着鸡蛋、猪肉、草鞋等慰问红军将士;妇女组成洗衣队,帮红军洗衣服。不少群众家里还主动担负了安置红军伤病员、抚养红军后代的任务。




有关权威专家做个测算,10万人马的部队,一日三餐就要上千担稻谷。此外,每个红军战士的粮袋里最少还要带上3至5斤米。在那个极其艰苦的岁月,一个小小于都县城所付出的艰巨努力可想而知。

在全力以赴支援红军的同时,30万于都人民实行赤色戒严,严密封锁消息,并制造假象迷惑敌人,使国民党的谍报部门成了一无所获的“聋子“,”瞎子“。为了确保红军安全渡过于都河,于都百姓协助工兵,每天下午4点钟开始架设临时浮桥,晚上8点以前完成红军通宵达旦夜渡于都河后,第二天早上7点之前老百姓又将浮桥拆除,分散隐蔽在河岸边,不留任何痕迹。

时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政治委员的杨成武将军,后来在《别了,于都河》一文中这样写道:这里的乡亲们没有把我们当外人,甚至待我们胜过亲人!他们帮我们补衣裳,教我们打草鞋,像逢年过节迎亲人一样,给我们捧来香喷喷的红薯、红米饭和可口的菜肴……我们在这里住下后,一起劳动、一起生活、一起战斗,结下了更深厚的情谊,真可以说是同生死、共患难了……




于都的老百姓之所以有这样的举措,是因为他们坚信,中国共产党和中央红军能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跟着共产党走,跟着红军走,是一条胜利之路,光明之路。正是于都的老百姓拥有这样的信仰,他们才会义无反顾,哪怕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长征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把红色基因融入血液,根植于心,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谱写新长征的伟大诗篇!







作者简介

匡兴洪

中学语文退休老师






匡兴洪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遵义市长征学学会和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贵州省写作学会理事,曾任绥阳县郑场中学校长和绥阳县儒溪中学主管教学的业务校长,著有《学习的艺术》、《作文章法》和《送你一支生花妙笔》等书,2012年担纲编纂《郑场中学校史》一书,现发表文学作品上千件。











作者:匡兴洪

编辑:安礼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