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既是日本“宋徽宗”,又是日本的“欧阳询”,身在岛国心在唐,从他的书法就能看出来!

 墨品书法网 2023-03-11 发布于北京

大唐的繁荣景象如今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记忆,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似乎还在昭示它曾经的辉煌。我们通过一片片古城墙、一幅幅绘画和一件件书法,都可以领略到这个帝国文化的璀璨,以及那种万国来朝的霸气。

唐代文化艺术辐射极广,若要问它对哪个国家影响最大,就非岛国日本莫属了。一代代遣唐使和东渡僧带去了不仅是儒道佛典籍,还有大量的艺术品、衣冠服饰和民艺习俗。而它们能够在日本产生影响并逐渐普及,离不开统治阶级和贵族们大力推广。

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就是被誉为日本“宋徽宗”和日本“欧阳询”的君主嵯峨。他是日本第52代君主,在位14年(809年—823年),他及其钦慕大唐文化,可谓“身在岛国心在唐”,执政期间大力推行“唐化”政策,平日的心思也全在琴棋书画和汉学上,与宋徽宗赵佶很像,不爱江山爱艺术。

靠着临摹遣唐使们带回来的大唐书法名帖,嵯峨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对日本书法影响深远的“三笔”,嵯峨就位列其中。他的书法深得初唐四家之一欧阳询精髓,而欧阳询本就属于“二王”一系,从嵯峨的字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行书既有欧阳询笔意,又有王羲之的纵逸洒脱。

当年,空海曾将一件欧阳询的名品真迹呈献给嵯峨,这让他视若珍宝。嵯峨现存真迹不多,以823年完成的《光定戒牒》和《李峤杂咏残卷》尤为精妙。空海与嵯峨交流很多,不仅给他带来了不少书法名帖,还送给他毛笔与唐人诗集。

《李峤杂咏残卷》就是他抄写唐代诗人李峤咏物诗的作品。此帖起笔露锋,行笔侧锋,笔法严谨、提按分明,波磔舒展、出笔凌厉;结字欹侧险奇,因字赋形、左右外拓;墨色浓淡适宜、飞白连带自然挥洒,颇有欧阳询《张翰帖》和《仲尼梦奠帖》笔意。

受空海、橘逸势等人的影响,9世纪的岛国以“二王书风”为主,而嵯峨书法的出现无疑是给书坛吹来了一阵新风,他的字既有欧阳询之严谨欹侧,又以王羲之行书笔意做为调和,形成法度谨严、笔画潇洒、气韵苍然的个人风格,是东瀛学“唐法晋韵”的佼佼者,也是“书道”的先驱。

现在,我们将他这件藏于日本京都阳明文库的《李峤杂咏残卷》进行超高清1:1复刻,极度清晰地复原出跟原作几乎无差别的作品,见此作如见真迹。欲购此,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