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纯然唐法——日本“三笔三迹”书法选辑-3

 老樟xy67896789 2015-08-12











嵯峨天皇






嵯峨天皇(786-842)是恒武天皇的儿子,平城天皇的弟弟。其809年即位天皇,在位15年,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嵯峨天皇在积极推动日本文化发展的同时,日本书法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正是由于他运用政治手段的推动,日本第一次书法高潮在平安初期得以形成。在书法上嵯峨天皇不仅是以为积极的倡导者,而且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正是因为他在书法上有着极深的造诣,才会被日本书法史尊为著名的书法“平安三笔”之一。
奈良时代末期,由于佛门的堕落和混乱,因此这一时期的日本文化处于发展的低迷状态,随着平安新时代的开始,光仁天皇、恒武天皇、嵯峨天皇都力图刷新政治、振兴文化,而这一改革的主要手段便是大量派遣留学生加强对唐文化的吸收和学习,由此再次形成一个中日文化交流的新高潮,这以以最澄、空海等留学生的相继归国为标志。随着大量留学僧的归国,中国的的唐风书法法帖被大量而广泛地传播到日本,因此日本书法史进入了唐风书法发展的全盛时期,唐风书法的兴盛对日本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以至近世,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日本书法的发展史中。
作为“平安三笔”之一的嵯峨天皇,他的成功并不是独立书法风格的形成,而是对以空海为代表的唐风书法的继承和发扬,以及其特殊的政治地位所具有的强大的影响力推动了整个平安时期书法的兴盛。在日本文化史上,嵯峨天皇的时代被称为弘仁时代,嵯峨天皇作为弘仁时代的最高权威,积极地推进新文化政策。他虽然未曾到大唐帝国亲自感受盛唐文化的繁荣,但他对晋唐文化艺术的崇尚与倾倒,却是有口皆碑的。嵯峨天皇即位不久,即着手奖励兴办文教事业,主要手段有设立藏人所,设置检非违使,制定弘仁格式,即改订律令,补充法典及实施细则。弘仁十年(819)下诏书令全面开展唐风化,于是,服饰、位记、宫廷诸门额等一切都改为唐风。可以说,弘仁时代,是中国文化备受推崇的年代,在这个广泛推崇唐文化的历史环境只中,日本“本土文化”也开始悄然形成。
在书法的创作上嵯峨天皇留下了丰富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李峤百咏断简》、《光定戒牒》、《般若心经》、《哭澄上人诗》等。
《李峤百咏断简》是嵯峨天皇书写唐人李峤的120首咏物诗集。 这件作品施墨敦厚丰腴、用笔劲健险绝、结体收放质朴自然 ,极得欧阳询书法之精髓。但纵观嵯峨天皇整体的书法风格,在学习和创作上并没有墨守于唯一的欧风书法,而是注重于对多种书风的汲取,并能以自己全面的文化素养和政治家的敏锐加以融汇,这种艺术思想的形成正是同空海的书法风格一样自出一绪。
据日本《书道全集》第十一卷载:嵯峨天皇和空海在书法的学习和交流上有数十年比较亲近的交流,公元811年6月空海把从中国带回来的《刘希夷集》和《王昌龄诗格》奉献给天皇;同年8月又把唐德宗的真迹献给嵯峨天皇;812年6月又送了四 支狸毛笔给天皇等等。这些交往也从另一个角度明证了空海的书法对嵯峨天皇书法产生的直接影响,这些影响并非是空洞的,而都直接反映在他的书法作品之中。《光定戒牒》相对于《李峤百咏断简》则更具有代表性。《光定戒牒》书写于823年,现存滋贺县的延历寺中。《光定戒牒》是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四年(823)为最澄的弟子光定(779—857)书写的受戒证明书。这幅宸翰将欧阳询的楷书和空海大师的行草书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他对欧阳询书法的仰慕和空海书风对他的强烈影响。其书笔力遒劲,具有从容不迫的王者之风。天皇赐与光定戒牒一事,在《帝王编年记》和光定所著的《传述一心戒文》一书中均有记载。此卷现在北睿山延历寺敕封秘藏。据说使用的纸张与王羲之《丧乱帖》和光明皇后的《乐毅论》一样,是当时最珍贵的纵帘纸。
这件作品的书写风格同空海的《风信帖》极为相似,在字体上行草兼使,在技法上融王羲之的秀润、典雅,孙过庭《书谱》的飞扬幻化,颜真卿的敦厚质朴于一炉,为平安时代唐风书法的代表作品之一。
嵯峨天皇不仅是一位成就极大的书法家,还是历史上有名的诗人。《哭澄上人》诗不仅是其优秀的书法作品,又是其代表性的诗作,同书法风格一样,他的诗风也是对唐诗文的继承和发扬。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先有初唐四杰(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崛起;接着李白汲取楚辞和乐府的营养,创造了独特的浪漫主义的诗风;而后,杜甫以其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远大的政治抱负和鲜明的时代色彩,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李白和杜甫是诗歌创作上划时代的两座高峰。盛唐时代又涌现出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和王昌龄。在当时频繁的遣唐僧的派遣中,这些优秀的诗文文化必然成为他们学习的重要内容,日本朝野上下无不以学习中国诗文为荣,贵族文坛完全沉浸在汉诗文的热潮之中。
    嵯峨天皇的传世之作,以《光定戒牒》、《哭澄上人诗》、《李峤杂咏残卷》最负盛名。 嵯峨天皇不仅仅注重于自己的诗文修养,更重要的是他对整个平安时代诗文的推动和普及,嵯峨天皇执政期间,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引进。在诗文方面,承接历史,奈良时代出现了日本最初的汉诗集——《怀风藻》;与此同时,集日本古代和歌之大成、被誉为“日本诗经”的《万叶集》也问世了,这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优秀的抒情诗集。至平安时代初期,由于日本对中国文化的长期汲取和融合,开始结出丰硕的成果。嵯峨天皇的弘仁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汉文著作和以汉文形式编纂的书籍,平安初期出现的著名诗文集《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经国集》都是嵯峨天皇亲自敕令編纂的。由于他的推动,迎来了汉文化的全面发展,汉文化占据了当时日本文化的主导地位,因此,这一时期被后世史家称为“国风黑暗时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嵯峨天皇在诗文 上的贡献,同书法一样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嵯峨天皇之所以能够以一国之君于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因为其对书法技法的研练,更重要的是得力于他在佛教、诗词、文学等方面的全面修养,更重要的是其政治思想的开明。

《李峤杂咏残卷》
    这是嵯峨天皇书录初唐诗人李峤(644-712)的五言律诗。从卷首的目录来看,可知书写十二项,共计一百二十首诗。此卷收录“乾象”和“坤仪”二项,计二十首。“乾象”分为:日、月、星、风、云、烟、露、雾、雨、雪;“坤仪”包括山、石、原、野、田、道、海、江、河、洛。其书险劲典雅,运笔优游自在,线条富有抑扬缓急之变化,欧阳询书风的凌厉的气势跃然于纸上。这是否就是恒贞亲王(825-884)所评价的那种“劲筋乏肉”的美?
    对于嵯峨书法,历史上早有定评。《日本记略》天长三年(826)三月十五日条能看到如下记述:“奉为柏原天皇。于西寺限七个日。说法华经。……其经太上天皇(嵯峨天皇)手迹也。紫震金字。玉轴绣帙。一有体有势。珠连星列。烂然满目。观人称曰。真圣。钟繇逸少犹未足”云云。记述的是嵯哦天皇为供养其父桓武天皇而书写的紫纸金字的《法华经》。此经被奉为无上神品,溢美之辞难于言表。空海在《遍照发挥性灵集》卷六中记:“鸾凤翔碧落而含象。龙螭游苍海以孕义。张王掷笔。钟蔡怀耻……”对天皇的赞誉更是难以复加。






《李峤杂咏残卷》







《李峤杂咏残卷》




《李峤杂咏残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