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百练: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

 一中大语文 2023-03-11 发布于福建

是岁,帝舅寿张恭侯樊宏薨。宏为人,谦柔畏慎,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所上便宜,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宗族染其化,未尝犯法。帝甚重之。及病因,遗令薄葬,一无所用。帝善其令,以书示百官,因曰:“今不顺寿张侯意,无以彰其德;且吾万岁之后,欲以为式。”初,马提兄子埽王磐,平阿侯仁之子也,王莽败,磐拥富赀为游侠,有名江、淮间。后游京师,与诸贵戚友善,援谓姊子曹训曰:"王氏,废姓也,子石当屏居自守,而反游京师长者,用气自行,多所陵折,其败必也。”后岁余,磐坐事死;磐子肃复出入王侯邸第。时禁周尚疏,诸王皆在京师,竞修名誉,招游士。马援谓司马吕种曰:"建武之元,名为天下重开,自今以往,海内日当安耳。但忧国家谐子并壮而旧防未立,若多通宾客,则大狱起矣。卿曹戒慎之!"至是,有上书告肃等受诛之家,为诸王宾客,虑因事生乱。会更始之子寿光侯鲤得幸于沛王,怨刘盆子,结客杀故式侯恭。帝怒,沛王坐系诏狱,三日乃得出。因诏郡县收捕诸王宾客,更相牵引,死者以千数;吕种亦与其祸,临命叹曰:“马将军诚神人也!”上大会群臣,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 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以博士桓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春,二月,车驾东巡。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泰山。”诏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录!若郡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令屯田。"于是群臣不敢复言。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

B.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

C.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

D.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善其令"与"善假于物也"(《劝学》)两句中的"善"字含义相同。

B.“有名江、淮间”与“丽酒临江”(《赤壁赋》)两句中的“江”字含义相同。

C.“若多通宾客”与“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随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宾客”含义相同。

D.“车驾东巡”与“东船西舫悄无言”(《琵琶行》)两句中的“东”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樊宏作为皇亲,为人谨慎,影响宗族遵纪守法,深得汉光武帝敬重,去世后得到厚葬。

B.马援审时度势,预言王磐必将遭祸,并当面对司马吕种提出过告诫,后来果真应验。

C.在为太子选择师傅这件事上,汉光武帝没有任人唯亲,而是选择了贤才担当大任。

D.面对大臣阿谀,汉光武帝能保持清醒,没有去泰山封禅,而且严禁臣属歌功颂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不顺寿张侯意,无以彰其德;且吾万岁之后,欲以为式。(5分)

(2)吕种亦与其祸,临命叹曰∶"马将军诚神人也!"(5分)

【参考答案】

1. D(原文标点: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

2. A(A赞赏/善于。B长江。C幕僚。D名词做状语/方位名词)

3. A(“去世后得到厚葬”分析有误,原文为他要求薄葬,汉光武帝遵从了他的愿望)

4.(1)如今不顺从寿张侯的意愿,便无法显示他的品德;况且在我去世之后,也要依照此法。(得分点:“彰”“万岁”“式”各1分,句意2分)

(2)吕种也遭此祸,临死前叹息道:“马将军真是神人啊!”(得分点:“与”“临命”“诚”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本年,光武帝的舅父寿张恭侯樊宏去世。樊宏为人谦和谨慎,每逢朝会,总是提前到达,俯身待命;所上奏章都由他亲手书写,销毁底稿。宗族受到他的影响,没有人触犯法令。光武帝对他十分敬重。他病重的时候,遗命实行薄悲,不用任何随葬物品。光武帝赞赏他的遗嘱,把他的遗书出示百官,并说:“如今不顺从寿张侯的意愿,便无法显示他的品德;况且在我去世之后,也要依照此法。”当初,马援的侄婿王磐是平阿侯王仁的儿子。王莽败亡之后,王骜拥有巨额资产而成为游侠,闻名于长江、淮河之间。后来他游历京城,与众多皇亲国戚结为好友,马援对姐姐的儿子曹训说:“王姓是被废黜之家,王磐本应深居自保,可他反而与京城显贵交往,又意气用事,欺凌折辱别人,他必将败落。”过了一年多,王磐获罪被杀:他的儿子王肃却又出入王侯府第。当时禁令还不严密,诸王侯都在京城,竟相博取声誉,招揽宾客。马援对司马吕种说:“建武开国,号称重建天下,从今以后,海内当日益安定。我只是忧虑皇子们同时长大,而旧有的禁令未能恢复,如果广纳宾客,那么将会有大狱兴起了。你们要警戒小心!”在这时,有人上书控告王肃等人出身受诛之家,却成为诸王侯们的宾客,恐怕会寻找机会制造变乱。恰巧刘玄之子、寿光侯刘鲤受到沛王宠信,而刘鲤对刘盆子心怀怨恨,纠结宾客杀死了刘盆子之兄、前式侯刘恭。光武帝大怒,沛王因此获罪,被囚禁于诏狱,三天后才被释放。于是下诏在全国各郡县搜捕诸王候的宾客,加之互相牵连,被诛杀者数以千计;吕种也遭此祸,临死前叹息道:“马将军真是神人啊!”光武帝召集百官,询问:“谁人可任太子的师傅?”百官迎合光武帝的意思,都说:“太子的舅父、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以担当此任。”博士张佚严肃地说:“如今陛下立太子,是为阴家呢,还是为天下呢?若是为阴家,那么阴识可用;若是为天下,那么就定当用天下贤才!”光武帝表示赞许,说道:“我要设太子太傅,是为了辅佐太子;如今博士不以匡正朕的偏误为难事,何况对待太子呢!”随即任命张佚为太子太傅,任命博士桓荣为太子少傅,赐予帷车、马匹。春季,二月,光武帝乘车去东方巡视。大臣们向光武帝建议:“陛下即位已三十年,应当到泰山封禅,祭祀天地。”光武帝下诏答复道:“朕即位三十年来,百姓怨恨满腹,《论语》说:'我欺骗谁?难道欺骗上天吗?’'竟然说泰山的神灵不如林放!’为什么要玷污记载了七十二位封禅贤君的史册!若是各郡县远道派官吏前来祝寿,用虚浮溢美之词歌功颂德,朕一定对他们处以髡刑,并命他们去边疆屯垦。”于是大臣们不敢再建议封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