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国兴:让国学走进民间——听曹洪波《国学传统文化“心”解》有感

 妙趣横生 2023-03-12 发布于北京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让国学走进民间

——听曹洪波《国学传统文化“心”解》有感

温国兴

  当前国学热在中国热度不减,也有风靡世界的态势。谈到国学,作为平民百姓,总会有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国学讲堂总是被那些学界泰斗所占领。我们都知道国学有用,但那些国学经典,尤其是“四书五经”,其产生的年代毕竟距离我们十分的久远了,不仅文字上深奥难懂,有些观念似乎已经过时,对于国学的应用也显得力不从心。于是我们对国学产生了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态,既想学点国学,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门路,高山仰止于国学大家高谈阔论之中,难得拨动我们的心弦。

   三月三日,奋斗书院举办曹洪波《国学传统文化“心”解》,看到预告介绍说,曹洪波自谓民间学人,创办诚士文化学校,有高级编辑、哈尔滨老年大学兼职教授等头衔。出于对国学的爱好,我欣然前往,近距离聆听了这位民间学人的讲座。

   对于奋斗书院,我比较熟悉了。去年夏天靳国君老师在这里讲他的新书《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创作心路,我应邀参加了那次讲座,并且有一个发言。在这个雪后的初春时节,再次走进这座有着厚重历史的小院子。上午九点,讲座正式开始,摄像机开始转动,在《奋斗者》公众号上进行现场直播。我也曾在网上看过奋斗书院的现场直播,总的感觉不如现场那样真切。任智勇院长主持讲座,他介绍说,曹洪波先生仙风道骨,用心用情,成就了不凡的气质。他开设国学课程,传播国学知识,通过国学的读写,让国学充满了趣味。

   曹洪波先生身穿黑色上衣,头上是没有精心梳理的黑色长发,戴一副眼镜,确实有古风神韵。他首先引用了一位日本禅师讲经时说过的一段话:“一切诸经,皆不过是敲门砖,是要敲开门,唤出其中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他接触国学多年,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国学?我们为什么学国学?国学对我们有什么用?这似乎是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中国的国学太深奥,很多概念很难翻译成外语,比如我们经常讲的那个“孝”字,我们只能用心去理解。他对老子《道德经》中的一段话做了解读:“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初看这段话,似乎很反动,但仔细思考,感到老子并不是反对社会发展,而是要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而我们现在的发展,是古人无法想象的,我们的发展损害了大自然,损害的环境。老子在几千年前就警示我们要遵从自然规律。我想,曹洪波先生这样理解国学,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

   他还引用了《礼记》中的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他解释说,这是我们的祖先对美好社会的设计,比西方的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早很多年。不管是空想也好,幻想也好,我们孜孜以求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共同的理想。我们学习国学,就要从内心树立坚定的信仰,并且付诸行动。王阳明的心学告诉我们,我们要在内心有“孝”心,就不必像《弟子规》说的那样:“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他认为,学国学最怕拿概念来束缚我们,用心去体会是非常好的。他最恨的一句话是“知易行难”,王阳明认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曹洪波深以为然。

   他对中国文字没有走字母化改造感到欣慰,中国的文字不仅优美,而且辨识度高,具有关联性,直观达意,信息量大。他解释了几段国学经典语录,有他独到的见解。比如他对老庄的“无为而治”思想,对那段十分经典的话:“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他认为,老子提醒人们,不要刻意去为,要发自内心的去行动。他对孔子说的“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解释说,人家来了,就要使人安,这才是正解。他对庄子的养生思想也有深刻的理解,从字面上看似乎是错误的,但是庄子告诉我们的是更高的智慧,就是不要刻意地去做,人应该看破生死,怕死更不行,因此不要刻意地追求长生。这是他的心灵感悟,也是对我们的有益启迪。

   他在讲座的最后,引用诗人艾青的那首著名的诗篇《煤的对话》,“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他用火一样的热情,不遗余力地推广国学,普及国学应用常识。听了曹洪波先生的讲座,让我感到受益匪浅,他的讲座让国学走向了民间,通过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地增强文化自信,给我们指出了通往国学康庄大道的前进方向。

    二〇二三年三月四日

                       

欢迎在留言区内评论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