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焚书坑儒,烧得什么书,坑了什么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金山家园 2023-03-12 发布于江苏

秦始皇焚书坑儒,烧得什么书,坑了什么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2023-02-22 09:10

关注

从上小学的时候学历史,我就觉得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暴君,是他导致了天下的大混战,民不聊生,对于他的所有“暴行”,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焚书坑儒”。

“焚书”就是指秦始皇下令烧掉了很多历史文化典籍,导致前秦的很多文化经典的失传,这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个极大损失。

而“坑儒”是指秦始皇活埋了460多儒生,儒生就相当于今天的高级知识分子,也可以等同于今天的专家,用活埋这样的酷刑来对付柔弱的知识分子,突出了秦始皇的残暴。

姜文扮演的秦始皇

我只记得秦始皇干过这样“残暴”的事情,但是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当时烧掉的书都是什么书,活埋了哪些人,却一知半解。

随着阅历的增加,特别是读过一些历史书籍,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有了一个浅薄的认识之后,我越来越觉得秦始皇不像是历史书中写的那样“残暴”,相反,正是有了秦始皇的一些政策,中国大一统的社会才能分分合合的延续2000多年。

这让我心里起了疑惑,想要探究秦始皇当年为什么要“焚书”,为什么要“坑儒”,他的真实动机到底是什么?

1.秦始皇焚书的起因

关于秦始皇的焚书,发生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第七年,秦军抗击匈奴取得了胜利,加上秦始皇的寿诞,双喜临门,所以秦始皇在咸阳宫大摆宴席进行庆祝。

参加宴席的除了重要官员外,还有70名博士,秦朝的博士不是我们今天的“博士”,而是选拔各地高级知识分子,基本可以等同于我们今天的“专家”,都是博古通今,各个学派中的佼佼者。

秦始皇办寿宴,自然少不了官员给他敬酒祝寿,仆射周青臣在敬酒的时候说了一番话,成为了秦始皇焚书的导火索,《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

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周青臣在敬酒时拍了秦始皇的马屁,称颂秦始皇的功绩,说从诸侯制改为郡县制之后,人人安乐,再无战争之苦,从此社稷可以传至万世,从古至今的帝王,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

这些话本来就是奉承话,即使到现在也经常能够见到,只要是应酬的宴席,这样的人和这样的话屡见不鲜。

只要是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这话在旁人听来非常肉麻,但是在被歌颂者的耳朵里,那是非常受用的。秦始皇听完周青臣的话,非常高兴,因为周青臣说的话,也真是他自己引以为傲的,并且他心里真的想把秦朝从一世、二世一直传到万世。

但是就在秦始皇高兴的时候,以前的齐国人博士淳于越站出来,说了几句话,让秦始皇的心情从山顶掉到谷底。

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般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淳于越或许是看不惯周青臣的奉承之词,所以站出来驳斥周青臣的言论,特别是批评周青臣赞颂的郡县制。

淳于越说,周朝延续将近1000年,是因为分封自己的子弟为诸侯,作为辅助,可是如今陛下当了皇帝,贵为天子,但是你的子弟却是普通老百姓,如果将来有了事,谁来救你?所以,应该遵循古制,分封自己的子弟为诸侯,那样才是长治久安之策。历史上,不遵循古制而能够长久的,我是听都没有听说过。

淳于越说的话引经据典,看似很有道理,其实是睁眼说瞎话。

他说周朝延续近千年,是因为分封,其实大错特错,周朝的崩溃其实就是因为分封,看似把骨肉兄弟封为诸侯,起到辅佐的作用,但是在绝对利益面前,哪有什么亲情可讲,别说是亲兄弟,就是父子骨肉,也会刀兵相见。

秦朝正是结束了因分封引起的数百年的大混战,才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王朝。淳于越说,不遵循古制能够长久的,听都没有听说过,可是战国时期的混战,他可是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的,如今却夸赞分封制度,可以说是睁眼说瞎话的典范了。

秦始皇见淳于越攻击郡县制,建议恢复分封制,于是让参加宴席的官员们议论。

2.李斯的建议

看到秦始皇让大臣们议论,丞相李斯就站出来反驳淳于越:

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李斯属于法家,反驳淳于越的话逻辑清晰,他说三皇五帝时代的制度,并不都一样,而是根据情况进行不断地改革,这些都不是迂腐儒生所能了解的。

而如今陛下建立了郡县制,割除了分封制的弊病,天下大定,而儒生不顾事实,竟然提议恢复分封制,是因为前代的诸侯们都招募这些靠嘴吃饭的门客,所以淳于越的话其实是替他们自己考虑,并不是为朝廷社稷考虑。

为了统一思想,李斯建议秦始皇烧掉可能会导致混乱的书籍: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李斯说烧掉是哪些书呢?第一、是除了秦国历史之外的所有六国史书;第二、是《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第三、关于医药、占卜、种树之类的书籍不在焚烧之列。

除了烧书之外,李斯还建议禁止谈论《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思想的内容,违者一律砍头;像淳于越这样以古论今者,屠灭全族,官吏知道而不举报的,与之同罪。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烧掉民间所藏的书籍,并禁止人民议论烧掉的书的内容,于是就发生了中国历史上先秦典籍的巨大浩劫,各国的史书和春秋时期的百家经典全部毁于一旦。

这是秦始皇作为“暴君”的主要罪证之一,那么,秦始皇真的烧掉了非秦国的史书,还有诸家经典吗?其实并不是,如果真是那样,我们今天就不会看到诸子百家的某些经典了。

秦始皇的烧书,其实是烧掉了民间所藏的书籍,目的就是统一思想,今天许多的政府还在干这样的事情,这对于当时的政权稳定是有作用的,民间的书籍烧掉了,但是秦政府是留有副本的,而这些副本却在7年后毁于另一场大火。

3.刘邦与项羽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刚刚死了一年,天下叛乱四起,他梦想的万世基业即将倒塌。刘邦率领的军队率先攻入咸阳,所有人都在抢夺秦王宫的金银财宝,而唯独萧何对这些东西不屑一顾,直奔国家图书馆,他的目的是书籍。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萧何从秦国国家图书馆中抢出来一部分图书,这部分图书是介绍秦国的基本情况书籍,包括包括所辖范围、户口人数、垦田亩数、钱谷数额、诉讼刑狱等,这些书籍在以后帮助刘邦夺得天下起到了巨大作用。

影视剧中的萧何

秦朝的书籍还是竹简,十分笨重,所以萧何没有抢出来多少书籍,他只能挑最有用的先拿,而那些先秦诸子的典籍的副本,还留在图书馆里。

楚霸王项羽在进入咸阳后,杀掉了投降的秦国降王子婴,屠城,搜刮秦王宫的珠宝和美女,防火烧了秦王宫,然后东归故乡,秦王宫的大火一直烧了三个月才熄灭,秦王宫所藏的书籍在这场大火中被烧得一干二净。

所以,秦始皇下令烧书,其实是为了统一思想,稳定社会,虽然烧掉了民间的书籍,但是在秦王宫中都留有副本,而项羽进咸阳的一把火,直接把秦始皇所藏的副本也烧得一干二净,如果说先秦诸子的典籍和各国史书的缺失的责任,秦始皇和项羽都要承担。

而秦始皇被当做暴君骂了2000多年,而更加暴虐的项羽却被当做“英雄”歌颂了2000多年。

4.是“坑儒”还是“坑术士”

在说到秦始皇的暴政的时候,“焚书”和“坑儒”是连在一起的,让大家认为秦始皇不但焚烧了书籍,还活埋了维护书籍的知识分子,而实际上,这两件事根本就没有直接的联系,也并不发生在同一时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除了希望秦国可以传到万世之外,还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因为上面有了需求,下面就有了很多自称能够找到或者制作长生不老之药的江湖术士,秦始皇相信这些术士能够找到让他长生不老的方法,于是给这些术士优厚条件,让他们找长生不老的丹药。

可是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长生不老的药物,这些人迟早都会露馅,于是他们为自己找不到长生不老药物找理由,私下议论说,之所以找不到长生不老之药,不是因为自己无能,而是因为秦始皇的缘故。

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于是乃亡去。

找不到仙药的方士卢生把锅甩到了秦始皇头上,说完上面的话后就逃走了,秦始皇听到后勃然大怒,心说自己这么信任你们,为了找仙药,花了那么多钱,现在居然把锅甩到我的头上,于是下令捉拿诽谤秦始皇的方士。

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

秦始皇下令严查,那些没有逃走的,和卢生一起谈论过的方士就倒了霉,被抓住后被严加审问,互相咬出来460多人,这些人统统被秦始皇活埋了,这就是“坑儒”在《史记》中的记载。

任何时代都不缺的江湖术士

我们能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秦始皇坑杀的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孔子这一派的儒生,而是一些信奉长生不老的江湖术士,所以这不应该叫“坑儒”,而应该叫“坑术士”或者“坑方士”。

实际上,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说的也是“坑方士”,“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而到了《汉书·五行志》中,数落秦始皇的暴行时,就把“坑方士”改成“坑儒”了,“遂自贤圣,燔诗书,坑儒士。”

我们结合秦始皇“坑儒”故事的前后逻辑,就能看出秦始皇坑杀的,只是欺骗了他,还诽谤他的部分术士,为什么说是部分术士呢,因为那个最大的骗子徐福还活得好好的,还能得到秦始皇的信任,还没有到带3000童男童女东渡的时间线。

5.秦始皇

说秦始皇是个暴君,如果按照秦朝严苛的法律来讲,确实如此,但是把“焚书坑儒”全部安到秦始皇头上,确实有失公允。

先秦典籍的缺失,秦始皇确实有很大的责任,如果不是他下令焚书,那么在民间还会有相当多的存量,不会出现只有秦王宫存有副本,但是项羽的一把火烧掉了所有藏书,才导致的典籍的焚毁,所以“焚书”也有项羽的一部分责任。

而所谓的“坑儒”,其实是“坑术士”,这些装神弄鬼的人在哪个时代都不缺,他们就是故弄玄虚骗取钱财而已,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些人仍然很活跃,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上仍然不缺这种人。

这些人拿了秦始皇的钱,找不到仙药还罢了,还把锅甩到秦始皇头上,就好比现在拿了甲方的钱,死活完不成项目,却把锅甩到甲方头上,试问哪个甲方不会生气,况且还是千古一帝的甲方。

就连毛主席都对“焚书坑儒”有看法,在他写给郭沫若的诗中这样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毛主席还在公开场合为秦始皇说过公道话,他认为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可是却被人骂了2000多年。

秦始皇设立郡县制,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所以说,中国的封建制度并不是结束于辛亥革命,而是秦始皇终结的,自秦始皇之后至清朝,中国一直是中央集权制,而非封建制。

还有秦始皇统一文字,这个意义更加重大,因为文字的统一,所以中国没有像欧洲那样四分五裂,虽然有时候分分合合,但是终究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统一的文字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举报/反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