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血来潮-看完《唐人街探案2》我在想什么

 一闪x 2023-03-12 发布于广东

电影散场到写这篇文字,不超过三个小时

为了看2,前几天才特地去补了1

先从我不是很熟悉的电影角度讲,特效合格了,场景过渡不输1,喜剧元素有了,全程无尿点。除了个别画面的明暗度明显和前一个画面不在一个调上,其他的基本满分

下面才是本文的重点,基本无剧透,放心食用】

从一个写手的角度讲,我是很喜欢这部电影,或者说这个系列的。作为一个从小看侦探故事长大的人,《冒险小虎队》《福尔摩斯探案集》整个系列,再到周浩晖的“刑警罗飞”系列,再到影视改编的《神探夏洛克》,日漫《名侦探柯南》,作为一个推理迷,我真的很期待在影视版图上,有一个中国侦探的形象出现。

我认为,《唐人街探案》做到了。

诚然,里面的推理过程,有和《神夏》像到不行的地方(但特效要优于《神夏》),侦探形象也和福尔摩斯、卷福息息相关。然而,一个侦探能不能成型,一个是看形象的丰满,一个是看系列的生命力。

谈及形象的丰满,不得不谈一谈,看完1后,我看不少影评,都点出秦风的角色塑造深度不如唐仁的问题。我认为,2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缺点。最后的情节补叙,让秦风的人物形象逐步丰满。写故事,要写好人物,就要看是人物决定故事走向,还是作者决定故事走向。

我的观点:人物自己能思考,能做出决定,是判断人物塑造的一个分界线。

秦风有点结巴,却又聪明过人的侦探形象,已经与其他侦探划清界限,开宗立派了。

而系列的生命力,不得不佩服陈思诚的才华,选择“唐人街”这一个场景,在各个国家都有,又在每一部电影里挖坑,结尾彩蛋衔接下一部继续挖坑,非常巧妙地构筑了属于他,也属于唐仁秦风的探案版图。不难看出,导演在布一个很大的局,这也使得这个系列可以持续吸引观众,吸引票房。

在这样的时代,冗长的长篇故事,显然已不符合现代人们的文化需求,反而是有连续性的短篇故事集,更能适应市场

故事的编写,同样是这个系列的亮点。

无论是1还是2,电影最开始的总是道家的名句,中国文化和西方侦探文化的碰撞,也利于被我们忽视的传统文化的重新发掘与新的理解。

侦探故事令人着迷之处,不仅仅在于扣人心弦的情节,更在于那些有点冷的科学知识,被人们忽视的地方文化、民族文化。

我的观点:如果说情节是骨架,那么这些能碰撞会引人的文化才是故事的血肉。

就像秦风,甚至每一个侦探都会去追求犯罪逻辑,犯罪动机。

作为一个曾经有过侦探故事写作尝试的体验者,我只能坦白地说,这种逻辑也恰恰是最为难作者的部分。要写杀人很简单,难的是杀人背后的逻辑。

而这些逻辑的来源,就是文化与思想。

特别是连环杀人案。

《唐探》1和2其实都采用了侦探故事很经典的一些写作手法,1的密室,2的连环杀人,1和2都具有的“倒计时手法”,所以它作为侦探推理,是完全合格的。

另外要服气的,还有它故事节奏的把控。

在宣传和影片定位上,它就是一部悬疑推理和喜剧相结合的电影,演员到位的表演,喜剧和悬疑的时间把控和穿插,让整部电影张弛有度。既让全场爆笑,又让全场屏住呼吸。

以及,一些看似“包袱”的梗,往往隐藏着推理所需的线索。这个是最巧妙的。

总的来说,这个系列是我觉得最值得期待的中国电影系列,我认为甚至于《战狼》,可能因为我是个推理迷。

两年一部的速度,如果能持续出精品,我觉得还是值得等的,毕竟《神夏》更久……

另外,赞一个选角,谐星放得开,颜值担当撑得起台面。女主的选角都算好看,各路谐星甚至是一些突破性的演员表演都很上台面。

最后,一定要坐到最后,至少为了“老板娘”丫丫的一面客串,和导演的那一把狗粮

看到这里的,祝你们狗年快乐!观影愉快!

超级彩蛋:

每一部都有对福尔摩斯的致敬

这是对每个侦探迷和福迷最开心的事情了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