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月份读完的10本书(上)

 栗子的精神食粮 2023-03-12 发布于上海

最近开始忙起来了,没怎么看书,以后看书的时间也不会多。

本月读完的10本书,大多都是在三周前读完了。

8月份书单还是分为上下两部分,这次先发上半部分。

01.克拉拉与太阳

 [英] 石黑一雄  著

豆瓣评分8.2

推荐指数:★★★★

2017年,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我才开始认识这名作家,此后读完了他的作品《远山淡影》、《浮世画家》、《无可慰藉》和《被掩埋的巨人》。

说实话,我有点读不懂他。直到最近看完他的新作《克拉拉与太阳》,我开始有点喜欢石黑一雄了。

这本书从机器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让我们明白了人心是什么东西。

克拉拉是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它却有着极高的观察、推理、记忆与共情能力,看起来像法国女孩,顶着短且利落的发型。坐落在商店的展示橱窗里,等待着客户挑选回家。

直到遇到病重的小女孩乔西。克拉拉被带回家,全天候陪伴和照顾乔西的日常起居。

随着乔西病情加重,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来,乔西的母亲当初选择克拉拉,不只是想为生病女儿找个小伙伴,而是希望克拉拉去“延续”女儿的生命。

克拉拉不能理解,只能无奈决定接受“延续乔西计划”。不过,克拉拉没有放弃拯救乔西。

克拉拉是机器人,它的动力来自于太阳能。克拉拉相信太阳能治愈乔西。

在克拉拉的执着下,神迹出现了。乔西奇迹般的恢复了健康,然后离家上大学,克拉拉被送去了丢弃机器人的堆场。

我实在是无法接受克拉拉被丢弃的结局。尤其是想到克拉拉在堆场里“奄奄一息”的场景,更是莫名难受。

即便是“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克拉拉对人类也没有任何抱怨,对自己的“经历”更不做任何评论。作者把所有的评论都留给了读者。身为人类,我对人心的复杂不做任何评价。

唯有,可惜。可惜,克拉拉对人心不设防。它努力去理解人类,对人类抱有同理心,却也抵不过机器人的最终命运。

02.蛙

 [中] 莫言  著

豆瓣评分9.0

推荐指数:★★★

前几天,国家首次公布人口进入负增长。

我正好就在读莫言的这部关于计划生育的书籍——《蛙》,去年就有书友推荐过,说很残忍,不忍读下去。

《蛙》以“我”(蝌蚪)与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书信形式,介绍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万心的人生经历。

姑姑是一名优秀的妇产医生,一生中接生成功一万个婴儿,也亲手杀死了2000多个胎儿。

书中有三位女性因姑姑强制计划生育而死。

生过三个女孩,怀了第四胎的女人耿秀莲,被姑姑逼着坐船来做人工流产,而姑姑也因此被她丈夫打得头破血流。不料,耿秀莲挺着大肚子跳进河里,大出血而死。

不甘心只生一胎女孩的“我”的第一任妻子王仁美,偷偷取出姑姑上的节育环,怀上了孩子,躲到自己娘家。在姑姑的逼迫下接受流产手术,却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

村里有名的万元户老婆,小侏儒王胆怀了第二胎,东躲西藏,在竹筏上临产,还是被姑姑的计划生育队追上。王胆羊水破裂,姑姑在竹筏上给她接生了一个女婴,但王胆却不幸死去。

无一例外,这死去的三位女性都是为了生男孩。

该怪谁呢?怪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姑姑?怪想要男孩的丈夫?怪生育的女性?怪重男轻女的思想?……

莫言说,《蛙》这本书既展示了几十年来的乡村生育史,又毫不避讳地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

直面社会敏感问题是我写作以来的一贯坚持,因为文学的精魂还是要关注人的问题,关注人的痛苦,人的命运。而敏感问题,总是能最集中地表现出人的本性,总是更能让人物丰富立体。

从笔名“蝌蚪”意指精子,再到书名《蛙》音同娃。莫言的这本书真是充满了讽刺与批判。

触及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没点批判精神写不出深刻内容。但是,人的本性是什么呢?

在莫言的笔下,人性是最复杂的。

不过,作为普通读者我们要警惕的是,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免不了夸张的成分。比如前段时间刷屏的“二舅”。

03. 82年生的金智英

[韩]赵南柱 著

豆瓣评分8.0

推荐指数:★★★★

希望每位女性认真读读这本书

82年生的金智英,绝不是特例,而是普通女人的一生。

她的人物设定不是性格强势的女性主义者,也不是心痛到绝望的“房思琪式的悲剧”。

“她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着要保守,行为要检点,危险的时间、危险的人要自己懂得避开,否则问题出在不懂得避开的人身上。”

金智英就是小心翼翼长大的普通女孩,就是丢到人群里也不起眼的平庸女子。

不过,正是这样平凡的经历,却是每个女性成长路上的真实写照。

小时候,妈妈嘱咐我要多让着弟弟,家里炖鸽子只给弟弟吃,说女孩子不能吃鸽子哦。直到长大后才明白原来是骗我的。

高三以后,身体开始发育,胸部比较明显。走路的时候胸部不小心被陌生人蹭到,过后那种奇奇怪怪的感觉,让我至今难忘。

长大后,因为我考上大学,而弟弟成绩不好,早早退学,被亲戚教导,要多帮扶弟弟。

工作后,和同事聚餐回来的地铁上,被陌生男子一路尾随到小区。

今年,在网络上遭遇网络暴力,被莫名其妙造谣,乱骂诋毁。

……

重男轻女、性别歧视、职场性骚扰、刻板印象、生育代价……

在女性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不平等对待。

其实我们都是金智英。

女性最了解女性的生存处境。我们更应该团结起来,相互帮助。去争取男女平等,去帮助更多女性意识觉醒。

主权运动发起人西蒙娜·波伏娃说过,"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变成的,因为改变而软弱,因为改变而强大。

我们可以改变,我们也可以强大。

04. 莫斯科绅士

 [美]埃默·托尔斯  著

豆瓣评分8.8

推荐指数:★★★★

豆瓣9.0神作,一部隔离时期的精神指南!

疫情时代,我们对隔离这个词并不陌生,几乎人人都经历过数日至数月的隔离。

但是长达32年的隔离估计很少有人亲身经历过,不包括关在监狱里的罪犯。

《莫斯科绅士》的主人翁罗斯托夫伯爵就在莫斯科的酒店里经历了长达32年的漫长隔离,却成为全俄罗斯最幸运的人。

伯爵与酒店大厨和主管成为了好友,自己也成为领班,三人相互搀扶,相互照顾,与派来监视他的经理“主教”斗智斗勇。

与女演员安娜一夜春宵过后,伯爵随手捡起安娜扔在地上的衣服,让这段露水情缘维系了许多年。

伯爵在大都会酒店的第一个朋友是9岁的尼娜,不仅给囚禁初期的伯爵带来许多欢乐,更为伯爵带来生命中最宝贵的亲情。

已为人母的尼娜将6岁的女儿索菲亚托付给伯爵照顾,这一照顾就是16年。伯爵对已故妹妹的爱转移到索菲亚身上。

我想,伯爵能熬过漫长的隔离岁月,与在大都会酒店里结识的爱情、友情和亲情密不可分。

此外,他还保持着规律作息,每天早起先做下蹲,伸展和深呼吸,然后悠闲地吃早餐,再看会小说。

在狭小的天地间,罗斯托夫伯爵没有丢失贵族风范和骑士精神。

我很喜欢书中的那句诗:永远都要发光,照亮你所到的每一个地方,直到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刻。

罗斯托夫伯爵就活成了一道光,照亮了身边的人。

05. 平面国

 [英] 埃德温·A·艾勃特著

豆瓣评分9.2

推荐指数:★★★★

我在这本7.5万字的小书里,读到了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和王小波《青铜时代》的交错的可能性。

埃德温·A·艾勃特对于空间和线条的描述,让我再次体验到阅读《看不见的城市》的美妙,这真很难得。

而作者的英式幽默与空间交错的想象力和王小波在《青铜时代》中的表现异曲同工。

越看越喜欢,强烈推荐大家去看!

作者埃德温·A·艾勃是剑桥天才学霸,早于《三体》100年谈“降维”的神学家。

《平面国》这本书更是受到霍金、阿西莫夫、卡尔·萨根等无数大师推崇的百年科幻经典。

分为前后两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由一个正方形叙述平面国的世界;而第二部分则谈到零维度和一维度的世界,平面国人难以理解的三维空间国,以及约略地提及对于四维空间的类比与想像。

充满了讽刺意味和寓言性。

8月份你读了哪些书呢?

欢迎在留言分享

-End-

您的分享是我写作的动力♥

[最近文章]

7月份读完的书(上)

豆瓣9.1,这本书看着贼过瘾!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

回复“好书”,领取100本私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