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条泽州古道都是一本传奇,翻开总有惊喜!

 zhaoqingchaorj 2023-03-12 发布于河南

漫步泽州

长长的街道总是引人无限遐想,很多古道其实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有丰富的故事,等你来解开那神秘的历史面纱。

来泽州,一起去走古道吧!

图片
古道关隘——碗子城
图片

图片

        碗子城位于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过去是战略通道和中原地区的“茶马古道”。2000多年来,雄关险道风云跌宕。而扼踞于此的“碗子城”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豫晋门户,至今雄姿犹在。

图片

        《泽州府志·关隘》云:“碗子城,群山回匝,道路险仄,中建小城若铁瓮。唐初筑此以控怀泽之冲,其城甚小,故名。”

图片

         “碗子城”,是山西省晋东南边界上的最后一个自然村,与河南省沁阳市常平村邻近。碗城村名字的由来就是缘于村边这座古堡似的建筑“碗子城”,青石垒成,呈“圆碗状”。相传这是唐朝郭子议所筑,一直是山西省东南边界的最前关卡。一条长满荒草的古道穿城而过,斑驳的古城堡南边是太行山谷,北边是悬崖峭壁。

图片

          “碗子城山,羊肠所径,白折中有平地,仅亩许。”现存建筑为一青石阶砌城堡,创建年代不详,《凤台县志》记载:清同治间知县阮棻筑墙二十余丈,跨路为门,门旁筑营房六间,其南之里俗名断道者,尤扼要,就有寨题曰“晋南重关”。

图片

        碗子城现存残城一座与志载基本相同,设东西二门,羊肠古道穿城而过,城堡平面呈圆形,面积约600平方米,墙高6米,厚约4米,南临深谷,北靠陡壁,城内北边有屋舍残壁,西门外东西走向有石墙30余米,应为碗子城的附属建筑,同为防御设施。

图片

         “碗子城”属 太行八陉之一——太行陉中“羊肠坂道”上的一个关隘。太行八陉,是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咽喉通道,同样也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其中的 “太行陉”——“北达京师”“南通伊洛”,是连接山西、河南两省的必经要道。

        城西30米处有一平台,俗称佛爷坪,北侧崖壁刻有石佛一龛,供三世佛,似宋元遗物龛左右两侧各刻有碑文一石,左为金元统二年修筑道路记,右为元至元二十一年休太行山路记。

图片

          世世代代生活在碗子村的村民经历世事变迁,对碗子城有深厚的感情。

图片

        冯小刚执导的《温故一九四二》在这里拍摄,成了村民们津津乐道的事情。

        这里曾留下晋商走向中原的车马喧嚣,留下郭子仪的筑城、赵匡胤修路守城攻防的传说,留下程灏在古书院治学、河南商人在怀覃会馆经商的故事……

图片

图片
雄关古道——天井关

图片

图片

天井关,为晋豫边境雄关,雄踞于山西晋城市境内,是通往河南的关隘,因关前有三眼深不可测的天井泉而得名。

图片

天井关,古为南北要冲。天井关以南几华里所辖星轺驿、横望隘、小口隘、碗子城等重要关隘,至河南沁阳水南关均被羊肠古道所包围。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干戈迭起,硝烟不散,为兵家必争之地。

图片

天井关是个文化底蕴很深的传统古村落。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多年来,由于缺乏宣传和开发,使这个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像埋在地下的一颗明珠,迟迟没有散发出她应有的光芒和历史价值。      

图片

孔子回车的传说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图片

近年来,借着泽州县大力发展旅游的强劲东风,天井关村开始挖掘这里的名胜古迹,先后修复了“孔子回车”碑亭和孔子当年路过天井关时的车辙。整修、净化了街道,并在村委大楼腾出上百平米房间,办起了展览室,把失落在民间的碑刻、石雕等搜集回来,布置在展览室,让这个历史文化名村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图片
茶马古道——南河底
图片

图片


大箕镇南河底村(古称河阳镇),是“太行古八径”之一的太行径。村南阁楼写有“南邻孔辙”四个大字(古商道中的一个驿站)。它北通蒙古,南达福建,水陆交替,东西交叉,形成中国古代与“丝绸之路”齐名的南北陆路交通大动脉。 千百年来,太行古道上一直是“马蹄嗒嗒”“人语嘈嘈”无论是人流还是物流,太行古道做为商旅通衢早已名闻天下。

图片

“万里茶道”沿线分布着众多的历史古迹、秀丽风光和多彩的风土人情,那时的南河底村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万里茶道”上。

图片

南河底村是因“茶马古道”而兴起的村庄,我的目光从这南券开始,仔细打量这个古村,南券上书的“南邻孔辙”的匾额,与发生在距此二十多公里的拦车村的“孔子回车”的传说有关。


图片

这里挂着“茶马古道”的牌子,可一点也看不出古道的遗迹。那个高架桥是二广高速公路,将来太焦高铁也要从此经过,从太原到郑州只需两个半小时,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梦想早已成为过去,从传统的车载马驮到风驰电掣的现代交通,历史与未来在这里擦肩而过。


图片
    

那个石桥是南河上的一座石桥。过去村里人用两块巨石建成的石桥连接南河两岸,这就是南河底村的“两石一孔桥”,而今被这三孔桥替代。


图片

曾几何时南河底村的房前屋后这条小河穿村而过,商旅在此歇息倒也惬意。只是现在村子中穿过的小河已经干涸,但村外的高架桥却气势宏伟,田园牧歌的诗意只能从历史的记忆中去追寻。


图片

晋商把茶叶从武夷山的下梅镇,一路水迢迢运到武汉,逆汉江而上到樊城,弃舟登陆,车载马驮,在河南博爱清化镇登上太行山古老的“晋商驼道”来到南河底村,泽州在望。

图片

晋城古称泽州,距这里二十公里,清朝前期,古泽州是“晋商驼道”的重要驿站。那时交通工具主要是驼帮和马帮,在“万里茶道”的运输过程中,茶商在泽州由马匹更换骆驼北上穿越大漠,南河底村成为客商门歇脚的地方,古老的街道每天马铃响叮当。


图片

那时南河底村车来车往,人欢马叫,商贾云集,这里家家为商铺,户户开客栈。


图片

如今古老的街道显得冷清,只有过年过节,在外的人们回来,村子里才热闹起来。留守的老年人有小狗陪伴才不显寂寞。

图片

进入农闲时节,村里人走街串门述说家长里短。


图片

这古老街道两边均垫有“人行道”,形成南河底村的“三里长街”。

图片

古老的街道、僻静的村庄和三三两两穿街而过的老人、孩子,那清爽的秋风裹夹着一两片黄叶时而翻滚在半空,时而落在幽长的路径上。

图片
明清老街——大阳古镇
图片

图片

大(dai)阳很大,我更喜欢叫它大(da)阳。因为那里有看不完的老院子,每个院子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还有数不清的小街小巷,每一条巷子里都藏着意想不到的风景,每条小街道上都会有意外收获。大阳很大,昔称阳阿,它被称为“山西第一村”,拥有北方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古城镇的活化石”。

图片

秦汉时期就有关于大阳的详细记载。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明清时期,沿着历史的脉络一路走来,大阳在历史的舞台上一度辉煌无比,层出不穷的举人进士,享誉天下的商贾票号,名扬四方的稀有古建筑,规模庞大的巷子村寨,一段“东西两大阳 ,南北四寨上,九十三个阁,七十二条巷,七市八圪垱,老街五里长”的民谣,让人对昔日的大阳充满了遐想。去之前并不了解大阳,但是当我踏上那片土地,就已经深深喜欢上了那里。

图片

随手抚摸长满青苔的古老砖墙,踩在记录着历史印记的青石板上,看着坑坑洼洼的老院墙,还有残破的房檐、长满青草的无人居住的深宅大院,房接房,楼连楼,大阳的气息让人想要就这么留在这里,寻一处老旧的小房子,劈一隅属于自己的小空间,与这些苍老而依然坚挺的房屋、横梁、青砖为伴,听听飘荡在屋外围的历史回音,闻闻大阳古老神秘的味道。如此老去倒也不失为一乐事。

图片

大阳给我的惊喜,不只因为摄影展,也不只是因为有无数看不过来,看不够的大院,也不只因为它拥有着罕见的古建筑,拥有着滋养人才的水土和空气,拥有着未曾消逝的打铁、制针手工艺。

图片

从一个看不懂门道只会看热闹的游客角度来看,大阳为我带来的最简单直接的惊喜,就是它的物价,正常的完全不像是景区。它的姿态,不像高高在上的景点那样需要小心接近,不需要先摸摸口袋做做计划再靠近。它像一个虚怀若谷,胸怀博大的长者,像一个热情洋溢淳朴憨厚的村人,张开双臂迎接四方来客。它不收门票,不漫天要价。街道里的小吃零食包括饭店的消费,与一般的商超和饭馆几乎没有区别。

图片

走在大阳的街道上,可以看到住在那里的人们,很平常很自然的生活状态,不矫揉不造作,不排外不自傲,人们安详过着自己的日子。如果你要问路,必然会有人十分热情而详尽地指给你,如果你要拍照,没问题,一边给你介绍关于这里的历史和故事,一边给你提供最佳的拍摄位置。有的老人还会在你拍完照片准备离开时,亲自将你送到门外,满满的笑容就像是整个大阳,温暖而贴心,真实而让人感动。

图片

我找不到不爱这里的理由。古老的房子就算是破旧也不会有到处乱扔的垃圾,新修的建筑就算再新也没有破坏大阳深厚的古韵。街道里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人群,脸上写着满足与安详,来回奔跑打闹的孩童,满脸无忧无虑的纯真。在这里生活,一定一定会很幸福。

图片

如果你想要一个人享受安静,可以随便挑一个看着顺眼的巷子,穿进去,选一棵老树下或者一块青石板上坐下,也可以寻觅一院无人居住的老院子,然后关掉手机,一个人静静发呆,没有人会来打扰你的清静。

图片

如果你想要体会真实的生活的样子,那就大胆的去街道里行走观察,或者不要客气,轻轻推开一个院门,一定会有人热情地迎接你,陪你看他们的大院子,老房子,给你讲讲过去的那些故事。

编辑:杨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