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化古道【韦胜利】

 太行文学l苑 2021-12-20

太行古道几多条,咱今天说的是山西泽州至河南省博爱的晋陕豫交通要通——"清化大道"。

天下兴亡多少事,历代古道占风流。清化大道是晋、豫、陕的交通要道,自泽州县周村镇起,经南村镇治底村翻过八里坡至犁川镇,向南过晋庙铺镇天井关村、晋庙铺、草底铺、大口、从碗子城出境,最后入河南省清化镇(博爱县)常平村。

 

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经此道前往泰山封禅。现如今,古道全貌虽已不复存在。但残存着古道遗迹,老街道,还可想象到古道当年的繁华。尤其在长长的坡道石坂上深浅不一的马蹄印,更印证了古道的繁忙和历史的悠久。 

我对古道的神往由来已久,从儿时起,我就多次约伙伴游历了犁川镇周边的古道和山川。长大后,我又沿古道向南到天井关,拦车,大小口,直至碗子城(晋豫省界),全程游览了古道的风貌。

清化大道是古上党地区著名的商道。以周村为起点,西去过阳城通晋南,直达陕西。明朝至清未时最为鼎盛。周村镇古道周边曾有大小商号店铺上百余家。从北向南经骡马人力运送的有棉花,布匹,煤炭,铁货等手工业产品。来去不空,从南往北运回的有粮食、竹货、茶叶、食糖等生活日用品。

大清名相陈廷敬二弟永宁州学正陈廷继南行,北归阳城途中路过此道,留下了七律诗《清化道上》 : 

扬镳日暮满尘沙,仆马知途取径斜。
疏草疏烟分野店,凄风凄雨乱啼鸦。
兼旬驿路辞京国,百里春山隔故家。
旧日居停犹可忆,小桥行尽竹篱笆。

此诗,正是对古清化道最真实的写照。

周村镇是清化大道的北端重镇,古道由此向南行数十里就可到达"上七里,下八里,不住犁川住治底"的八里坡古道。此处为南来北往客商歇脚的绝佳去处。犁川至冶底共十五华里,中间夹一凤凰山。古道从中间山口跨过。南坡段当地人称为八里坡。山口南延有一山头,山头有一巨石,巨石当中有一印记,是“愚公移山”的大仙移山路经此地时,小憩片刻留下的。所以当地人称此山为"神仙座"。

冶底犁川同处太行之南晋普山沟谷川地之间。煤炭资源丰富,泉水清甜。早年间,有小煤窑十几座,磨坊几十家,造纸铸造小作坊近百家。从业人员几百人。客商从南行来,尽量赶在这里歇脚,冬天有热腾腾的煤火炕取暖,清粼粼的山泉水洗浴。真是好不惬意。犁川镇商号店铺林立,工商业繁荣。有铸造业,造纸业,油坊,磨坊,骡马店,饭庄,盐店,杂货铺,当铺,银楼,票号等应有尽有。客人们可在此休息一日或几日,恢复一下体力后,精力充沛再登旅途。古道从镇中穿行而过,南行数十里就是天井关古村。

天井关古村因村南有三眼深不可测的古井而得名。同时天井关亦名(雄定关或太行关)为晋豫边境雄关,为太行八陉之重要关口。村中街道长数里,街旁各行各业生意店铺遗迹众多。村内有一段保存完好的古车辙道。据说此车辙为"孔子回车”所留。车道总宽8米,有6道车辙,单个车辙深20厘米,宽22厘左右。两轮间距为138厘米,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规定的(车同轨)尺寸完全相符。

此地是泽州的重点文物保护区域。大唐诗人韦庄曾留有诗篇《天井关》:

太行山上云深处,谁向云中筑女嫱。
短绠讵能垂玉甃,缭垣何用学金汤。
劚开岚翠为高垒,截断云霞作巨防。
守史不教飞鸟过,赤眉何路到吾乡。

诗中字句惊奇险,一夫当关守太行。

天井关再南延25公里,过大口小口两个关隘即到达省界碗城村。碗城村南是清化大道古城堡遗址――碗子城。出碗子城南不远处既是河南省沁阳市常平村。碗子城传说为唐代名将郭子仪率军所建,是扼守泽州和怀庆府之要冲。为历朝历代镇守驻军之地。近年来又因冯小刚导演影片《一九四二》而更远近闻名。城堡南门有"北达京师",北门有“南通伊洛"的石刻大字。周边有孟良寨等几处军事堡垒遗迹相呼应。构成了古代军事防备之格局。

依清化大道,阎锡曾修有泽州至博爱的军道(清化公路)为其统治需要。后人民政府交通部门几经扩建改为太洛公路,207国道。现如今,古道虽已失去其本来的交通送输作用,但保存下来的古道遗迹却是中华文化,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

站在斑驳的古道上,似乎听到了历史的回响,驼铃清脆,马蹄声声。骡马驮队南来北往,历代文人名流驻足,感慨、眺望 ! 他们或是上京赶考、做官远行;或是走亲访友、游历山川,都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故事和诗句。

岁月悠悠,古道长长,它翻山越岭,直到那遥远的远方的远方……

【作者简介】:韦胜利,晋城市泽州县犁川人,电工,文学爱好者。自己创业,陶醉于历史地理,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虽文笔拙劣,但热情依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