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盛和夫说:心不唤物,物不至,聚焦你想要的,就是思维升级

 新用户01193636 2023-03-12 发布于吉林

文 欣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导言

朗达·拜恩的《秘密》,是21世纪的长寿畅销书。

对这本书有两种争论:有人说,它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有人说,它是唯心论。

这两种,可能都是对的。

10几年前,第一次看《秘密》,我刚刚从事心理学。

作为唯物主义者,我觉得内容太过玄虚,而成功人士名言名句的方式,我也相当反感。

我把感受告诉了导师,他问了我一个问题:心理学是唯物还是唯心?

我答不出:行为心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可以算唯物;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大量理论,都不是实证科学。

弗洛伊德最伟大的成就,是发现了潜意识,可潜意识长什么样儿,没人知道。

但你能说它不存在吗?

文章图片1

导师的一句话,打破我的思维认知。

此后,对于所有未知事物,我都保持着开放和好奇。

不管你相不相信,有些事正在发生,比如潜意识,比如吸引力。

朗达·拜恩的另外一本书,没什么名气,但更接地气,叫做《秘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书的内容取自读者来信,案主是普通人,经历着和我们一样的心路历程,比如焦虑,怀疑与不知所措。

而他们的故事,比成功者更具有借鉴意义。

下面就以书中的3个实例,来拆解一下,什么是吸引力法则,以及它是如何影响着你。

文章图片2

01

想成功,你足够相信吗?

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有位小伙子,听说心仪的歌星要到他的城市来演出,而演出当天刚好是他的生日。

他心中有个强烈的渴望,想要和明星同台演出。

他做了什么呢?

他和所有朋友说:你知道吗?生日那天,我会和某某歌星同台演唱。

他还问姐姐:我在台上和他合唱时,要注意点什么呢?

所有人都在笑他,除了姐姐,她说:你要放松一点,尽情享受那一刻。

隔天他打开电视,刚好看到这位歌星开放了现场名额,想要邀请观众一起演唱。

他高兴坏了,果断报名,报名表和20字的自我推荐提交之后,他有些忐忑,甚至想重新提交一遍。

此时电脑突然坏了,他觉得这是上天的安排:他不需要反复斟酌,一次就能成功。

一周后,他接到了一个电话,被告知他得到了与歌星同台演出的机会,他如愿以偿了。

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事件,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它包含了吸引力法则的3个实施步骤:要求--相信--接收。

1,要求。

生日时与明星同台演唱,是他提出的愿望,简单直接

他热切地想要得到,而这份想要,又推动了他的行动力,他不只是想想,而是去报名,去填表,去搜索消息。

按照吸引力法则的同频相吸,你心心念念想要的东西,都会出现在你的生命里。

2,相信。

从有了想法,他就跟周围人持续地宣布,注意,不是“我可能,我将要”,而是“我得到了结果”;即使中间有过忐忑,但他很快便转念了。

我们的大脑逻辑有自我保护机制,对于未知事物会有习惯性质疑,这时最好的办法是不理它,否则这个过程就会被拉长,直到你相信为止。

3,以终为始

还记得吗?案主是这样问姐姐的:同台演出时,我要注意点什么?

这是个完成时态,意思是我已经站在台上了,我要怎么做。

他是从结果倒推的,而这恰恰是成功的关键。

  • 很多父母都问过孩子:你长大想干点什么呀?
  • 孩子说:我想当科学家。

父母一笑而过,最多是夸夸孩子,你真了不起。

其实还可以加上一句:那你想研究点什么呢?

这就叫以终为始,它是一种意识定位,就像在沙漠中立了一个旗杆。

而接下来,必定有更多沙会流向它,那些沙,就是机会和资源。

02

想有钱,你有富足的频率吗?

书里有个小故事,很打动我。

有支乐队,组织了一场筹集善款的露天演出,共有100张票,但因为宣传不够,只卖出了4张。

主办方不甘心,去演出的小镇上发了很多海报,但直到演出依然没人买票。

乐队很绝望,但主办者很牛,他做了一个决定。

他要求现场摆上100张椅子,而不是4把,也就是说,有96张椅子可能是空的。

很多人不理解,说对着一堆空椅子演出,得有多尴尬。

可是主办者说:你们放心,演出的时候,没准这些椅子还不够呢。

奇迹出现了:当演出开始时,很多人蜂拥而至,不仅100把椅子坐满了,还有很多人站着,他们成功了。

奇迹是怎么发生的?有人会说,是因为相信

没错,但为什么所有人都不相信,只有他相信?

这里有个关键点:叫做频率。

情绪有频率,语言有频率,思维也有频率,而按照吸引力法则,同频会产生共振。

有100张票频率的人,不会只摆4把椅子;有着100张椅子的空间,才和他对频。

想有钱,要从调整频率开始。

就像我的财富个案中,总有人一边说我负债了,很需要钱;一边又说我很穷,赚钱好难。

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停留在没钱的频率里。

这种情况,也存在于关系不良的夫妻,他们同样需要调频

有位妻子,对丈夫总是看股票不理她非常不满,让我评评理。

  • 我说:他是想多赚点钱,让你和孩子过得更好吧?
  • 她看了我半天说:是的,我怎么想不到这里?
  • 我说:因为你不在富足的频率里

什么是富足的频率?热爱,感恩,满意,欢喜。

03

想健康,你把关注点放在了哪里?

书中,有很多通过改变思想扭转健康的案例。

一位中年女子,平时很注意养生,运动和饮食。

所以当她得知自己患有乳腺癌,十分震惊:我已经很小心了,怎么还会得这种病?

后来她意识到,一直以来,她从未享受过生活,一直在工作上拼命。

而正是因为对生病和死亡的恐惧,才让她特别注重养生。

关注什么,就会吸引什么,想要健康,最重要的一步是改变关注点

手术前,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把有关癌症的书都收了起来,不再关注网上关于癌症的信息,她不再把自己当成病人。

她希望手术时间安排在6周后,这样就可以为自我疗愈争取更多时间。

  • 散步时,她会大声的说:我很健康,我活力四射,谢谢,谢谢,谢谢。
  • 洗澡时,她会感受细胞和器官都很健康,感谢自己的身体。

从起床到睡觉,她不断告诉自己:我很健康,我越来越好,我很感恩。

5周半后,她发现自己一直没有接到医院的电话,于是打电话给医生,被告知遗失了她的联系方式。

更神奇还在后面:医生发现她胸部的肿块摸不到了,术后组织切片的病理结果显示,癌细胞消失了,没人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

案主说:这是思想的力量。

思想,也叫做意识,念念不忘为意,认知系统为识

也就是说,我们投入的关注点,以及如何看待这件事,决定了最后的结果。

在这点上,我有亲身体会。

不久前的大感冒中,我被攻击了心脏,1个多月里,我每天经历濒死感,5分钟都扛不过去。

有一天,我决定改变,不再接收任何与疾病相关的信息。

我每晚做感恩细胞的冥想,把健康心脏的图片存在手机上,想象着自己的心脏健康而有力。

10天后,我不服药也可以出门快走;如今,我恢复了正常工作。

即使偶尔还有心悸,我也会告诉自己:我很健康,我感恩心脏和身体。

想要健康,就要战胜恐惧;想要战胜恐惧,就要关注积极。

你关注的,不应该是疾病,因为那不是你想要的,健康才是。

写在最后

稻盛和夫说:心不唤物,物不至,一切始于心,归于心。

他曾用自己生病和工作的例子证实,越怕什么越来什么,越是期待什么,什么就会实现。

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你想要的其实都在,只不过不在你关注的世界里。

你没有100万,没有奔驰车,没有结婚对象,但不代表那些钱,那辆车,那个人不存在。

某一天,当你对某人或某事极度渴望,它们不停在你脑海中呈现,潜意识就会被激活,符合画面的因素被定格,于是创意,人脉,资源,资讯,金钱,都会显现出来。

这就是吸引力法则所说的显化,没有多么高深,我们用渴望照亮了现实,如此而已。

关注,相信,调频,是吸引力法则的3个核心问题。

天天想着糟透了,接下来总有倒霉事;每天感觉很幸福,幸运就会降临。

聚焦你想要的,而不是不想要的,这就是思维升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