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2106 难忘的三线建设

 读书当玩 2023-03-13 发布于湖南

买了温铁军八本书,其中的《八次危机》已经读过两次了。

今天早晨又翻了翻,看到其中的关于三线建设的内容,激起了三线建设相关的一些情怀。

三线建设下马,小则说,是短视。大则说,是对国防建设的一个极大错误与损失。

三线建设,国家几乎没有利润的下了那么大的功夫,投入那么大比重的建设资金,建成了规模巨大的战备工程。结果呢?前面六个烧饼都吃了,最后的半个烧饼,被放弃了!

曾经岁月,历尽沧桑。

好多人说,自从文革前加过工资后,到1978年改革之前,一直没有加过工资。自从1978年之后,就开始加工资了。

1978年,我已经参加了工作。

记得第一次加工资是40%。从上到下,制定了好多文件,划了好多杠杠。

1978年,我们这批人是新工。加工资,与我们无关。

作为无关的人,我们见证了那个时候,为了一级工资,奋力比拼,闹得单位与家庭出现好多鸡飞狗跳的场面。

记得第一次加工资那会儿,相传北京,曾有人为了一级工资,大庭广众之下开着汽车撞人,发生过一起重大的恶性事件。

各地各单位各厂矿企业,为了一级工资的得失,自杀的,离婚的,朋友间反目为仇的,屡见不鲜。

当时也有领导做干部党员工作的。确确实实有好多干部与共产党,为了工作,为了照顾群众,主动放弃了应该加的工资。

好多地方与单位,因为实在难以做工作,一级工资分给两个人,一个人调半级。

太久没有加工资了。加这一回,大家不知道还会不会加。如果还会加,又得等多少年。

1978年加工资,与“三线建设”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头几年,得到大家直接拥护,与加工资有重大关系。

同时,与当时提出的“菜篮子工程”,改善人民生活的国民经济比重大转向,紧密相关。

这是国家“农轻重”比重的重大调整。

把重视重工业的投入,变成重视轻工业,变成老百姓吃的鸡蛋,于老百姓而言,那是实实在在的实惠。形象地说,就是把“原子弹工程”“运十大飞机”“大军舰”“三线建设”变成“菜篮子工程”。

那时,我在搬道房搬道。在搬道房,至少读过十遍以上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当时经常同朋友交流,从1978年开始的加工资,以及人民生活的得到改善,并不是什么改革带来的“立竿见影”效果,而是以长远利益,换取短期利益,才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好多年后,在资料中知道,还真的是因为放弃了“原子弹、大飞机、大军舰、大三线战略布局,把重工业与大的建设项目,变成了菜篮子里的鸡蛋”。

由此,想到了西方的自由与民主,也想到了庞勒的《乌合之众》,还想到了伟大“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英明论断。

这群众呀,在巨人的率领下,可以团结成一条心,凝成一股绳,可以打赢抗美援朝战争,可以改变斯大林的态度,从前苏联手里要回东北的好些主权(驻军海港中长铁路等),完成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布局;就可以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在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土地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就可以带头与全国人民一道勒紧裤带,造出原子弹、氢弹、导弹,以及完成宏伟的三线建设战略大后方的布局。

同样是群众,只要有了眼前直接利益,有了“鸡蛋”,就可以不要“原子弹”“大飞机”“大军舰”“大三线”了。

这么多的工人被下岗,而没有起任何的波澜。人民公社喊撤销就撤销了。农民几十年如一日的进城打工,也没有人刨根就底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当工人的那会儿,真的是领导有几分怕工人。那时的群众,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只要领导做得不对,实行管卡压,一不小心,就会公开提意见,贴大字报。

那时的环境,领导干部与一般干部的子女选择工作,首先必然是当工人而不是干部。

过去大体上,是领导害怕组织起来的群众。现在呢?老百姓成了弱势群体。

这领导干部害怕群众,大概就是从给群众点甜头,分化群众开始的。

这群众呀,既是我们的先生,是推动历史的真正的英雄。

但是,群众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大多数的群众,是要受先进思想教育与引导的,是需要有为了长远群体利益的社担当的。

我们被市场化了的如今的群众,每个人每个家都在一心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如果要是用西方的自由民主选举,在代表“原子弹”“大飞机”“大军舰”“大三线”与“菜篮子”与“鸡蛋”的不同总统与首相,或者国家领导人之间的选举中,会选哪个人当总统与首相及国家领导人呢?

如果,大家都选择过好自己的小日子。选的都是相关自己家庭与个人的“菜篮子”与“鸡蛋”,到了我们所说的中美必有一战,中日必有一战开战之时,每个家庭与每个人,我们抱着“菜篮子”与“鸡蛋”去冲锋陷阵吗?

2023年3月12日星期日上午8点 顺村

附:

“三线建设”的战略意义
“三线建设”,使中国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战略后方,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的威慑力。中国的“三线建设”在世界经济史和军事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1973年中美在新的国际局势下“战略接近”时,中国的“三线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从当时世界军事格局和技术水平来看,中国已经建成了打不垮、炸不烂、能长期支持战争的牢固后方基地,使工业片面集中于沿海城市的状况得到了改变

三线建设在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机械工业方面,建成了攀枝花钢铁基地、重庆钢铁基地、成都地区钢铁工厂、贵州水城钢铁厂等大型企业;新建了西北铜加工厂、兰州连城铝厂、兰州铝厂、冥河铝镁冶炼加工厂、西北铝加工厂和重庆西南铝加工厂;建成了西南炼焦煤基地,西北煤炭基地,平顶山、焦作、鹤壁等矿区;新建10万千瓦以上电站68座;新建了第二汽车制造厂、陕西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新建了一批配套工厂,使西部地区形成了军民结合的轻、重型汽车批量生产的能力;新建了12个重型机械工业制造厂,使西部地区形成了很强的重型机械制造能力;电机电器工业发展起来了,建成了四川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东方锅炉厂、东风电机厂,形成了年产80万千瓦成套发电机组的能力;为了与国防工业配套,还建设了重水、炸药、树脂、橡胶、医药企业。
在轻纺工业方面,通过“三线建设”,造纸、制糖、制盐、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合成洗涤剂、塑料制品、皮革制品、棉纺织、毛纺织、丝绸、印染、针织、化纤、纺织机械等生产企业在西部地区全面铺开。其中,新建了5万锭以上的棉纺织厂7个,大中型维尼纶厂5个。
此外,还在西部地区建成了100多个部属储备性仓库、15个大型广播电视项目和一些高等院校。241个机械工业工厂、研究所、设计院搬迁到西部地区后,又新建、扩建了大中型项目124个,累计投资94.72亿元,占全国机械工业同期投资的53%。

——摘自温铁军《第八次危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