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中为何能成为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天府为何又从西安去了成都?|中原|秦岭|黄河|郑国渠|西安市|成都市|关中平原

 chapter9 2023-03-13 发布于四川

在四川,常能听到这样一个高频词:天府之国,它是川西成都平原的代名词,也是四川人的骄傲。“天府”者,在古代解释为“蓄聚之富,非人力也”,即某地物阜民丰,储藏财富的库府宛若天成,是人间的佳境和乐土。不过,历史上的“天府之国”并非成都平原的专称。最早将“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等溢美之词加身的,是指秦岭北麓的关中平原。那么天府之国是如何从关中转移到四川,从西安迁到成都的呢?


陕西的地表覆盖图,图中清晰地看到,黄土高原不全是裸露的黄土,

关中如何最早赢得天府之国美誉?

参考《史记留侯世家》的记载,秦末汉初时,谋臣张良劝刘邦定都关中,就这样说道:“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而关中便是指关中平原,是夹持在秦岭与陕北黄土高原之间的一个三面环山,西窄东宽的冲积盆地,西起宝鸡峡,东到潼关,东西长约300公里,形似“新月”,海拔4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



渭河从关中平原腹地穿流而过,形成宽广的阶地平原,河槽部分地势低平,南北两侧呈不对称阶梯状增高,由河漫滩、河流阶地、黄土台原组成。关中平原因为是冲积而成,土壤内杂有大量腐殖质,肥沃疏松,特别是在渭河以北、北山以南的广阔区域,天生一片沃土,很适于耕种。《史记·货殖列传》慨叹:“关中自、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





渭河是关中平原的母亲河,一条含沙量较高的河流,呈羽状分布,汇集着关中平原上大大小小的支流。但渭水两岸极不对称,其中南岸支流均发源于秦岭山脉,由于秦岭的抬升作用和骊山隆起的影响,地形上是东南高,而北边较低。而渭河以南的北山南麓地势较高,也无法直接使用渭河水源灌溉,所以自秦代始,就修建了多条引水沟渠,比如郑国渠、龙首渠、白渠、六铺渠、成国渠等人工灌渠。



这里特别说一下郑国渠,这个是一个与都江堰、灵渠并列的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也是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与都江堰是凿岩避水的特性不同,长达 300 余里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主要目的就是凿渠引水,首重灌溉,“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土质肥力,使得雨量较小的关中,变得富庶甲天下 。



不过郑国渠的修建却是始于一个阴谋。当时是秦王嬴政当政初年,秦国已显露统一天下的雄心,于是关东六国惶恐不安,于是与秦国相邻的韩国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于是便精心设计了“疲秦”的策略,派出一位名叫“郑国”水利工程师到秦国,说服秦王同意泾水和洛水之间的北山山坡上,修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说是为了发展秦国农业,但真实目的则是要耗竭秦国国力,延缓秦国吞并天下。


位处中原腹地的韩国,土地狭小,国力羸弱,又被列国紧紧围困,四

毕竟修筑如此巨大的一个水利工程,在古代没有工业之力加持下,全靠人工作业,秦国就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既劳民又伤财。但韩国却低估了郑国渠的灌溉作用,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郑国渠在战国末年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夯实的经济基石,盛唐时郑


电视剧《大秦赋》中的修渠工地

这里的“钟”是古代度量单位。杜佑《通典》解释“六斛四斗为钟”。战国时期,一斛大约等于一石。因此“亩一钟”就是指亩产约6.4石,秦汉代一亩地大约现在0.68亩,换算成现代一亩地产粮食250斤左右。另外据《汉书·食货志》记载了李悝与魏文侯的对话,“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说明在战国时期,农业的亩产在1.5石左右,而郑国渠的灌溉,竟然使关中的粮食亩产翻了4倍之多。


今陕西泾阳县的泾河北岸仍能寻觅到郑国渠渠首的遗迹,潺潺流水从

于是关中“八百里秦川”一跃变成了良田沃土,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秦国的国力猛增,反而加快了吞并六国的步伐。此后郑国渠不仅发挥灌溉效益100余年,而且首开了引泾灌溉的先河,使得秦代以后,历朝历代都继续在关中完善水利设施,当然天府之国的意义不止在富庶安康,还有山川形盛赋予的安定。



关中平原之所以称关中,在于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四座雄关要隘拱卫防御外来势力的侵入,那就是西边的大散关、东边的函谷关-潼关、北面的萧关和南面的武关,同时还有秦岭山脉、陕北高原和黄河天堑的合围,使得关中犹如一座规模庞大的天然城堡,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于是“四塞之国”的关中成了历代王朝建都的风水宝地,也是最早赢得“天府之国”美誉的地方。



关中丢失天府之国是谁的锅?

相比之下,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称谓要比关中晚了500多年,同时由于关中作为王朝都城所在,战略地位极高,这也导致自秦灭后,后世每个朝代轮替所经历的战乱,都必然殃及关中,屡遭战乱摧残。先有秦朝末年项羽火烧咸阳,再有西汉末年的王莽篡汉,又有东汉末年董卓、李傕、郭汜、马腾、韩遂等先后攻入长安的大混战,还有西晋末年“五胡乱华”祸乱关中,更到唐朝时的“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吐蕃和回鹘攻破长安,甚至是五代十国的关中乱世。





长期战乱屠戮导致关中遭受毁灭性打击,人口急剧下降,同时这些战乱也酿成了中国历史上三次“衣冠南渡”,比如永嘉南渡、建炎南渡,大量北方人口迁往南方,最终经济中心也从黄河中下游的北方转移到江南地区,随之导致关中的战略地位迅速下降。当然这种地位的下降不仅在经济上,还有军事重心的转移。





在古代,军事家们有一个共识:欲保关中,先固陇右;欲保陇右,先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陇右,一直是历代中原王朝军事防御的核心区域,在唐初时,突厥军队曾经逼近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甚至差点迫使大唐帝国迁都。所以从秦汉到隋唐,中原政权的主要威胁主要来自陇西的西戎和河套的游牧民族。但随着陇西高原和河西走廊被纳入管辖,西北逐渐平定,甚至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关陇集团。





对中原王朝的威胁逐渐转移到北方草原,鲜卑、突厥、蒙古、女真先后崛起,北方防线前推到长城沿线,也就是甘肃、宁夏、大同、宣府(张家口)、幽州、蓟州、辽东等北部边关变得越来越重要,即是从战略半径而言,中原地区的战略地位都要高出关中地区,所以自南宋起,王朝的都城要么定都在经济中心的江南,要么定都在“天子守国门”的北京。



这种变化还要一层原因,就是随着关中长期作为国都所在,人口的迅速膨胀,导致关中大量毁林复耕,但关中的气候环境偏干旱,大肆开荒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再加上降水带的变化,导致关中北部的黄土高原千疮百孔,粮食产量迅速下降,人口承载能力也剧降。最终,种种因素下,关中自唐朝后就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恢复往日的荣光,天府之国的美誉也随之彻底转移到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



但成都平原的迎头赶上,并成为中国公认度最高的天府之国,并不仅仅源自关中的陨落,还有自身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的开拓,至于具体是什么?限于篇幅,我们下期再叙。

上期回顾:崤函古道:长安与洛阳之间的两京大道,汉唐帝国的轴心,有何价值?

备注:本文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