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苏制的PK/PKM系列机枪

 CaoJunRuix5g8a 2023-03-13 发布于北京
这篇文章本来不在我的写作计划内,算是即兴发挥吧,写到哪算哪。
关于这款机枪的研发史,名人传记这种东西我就直接略过不提了,我不想重复去写别人已经写过的东西,味同嚼蜡,我就不赘述了。
这一篇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枪支的分解组装、弹药的识别色、还有枪支的原理,其它一些延伸阅读的内容,想到了就写,没想到就不写了。
大部分内容都参照自下面这篇稿件,少部分内容来自俄语的保养手册,两份材料相互比对翻译的,感觉很nice,就重新组织语言把它写出来,主要是原文不是面向读者群体的,而是面向作战人员的,所以有些黑话我觉得照原文翻译不太合适,大致内容不做更改,但是表述方式得改,就这样。
图片

弹药综述:

简单交代一下PK系列所使用的7.62×54R的背景资料,一般意义上讲,大多数人对于7.62×54的理解是7.62口径的弹丸和54mm长的弹壳,但考究的讲,7.62指的是枪管阳线直径,所谓阳线就是枪管内凸起的膛线,而凹进去的部分则被称为阴线,弹丸的实际直径是7.92mm,字母R是Rimmed的首字母,意为凸缘弹或者底缘弹,西方将这类子弹统称为M1908尖头弹,这里的M1908指的是年份,莫辛纳甘最初使用M1891圆头弹,后改为M1908尖头弹,苏联/俄罗斯将其称为“莫辛纳甘步枪弹”,因为它是莫辛纳甘的标准弹药。

图片

一枚完整的弹头由两部分组成:弹芯和被甲,弹芯是铅锑合金,弹芯外面包覆一层铜镍合金作为被甲,被甲厚度0.51mm,后来因为铜镍合金成本太贵,改为钢被甲,表面镀铜处理,弹头质量143.8格令,约9.6克。

图片
左侧为黄铜弹壳,右侧为磷化处理的镀铜钢壳↑
弹壳跟弹丸的被甲一样,最初采用铜镍合金,后改为黄铜,最后又改成了镀铜钢,从弹道性能上说,铜镍合金最优,黄铜次之,钢再次之,但从经济角度上说,镀铜钢完全打败了它的前两位对手,弹壳底部有一个凸出的底缘,底缘直径14.48mm,在其底部刻有弹底铭文,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如下图所示:

图片

上方的数字21指的是生产工厂代号,有经验的老兵也可以根据它推断出这枚子弹的原产国,21表示它的产地可能是波兰或者匈牙利,74指的是1974年,假设是1966年生产的则为66,工厂代码表如下↓
国籍/工厂代码对照表:
代码
国籍
代码
国籍
代码
国籍
3
阿尔巴尼亚
10
保加利亚
1
中国
031
中国
0501
中国
31
中国
41
中国
51
中国
61
中国
71
中国
81
中国
95
中国
101
中国
111
中国
121
中国
131
中国
141中国
151中国
171
中国
179
中国
201
中国
211
中国
221
中国
301
中国
311
中国
321
中国
324
中国

接上表:

325
中国
331
中国
341
中国
351
中国
371
中国
391中国
451
中国
501
中国
521
中国
561
中国
601
中国
621
中国
631
中国
641
中国
651中国
661
中国
671
中国
710
中国
791
中国
811
中国821
中国
881
中国
911
中国
921
中国
944
中国
946
中国
947
中国
948
中国
964
中国
6141
中国
接上表:
6201
中国
6202
中国
6203
中国
9121
中国
9141
中国
9381
中国
9531
中国
9611
中国
9631
中国
9661
中国
9671
中国9901
中国
21215
中国
13
古巴
PMV
古巴
ZV
捷克斯洛伐克
aym
捷克斯洛伐克
bxn
捷克斯洛伐克
0
捷克斯洛伐克
7
捷克斯洛伐克
01
东德
04
东德
5
东德
05
东德
06
东德
22
东德
21
匈牙利
23
匈牙利
25
匈牙利
93
北朝鲜
接上表:
93
北朝鲜
21
波兰
234
波兰
361
波兰
15
罗马尼亚
RPR21
罗马尼亚
RPR22
罗马尼亚
22
罗马尼亚
23
罗马尼亚
312
罗马尼亚
314
罗马尼亚
315
罗马尼亚
317
罗马尼亚
319
罗马尼亚
321
罗马尼亚
322
罗马尼亚
323
罗马尼亚
324
罗马尼亚
325
罗马尼亚
334
罗马尼亚
3
俄罗斯
7
俄罗斯012
俄罗斯17
俄罗斯
30
俄罗斯
38
俄罗斯
50
俄罗斯
60
俄罗斯61
俄罗斯
182
俄罗斯
接上表:
187
俄罗斯
188
俄罗斯
270俄罗斯
528
俄罗斯
539
俄罗斯
543
俄罗斯
547
俄罗斯
611
俄罗斯
710
俄罗斯
711俄罗斯4397
俄罗斯
270
乌克兰
11
南斯拉夫
011
南斯拉夫
12
南斯拉夫
14
南斯拉夫
122
南斯拉夫
IK
南斯拉夫
NK
南斯拉夫
nny
南斯拉夫
PP
南斯拉夫
54
波兰
343波兰
没有了……
一开始,M1908尖头弹这个名字,只是对于特定规格的子弹赋予的一种格式化名称,但是随着历史进程和工艺水平的不断发展,尺寸规格相同,但各自用途不同的子弹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简单的说,一战出现了坦克,二战的欧洲战场更是装甲机械化的战争,这种情况下,苏军给一线步兵配发了至少四种不同用途的7.62×54R子弹:
用于莫辛纳甘步枪的M1908尖头弹,后来被称为L型轻尖弹
用于M1910重机枪的M1930型重尖头弹,后来被称为D型重尖弹
用于给机枪手和炮手指示目标的M1930曳光弹,后来称为T-30型曳光弹
还有专门反装甲用的M1930穿甲弹,后来称为B-30穿甲弹
四种弹药,彼此通用,但如何区分这些不同用途的子弹就成了难题,显然你不想在打坦克的时候用尖头弹,而打步兵的时候用穿甲弹,那么如何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普通尖头弹和其它用途弹种的区别?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给不同用途的子弹涂上不同颜色来区分不同用途。
所以,基本上就是下面这样花花绿绿的颜色↓

图片

以上,弹尖的不同颜色分别代表以下含义;
普通弹不着色
黑色代表穿甲弹
红色代表燃烧弹
绿色代表曳光弹
黑红表示穿甲燃烧弹
紫色表示穿甲曳光弹
紫红色表示穿甲曳光燃烧弹
弹体中部带有红色/紫色识别线的,表示弹芯采用钢,以区别于普通的铅芯弹
后来这套通过颜色区分弹种的方法,苏联人在用、美国人在用、德国人也在用,只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形制标准,各个国家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因此本文中说的识别色,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仅能代表苏联。
这里挑几种常见的弹药说一说:
M1908轻尖弹:图片

M1908轻尖弹是用来取代M1891圆头弹的新弹种,尖头弹的空气动力学外形更好,弹道稳定性更高,弹头在失稳翻滚以后造成的创伤面积也更大,弹芯采用铅锑合金

M1930重尖弹:图片
与使用铅芯的轻尖弹不同,重尖弹使用钢芯,但由于铅芯和钢芯的材料密度不一样,因此两者的弹道特性是不一致的,为了弥补质量和密度不同导致的弹道差异,重尖弹的弹体被刻意拉长了,以此保证两种不同弹药之间的弹道一致性,但为了区分两者,重尖弹的弹头尖部涂有黄色作为识别色,通常情况下,重尖弹作为机枪专用弹药使用,主要用于M1910和DS-39重机枪,但DS-39本身的机械可靠性不高,导致其最终被郭留诺夫SG-43机枪所取代
LPS轻尖弹:
图片
LPS由精密机械工程研究院开发,新西伯利亚弹药工厂投产,1953年开始列装部队,该弹是为取代M1908轻尖弹和1930重尖弹,早期由于旧型号轻尖弹和重尖弹的存量太大,为了防止混淆,弹尖涂有银白色作为识别色,后期随着旧有弹药在训练和实弹演习中逐步消耗,库存清空,LPS逐步完成替换,1978年以后,不再涂饰银白色作为识别色,作为普通弹使用,
LPS的设计需求是为了击穿防弹衣或者其它的个人防护用具,为了增加侵彻力,使用高碳钢取代了旧型号轻尖弹的铅芯,成本有所增加,但是高碳钢和原先使用普通钢芯作为材料的重尖弹质量不同,导致两者的弹道有差异,因此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射表,如下图所示,其中右侧L为LPS轻尖弹的射表,左侧C为D型重尖弹的射表:

图片

这种射击表尺你现在还能在SG-43和SGM等旧型号机枪上看到,1966年以后,郭留诺夫机枪逐步被PKM机枪所取代,那时候旧弹药已经停产,因此新机枪主要以LPS为标准弹道来划分射击表尺
B-30穿甲弹:图片
B-30是一种实验性质的穿甲弹,弹尖涂黑作为识别色,充当穿甲体的是一个钢质弹芯,外覆被甲,在被甲和弹芯之间有一段空腔,空腔里面填充了一个铅套充当被帽结构
B-32穿甲燃烧弹:图片

B-32的大体结构延续了B-30穿甲弹,在钢芯和被甲之间依然有一个空腔,内部填充粉末状态的铝镁合金作为燃烧剂(硝酸钡+铝镁粉),当弹丸与目标相撞时,钢芯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前冲,产生的压力引燃燃烧剂,在侵彻目标的同时保持燃烧,弹尖涂有黑红两种颜色作为识别色。

以B-32为基础,苏联开发了弹壳经过加厚的航空专用弹,用于攻击机和轰炸机的自卫机枪,这种弹药与陆军弹不同,采用了可散弹链,也没有用色标进行区分

图片

该弹最早是作为ShKAS航空机枪的专用弹而生产的,但自1930年以来,二战中的各个交战国飞机迅速从一战时期的木质隔框,布质蒙皮过渡到铝制隔框和金属蒙皮,ShKAS对飞行目标的毁伤能力越来越低,大量的ShKAS在退出空军序列以后,改做步兵机枪使用,在地面战中ShKAS是仅有的能在射速上完全压制德军MG-34/42机枪的苏制机枪

PZ燃烧弹:

图片

燃烧弹的弹尖涂有红色作为识别色,该弹的弹头尖部填充有粉末状的燃烧剂,没有硬质弹芯部分,因此其侵彻力不如其它弹种,但用来对付油罐等易燃易爆目标的时候有奇效。
弹体剖面如下:

图片

其中数字1为被甲,数字2为燃烧剂,数字3为发火帽,数字7为撞针,当与目标相撞时,撞针在惯性影响下继续向前运动,与发火帽相撞,点燃燃烧剂
T-46曳光弹:
图片
数字46是得名于生产它的第46号工厂,于1938年开始生产,用于代替1930年的T-30型曳光弹,弹头尖部涂有绿色作为识别色,弹尖是被截短的铅锑合金,后面截短的部分硬塞了一段曳光管,内部填充硝酸钡作为曳光剂,燃烧发绿光,持续燃烧大约2.9秒,曳光距离850米,但后方的曳光管对于弹丸的侵彻深度和失稳特性都没有任何贡献,反人员和反装甲表现平庸,除了用做弹道指示,其它领域的应用范围很窄,
空包弹:

图片

空包弹主要用于演习和训练用途,没有安装弹头,但近距离对人仍旧有杀伤力,弹壳口部收缩成一个星形,空包弹在使用时需要在枪口安装空包弹助退器
仿真弹:

图片

该弹主要用做教学模型,用来训练射手,如何将子弹装入弹匣或者弹链,以及如何对弹膛内无法击发的故障弹药进行清膛处理,底火能正常击发,但弹壳内没有装填发射药,为了和普通弹相区别,弹壳有刻槽

关于弹药部分的简单介绍就到这吧,下面说说机枪: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分解状态的PKM都由哪些部件组成,见下图↓图片不完全分解状态的PKM,图中数字对应:
1枪管
2两脚架+导气管
3枪机
4撞针
5导气活塞+枪机框
6复进簧+导簧杆
下面是一挺完整的机枪,在分解机枪前,首先需要取下枪管↓
图片
第一个事情,如何快速的取出/更换枪管?
首先你要打开位于机枪上半部的受弹器盖,这个受弹器盖平时由位于枪身后部的一个弹簧销负责锁止,以防止在移动或者搬运的时候突然打开,按下弹簧销就能轻易打开并抬起受弹器盖子,弹簧销的外观近似于一个凸起的方块:

图片

图片
受弹器盖处于打开状态↑
受弹器盖下方的空间用于安置弹链,在弹链下方是受弹器座,受弹器盖有一个阻弹齿,通过一个肘节与枪机框扣合,枪机框向后运动的时候带动阻弹齿完成进弹、阻止弹链滑落两个动作;受弹器座开有一个方形孔洞,这个孔洞是给拨弹臂预留的活动空间,枪机框后座时,通过取弹齿从弹链上抽走一发子弹,拨弹臂负责将下一发子弹拨动到位,取弹齿是下图中跟子弹底部边缘相互咬合的那个东西,拨弹臂后面说。
图片
取下弹链,在弹链的下方是受弹器底座,把受弹器座也向上翻起,见下图:
图片
图片

打开受弹器座,你会看到呈方块形的滑块,这是枪管固定楔,作为紧固件,负责将枪管和枪身牢牢的固定在一起↓

图片

将枪管固定楔向左滑动开启,此时枪管与枪身的紧固被解开,但这时候你还无法取下枪管↓

图片

枪管固定楔的构造见下图,左侧是组装状态,右侧是分解状态↓

图片

你无法用蛮力直接滑动固定楔来解除紧固,需要用拇指和食指从两侧施力,按压销钉(标记为PLUG)与顶针(标记为PIN),才能释放固定楔。
在解除枪管的上部固定点以后,在枪管下方与导气管相连的部位还有一个下部固定点,此时我们要将注意力集中到枪管下方的导气管,解开导气箍才能将枪管取出,紧急情况下你也可以在不解开导气箍的条件下硬拔出来,

图片

重点讲讲这个导气箍,导气箍负责保持枪管与下方导气管之间的密封性,也负责固定两者,通过导气调节环来调整燃气量,此动作会影响导气活塞在导气管中的后座行程,导气调节环的外观如下:

图片

导气管的前端有泄气孔,位于两脚架前方,左右各二共四个,通过数字1、2、3三个档位来调节泄气量,泄气量的多寡由导气调节环控制,完整的导气管密封状态如下图所示:

图片

这种泄气孔的设计在AK-47的导气管上你也能见到,但是后来的AKM/AK-74不再沿用此项设计,泄气孔的设计在PKT上也是没有的,因为对于步兵来说,他们在开放空间战斗,燃气不会堆积影响呼吸,但作为同轴机枪来说,泄放的燃气会在炮塔内部蓄积,这是大忌,苏联人的相关实验表明,在空气不循环的密闭空间中连续射击7发子弹,蓄积的火药燃气就会导致乘员体感不适;射击14发会导致乘员出现窒息感,AK-47在设计阶段没有考虑车内射击的问题,即便后来真的装备了苏联步兵,由于当时乘坐的BTR-40和BTR-152有一个开放式的顶部设计,不用考虑废烟蓄积问题,但后面AKM/AK-74列装的年代,采用全封闭车体的BTR-60PB和BMP-1就凸显了这个矛盾,考虑到核战争背景下,步兵非必要不下车作战,因此权衡利弊之后也不再采用泄气孔
导气调节环通过弹壳来调节档位,将弹壳底部的凸缘嵌入标记为Profiled Lug with Groove的扣合槽,以导气箍为圆心旋转,此时弹壳可以作为一个延长出来的力臂,这个方法也可以用于拆卸枪管,如下图所示:

图片

到这一步为止,枪管与枪身间的两个固定受力点已经被解脱,现在你可以卸下枪管了:图片

单手握住提把部分,向枪身前方提拉,此时你可以取下并更换整根枪管,快速更换枪管既是在战场上需要的技能,也是你拆卸保养枪械不能跳过的一个步骤,
我尽量简洁的描述一下枪管的技战术特征:
标准型PK的枪管全长603mm,其中膛线部分长550mm;PKM的枪管长度645mm,其中550mm的长度是膛线;PKT的枪管长度722mm,其中666mm的长度是膛线,虽然各自长度不一致,不过膛线数量倒是一致的,都是四条右旋膛线,枪管内壁镀铬。

图片

枪管与枪身相连的地方开有一个纵向槽,图中标记为longitudinal Cut out,原理跟电脑上USB接口的防插反设计相同,以防射手在战斗中因为紧张或者其它什么原因导致动作变形,出现准星朝下,导气管朝上那样的事故,枪管的后膛开有闭锁槽,标记为Slot,用于和枪机上的闭锁凸榫相互咬合,完成闭锁,保证枪管的气密性。

图片

枪口带有左旋螺纹,可用于安装枪口消焰器、空包弹助退器或者消音器,枪口消焰器目前已知的有两种形制,一种喇叭形,另外一种鸟笼形;空包弹助退器外观差异则很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来跟消焰器不一样;消音器很少见到实际装备,是一根很粗的管子,形似喷漆罐,具体的,见下图吧:
喇叭形消焰器↓

图片

鸟笼形消焰器↓

图片

空包弹助退器↓

图片

枪口消音器↓
图片
下一步是要取出复进簧和导簧杆两个东西,复进簧的作用我就不解释了,导簧杆是为了约束复进簧的运动方向,防止其在向后运动的过程中发生扭转、打结和形变,继而导致枪械出现故障,
复进簧位于枪机框后方,分解状态如下↓

图片

打开受弹器盖以后你能看到一块突兀的方块,以这个方块为受力点向上提拉就能取下导簧杆,向后提拉可以顺手把复进簧牵扯出来↓

图片

图片

取出复进簧和导簧杆之后,现在我们可以去拆卸枪机框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枪机框的前方与导气活塞相连,它的上方还有枪机组件和取弹齿,这些零件都可以进一步分解,下面是从枪机框上单独拆卸出来的枪机组↓

图片

这个是枪机组,之所以说它是组,因为还有撞针、抽壳钩之类的小零件被包覆在里面,PKM的枪机组件跟AK一样,有两个闭锁用的凸榫,与枪管后膛的闭锁槽互相咬合完成闭锁,采用回转闭锁原理,但旋转的方向与AK相反,下图是组装和分解状态的枪机组件,其中标记为Firing Pin的是负责击发子弹底火的撞针↓

图片

最后说说如何拆卸导气管,导气管的前端是一个圆柱形,后端是一个矩形,后端通过一个标记名称为Spring Fastener的紧固簧片与枪身扣合在一起,拆除枪管以后,从上向下按压簧片即可解开枪身和导气管之间的紧固

图片

分解的内容讲完了,简单讲讲组装:

导气管是最后一个分解的部件,但却是第一个需要装回去的部件,枪身与导气管相连的部分开有纵向槽,安装时簧片可以在纵向槽的引导下紧固到位,然后依次安装枪机框,复进簧,最后安装枪管,关上受弹器盖,基本上就是把分解的次序反过来搞一遍,不多费笔墨了。
这里说说枪支的一些保养工具包:
枪机顶针:
图片
枪机顶针用于将撞针从枪机组里面顶出来,可用于更换和拆解撞针
抽壳器:

图片

这个东西的外形看起来就像是女人用的假阳具,主要用于清理弹壳,当抽壳钩拉断弹壳,导致弹壳残留在枪膛里面的时候,就需要用到这个东西
清洁杆:
图片

主要作为清理工作的支撑杆用,前部有一个开孔,用于固定毛刷、布料等外部附着物,可用于清洁导气管和枪管,后方有一段膨胀的部分,内部带有螺纹,可以与通条之类的部件螺接起来增加长度

清理毛刷:

图片

毛刷主要用于清洁导气管,防止导气管内的火药颗粒形成积碳,影响到导气活塞
通条:

图片

通条用于清洁枪管,PK系列使用的通条与AK-47不同,不是直接固着于枪身下方,而是被切割成了三段,可相互螺接,通条隐藏于机枪的两脚架中
油壶:

图片

内含30cm³的枪油,枪油主要在枪械长期不使用的情况下保持活动部件的润滑性,并防止生锈,枪油不含酒精成分!!!(红字部分来自俄语警告)
图片
以上附件,除了油壶以外,都随枪携带,以胶囊的形式封装于枪托中,PKM的枪托并不是实心的,内部有一段空心管状腔体用于容纳胶囊,平时由枪托尾部的一块金属肩托板作为口盖将其遮盖,在保持枪托外形平整美观的同时,也可以防止内容物从枪托里面掉出来,打开口盖才能取出胶囊,这样的设计在AK的枪托上也能见到

下面说一些不随枪附带的工具:

携行包与固定索:

图片

携行包由帆布制成,主要用于一些特殊作战的场景,比如从直升机上进行索降时、从山地或者屋顶通过绳索速降到地面的时候,固定索负责把携行包牢固的系留在使用者身上,防止出现磕碰或者影响战术动作
两脚架与三脚架:

图片

除了作为同轴机枪的PKT和PKMT没有装备两脚架之外,PK枪族的其它机枪都装备了两脚架。
两脚架通过一个抱合箍,图中标记为Bracket,抱合箍由上下两个C形扣合在一起组成,由两根销钉紧固在机枪导气管上,在抱合箍的下方是一个连接件,标记为Coupling,负责连接左右两根支撑腿,其中左侧支撑腿内侧藏有分解状态的三段式通条,当两脚架向前折叠的时候,可以通过Latch将左右两个支撑腿收拢在一起,在两个支撑腿之间有一根弹簧,标记为Spring,

图片

图片

三脚架主要用于PKS和PKMS,质量7.7公斤,通过机枪导气管上的耳轴彼此相连,三脚架可以提供更稳定的射击条件,但相对两脚架来说,失去了轻便和机动性。

图片

三脚架并非标准配置,通常只有作为营连级机枪的时候才会使用,此时除了机枪手之外还会有一个机枪副射手,负责携带三脚架和额外的弹链箱,三脚架可以在高姿和低姿两种射击姿态之间转换,其中低姿射击主要用于和地面目标交战,高姿射击主要用于防空用途。
机枪副射手需要背负三脚架,并携带三个200发弹链箱,其中两个弹链箱与折叠状态的三脚架通过束缚带固定在一起,这种束缚带由皮革和亚麻制成,带有锁扣结构,见下图:

图片

束缚带只用于紧固和系留三脚架与其它附属物,但不负责携行,副射手要通过专门的肩带与束缚带上的锁扣结构相互扣合,然后背负到肩上才能携行,肩带的结构见下图:

图片


弹链&弹链箱:

图片

PK系列使用的是不可散弹链,射击后可以回收,一般以25发为一个链节,首尾相接组成100发、200发和250发三种长度的弹链,作为班组机枪时,机枪手自己携带两个100发弹链箱,一根备用枪管;作为营连级重机枪时,由副射手携带额外三个200发弹链箱以及两根备用枪管,视情况携带其它额外附件
弹链箱分为三种大小,箱体由铝合金冲压而成,下图中左侧为100发弹链箱;带弹链时质量为4公斤,右侧为200发弹链箱,带弹链时质量为6.6公斤;还有一种车辆上使用的250发弹链箱,参见MT-LB的章节,本文就不介绍了。

图片

100发弹链箱通过一个拨片来固定或者释放,拨片是有弹性的,当拨片扣合时,弹链箱会与机枪固定在一起,用手指拨开拨片的时候,就可以拆下弹链箱,

图片

200发弹链箱则不与机枪固定在一起,而是与三脚架固定在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可以与机枪共同旋转,但在俯仰方向上不会,200发弹链箱也可以不与机枪或者三脚架固定,直接放在地面上或者战壕里面,这样副射手可以藏身于战壕里面而无需暴露自己,但这样做可能会有弹链相互缠绕的风险
这是俄乌前线一种非主流的使用方式,使用200发弹链箱,不与机枪固定,也不采用三脚架,既舍弃了PKM轻便机动的特性,也没有三脚架射击的稳定性:

图片

装弹机:
为了解决装弹效率问题,苏联人搞了一个手摇式的自动装弹机,如下图所示:

图片

每三挺机枪共用一个装弹机,子弹从上方的漏斗装入,在标记为Receiver地方放入空弹链,摇动标记为Handle的手柄,

图片

射程表尺:

图片

PKM的表尺位于受弹器盖后方,枪托前方,其上标有西里尔字母“П”,表示表尺是根据LPS轻尖弹的弹道特性划分的,其后有数字1到15,对应100米到1500米射程。

图片

PKM的表尺可以分解成几个部件,在表尺最前方有一个圆柱体,用于调节左右方向上的风偏,它后面是一个滚轴,可以在100到1500米的标尺刻度上任意滑动,用于调节射程,

拉机柄&拨弹臂:

图片

PKM在换下一条新弹链的时候,第一发子弹需要手动上膛,此时需要射手拉动拉机柄,带动取弹齿完成取弹上膛的流程,后面就由机枪自动完成射击循环

图片

拉机柄的前方是拨弹臂,外形截面形似一个直角三角形,拨弹臂用于拨动弹链上的下一发子弹到位,分解状态的拨弹臂见下图:

图片

保险:

图片

PKM的枪机保险位于扳机左侧,红色的西里尔字母ОГЪН表示当前处于连发射击的状态,向下拨动90度则为无法击发的安全保险状态,与AK的保险被划分为全自动、单发、保险三个档位不同,PKM的保险只能在全自动和保险之间切换,没有单发射击模式

该写的都写了,那就这样吧,全文完……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