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存贞 升阳散火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是治疗脾虚郁火(常表现于:困热,肌热,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之烙手)的代表方。方药组成:升麻、葛根、独活、羌活、白芍、人参、炙甘草、柴胡、防风、生甘草。该方被历代医家沿用,近现代医家深入研究该方治疗病机特点,抓住主证,不断扩大其治疗范围。临床只要符合脾虚郁火病机特点的各种病症以此方为基础加减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 查阅1998年至今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刊物上发表的以升阳散火汤命名的相关文献,其中应用体会类文献26篇,治疗发热类疾病文献7篇,口、鼻、咽炎症性疾病文献10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文献4篇,治疗糖尿病汗证文献1篇,治疗神经系统相关疾病文献4篇,治疗痤疮文献4篇,治疗消化道疾病文献3篇,治疗其他疑难杂症文献9篇。共计68篇。现就其病机特点,现代临床应用总结、探究如下。 1 升阳散火汤病机该方基于“阴火”理论,这一点已被历代医家认同。阴火理论是东垣脾胃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补土学说理、法、方、药多个方面。具体分析,该方治疗病机特点主要在于: ①脾胃虚弱、嗜食冷物,或外感寒邪,使阳气抑遏于中焦,日久化火,形成火热郁阻之证。 ②脾胃虚弱,运化水谷功能失司,导致饮食不化精微,反生湿浊,湿气下流,郁而生热。或者素体脾胃虚弱,再遇寒湿外侵,致湿浊内生,湿气下流,郁而生热。 ③ 脾胃气虚,气郁化火。脾气虚,导致气的升降出入不畅,进而影响肝肾之气的升发和百脉经营之气的外发,聚于下焦当升不升,当发不发则气郁遏于阴分,形成阴分气盛,阳分气虚的反常局面,郁遏过久则化为伏火,伏火食气,又将致使脾胃之气受伤,形成恶性循环。 ④脾虚日久导致血虚,血虚生热。同时脾胃虚弱产生的“阴火”对阴血不断煎熬又直接加重血虚。致使血虚无以制阳,阳失制约而表现为热。气血虚弱,运行迟滞,日久郁而化热。 总观上述各种机制,不外乎脾胃素虚为本,日久不调,复加饮食,外感,情志(临床还可见伴有情志因素)等外因导致气的运行失常,气郁阴分化火变生诸证。 2 临床应用2.1 发热 该方治疗发热注意抓住主要病机,多为脾虚气郁发热,劳倦、饮食所伤导致湿郁、食郁,郁久发热;此种郁热是以脾胃不足,劳倦内伤表现为主要指征,症见胃脘痞满、大便溏泻、纳呆、乏力,正应验东桓“脾胃不足则阴火内盛”。 苗氏运用本方治疗顽固性低热,证属气虚发热伴脾胃不足劳倦内伤症状者疗效显著。 苗青主任医师强调升阳散火汤治疗脾胃内伤,阳郁发热的患者,应用指征为:长期低热,舌质淡胖,舌边齿痕,舌苔白腻,脉细弱、濡缓,四肢乏力,胃脘痞满,纳少便溏等[1]。 胡文弟等[2]运用本方治疗腹胀发热15例,总有效率93%; 徐静[3]应用本方合越鞠丸治疗1例不明原因高热疗效显著; 潘中艺等[4]报道从“病-证-方-药-量”角度探析运用升阳散火汤治疗中长程发热的临床经验。 潘氏通过对20例持续发热患者进行分析统计,得出结论:持续发热的重要病机在于脾虚郁热;同时强调辛甘味药在脾虚郁热发热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宝音德力格等[5]报道1例升阳散火汤治疗长期自觉发热而体温正常典型医案,医案患者久处阴冷环境,损伤脾胃,则清阳被郁遏于脾土之中无力布散,致阳气郁而化热,盛于肌表而不能发泄,熏蒸皮毛,故患者自觉肌肤发热,少汗,而体温正常;根据《黄帝内经》“火郁发之”机制巧用升阳散火汤治疗则疗效显著。 李方等[6]通过临床研究总结升阳散火汤用于多种郁热证疗效满意,尤其对于肌热、头面五官诸疾之郁热者甚效;例举了长期低热典型医案2例,口鼻眼灼热证1例,咽部灼热样疼痛1例,唇干灼热样脱皮1例,上述5例医案主诉不同,病位不一,症状各异,然辨证相同均为“郁火”所致,故宗异病同治之道,皆用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均取得显著疗效。 邝宁子[7]例举1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住院期间因不慎受凉后出现发热恶寒,辨证为寒邪内闭,郁而发热,兼有湿邪;治以散寒解表化湿为治法,方取升阳散火汤加减,患者1 d内连服4剂,汗出邪退,诸症消失。上述文献均阐述了升阳散火汤治疗发热的临床应用机制离不开脾虚为本气血运行不畅导致郁火内生。 2.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牛玉红[8]报道应用升阳散火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6例,总有效率92.42%,疗效显著。阐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主要在于:脾阳虚、营卫郁、卫阳虚,日久伴生痰浊,瘀血;故治疗以升脾阳、舒郁遏、和营卫辅活血化瘀通络为法。升阳散火汤中以风药羌活、独活、防风、葛根加荆芥、川芎升举脾阳、发散卫气,使郁遏之脾阳、卫阳畅然布达于皮肤腠理之间,再辅助活血化瘀通络药物,契合病机,故而疗效显著。 王秀颖等[9]报道升阳散火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明确。从药效学角度探讨了该方治疗起效机制。分析该方,用补中药调补脾胃以充实阳气,用风药助脾阳升发,用柴、升引经药疏肝行气,从而使清阳升,元气复,水谷精微得以运化,湿浊内蕴所生之郁火得以消散。因此升阳散火汤方义符合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及基本辨证特征,疗效明显。 陈红霞等[10]归纳总结其导师李双蕾教授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郁体表证中肢体麻木,灼热感症状明显者,善用升阳散火汤加减以升阳散火祛除病症,疗效显著。 上述文献均阐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总因患消渴日久损伤脾胃,导致脾胃气机升降不力,阳气发散不畅,郁于肌表,久而化火,终致患者皮肤灼热难耐得凉则舒。升阳散火汤助阳气之升浮,散郁滞之阴火,发散消渴日久,脾胃虚损而致阴火,使患者皮肤灼热难忍得以缓解[11]。故应用本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切合发病机制,疗效显著、值得关注研究。 2.3 口腔溃疡 于永刚[12]分析复发型口腔溃疡病机要点为湿积伏火,阳气内陷,正符合升阳散火汤升阳举陷、散火祛湿、散中有清、利中有补的组方原则; 庞功采等[13]探究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机制,从免疫角度、药效学层面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证明相较于常规西医治疗,升阳散火汤能更有效地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免疫应答过程,增加免疫力,促进病损组织修复从而治疗复发型口腔溃疡疗效明显、中医证候改善显著,复发率低且不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袁文泽[14]采用补中升阳散火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取得满意疗效;以东垣“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立论,阐述复发性口腔溃疡之根本病机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清阳不升,阴火乘之,熏灼于口导致;“阴火”,虽同属虚火之类,但有别于肾阴亏虚之虚火上炎,因此治疗上遵守东垣之法,以参草(临床尚可加黄芪、白术)等甘温益脾除其阴火之源,防风、柴胡、羌活、升麻等既升发阳气,扭转中气下陷之势,又发散内郁之阴火,诸药合用标本兼顾而重在治本,使脾胃健运,清阳升发,元气充旺而阴火自消,溃疡随之而愈。 2.4 慢性咽炎 鼻窦炎 王素琴[15]分析慢性咽炎发病机制总因患者饮食失衡,或过度减肥,或精神紧张等因素,日久导致脾胃损伤,变生阴火,阴火上炎,熏灼咽喉而发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咽炎60例取得良好效果。 付晓燕[16]探讨咽炎发病机制为素体气血运行不佳复感热邪致热伏体内不得发越,运用升阳散火汤治疗慢性咽炎,患者咽部不适、声音嘶哑等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治疗咽炎临证选用升阳散火汤即有补脾升阳运气之药,又佐清热泻火解毒之甘草,且配养血敛阴白芍,再依据临床病证稍加解毒、利咽、散结之品则方药契合病机,故而疗效显著; 张德光[17]总结临床应用升阳散火汤治疗慢性扁桃体炎65例总有效率92.3%。深悟王肯堂阴火立论,强调治疗阴火要点在于“升治”“从治”即火郁发之,以热治热。升阳散火汤蕴含这两大治法故而临证应用疗效明显。 杨海栋等[18] 报道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急慢性鼻窦炎35例,总有效率 91.43%;分析鼻渊(鼻窦炎)病因病机总由外感风寒,郁久化热,湿热相搏,熏蒸头面清窍而发病。头为诸阳之会,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上会于头。本着“火郁发之”的原则,选用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切合病机,故而疗效显著。 程怀孟[19]报道运用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唇风30例获得满意疗效;认为唇风患者素体脾胃虚弱,过食辛辣厚味使热毒内蕴,进而循经上扰,结于唇部而发病;此类患者脾胃虚弱为本,热毒内蕴为标,治疗以甘温补脾为主,辅以甘寒清泄,方用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30例患者全部治愈,疗效显著。 2.5 痤疮 吴驻林等[20]报道在李东垣“火郁则发之”的理论指导下,应用升阳散火汤治疗痤疮,收到满意疗效。曾均[21]报道运用升阳散火汤治疗寻常痤疮65例,临床治愈15例(23.1%),显效35例(53.9%),好转10例(15.4%),未愈5例(7.7%)。显效率76.9%,总有效率92.3%,复发率为6.67%。 由此得出结论:补中升阳散火法治疗寻常痤疮,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从治病必求于本的角度出发探究痤疮发病总因脾胃受损为本,导致水谷不化精微变生湿浊,流于肾间,致下焦气化失司,湿郁日久生热,变生阴火发于面部;升阳散火汤契合病机,标本兼治;方中既有甘温益气之参、草,又有升脾胃清气的柴、升,更有羌、独、防诸风药散阴火,并佐生甘草泻火缓急,芍药合人参补脾肺,且甘药化阴敛阴。全方益气、升阳、发散、敛阴巧妙配合,即调和营卫发越脾土之湿郁,又发散郁于肌表之燥热,使湿郁消而阴火散;综观全方营卫调和,充实阳道,散解郁热,消解痤疮,故而疗效显著。又因从本而治,故而复发率较低。 2.6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金能革[22]报道运用升阳散火汤治疗三叉神经痛32例,治愈21例,有效7列,无效4列。分析阳明经与三叉神经关系,抓住风毒侵袭阳明经络、热伏经中,不得发泄的病机制,升阳散火汤以升散药佐清解之品阳气舒发,经气通利,火郁得散,通则痛除。 2.7 其他疑难杂症 牛玉红[23]用本方治疗白细胞减少症80例,显效38例,有效3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75%。从病理生理角度分析白细胞减少症是气血阴阳的初生气机郁遏而发病,即人的气血阴阳的产生和变化与天时一样遵循生发、旺盛、代谢、储藏的过程,因此此病的病理机制就是这些环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的功能障碍造成气血阴阳的初生气机郁遏而发病,故其治疗就当从疏导、升发初生之气机着手,风药应于春气最能生发初生之气,所以小剂量风药配合益气养血之品则可激发气血阴阳生发之机而使气血化生归于正常;《脾胃论》升阳散火汤以风药防风、荆芥、羌活、独活生发初生之气,人参、黄芪、白芍、甘草、白术益气养血填补气血生化之源从而获阳气生发、气血阴阳得以化生之效。 刘大山[24]报道应用本方治疗冠心病餐后心绞痛,灼热足综合征,顽固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裴宏彬等[25]报道运用本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0例,痊愈9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 90%;同期还报道运用本方配合西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37例,结果总有效率结合组优于西药组(P<0.05);症状体征改善结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尿蛋白2组治疗前后均明显下降(P<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SPN疗效明显,在症状体征、理化检查指标改善、缩短病程、预防复发、减轻肾损害、避免激素不良作用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26]。 朴勇洙等[27]报道国医大师卢芳教授运用升阳散火汤治成人斯蒂尔病取得明显效果。成人斯蒂尔病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主,可归类为中医“痹热”,病情常迁延反复,卢芳教授认为西医过多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等药治疗,易引发不良作用,产生依赖性,且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致使病情反复难愈。中医药治疗,不仅见效快、效果稳定,并能减少西药不良作用。卢教授结合现代人生活饮食习惯,通过中医整体辨证论治,从脾脏出发,以升清阳、散郁火为法,运用升阳散火汤治疗,在临床上取得明显的效果。 顾景辉[28]基于内经“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理论,认为补阴药在人体少火作用下,才能转变成人体有用的阴血津液,也只有在阳气的作用下,阴血津液才能布达全身,发挥其濡养功能。运用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3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王帅等[29]报道从中医“阴火”辨证角度出发治疗1例经综合治疗失败的顽固难治性便秘,最终获得满意疗效,对升阳散火汤通便机制进行探索,抓住患者阴火病机临床表现:腹胀、心烦、潮热、手心发烫、久按热甚;通过“升阳健脾”“升阳举陷”“升清降浊”之法使肠道传导功能恢复,达到通便之效。 3 总结现代人生活节奏较快,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加之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思虑伤脾、肝郁伤脾、加之常常过食寒凉,饥饱失衡易伤脾胃,日久不调,出现脾胃虚弱,气郁阴分化火而变生诸证。故而临床符合该方应用指证疾病较多,通过文献统计,截至目前已报道使用本方治疗相关病例总计数千例,疗效显著且应用广泛,值得研究推广。 运用升阳散火汤应领悟李东垣“阴火论”抓住“阴火”病机,无论何种病证,只要患者符合“阴火”病机,即可选用该方加减治疗。临床辨证时要注意抓住以下要点:①患病病程较长;②伴见脾胃气虚证候:如腹胀,便溏,乏力等;③四诊可见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濡细迟缓;④伴有郁火症状,如郁热、异常感觉、体表或口鼻咽炎症性反应等。 目前该方临床疗效较好,应用广泛,但缺乏系统分析,缺乏药理机制研究、药效学研究。 通过系统分析,探讨该方病机特点、临床应用指征及应用范围,为该方进一步推广及合理规范应用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 高雅蓓,苗青.苗青主任医师应用升阳散火汤治疗顽固性低热[J].吉林中医药,2014,34(1):54-56. [2] 胡文弟,胡瑛,胡晓梅.加减升阳散火汤治疗腹胀发热15例[J].陕西中医,2003,24(4):350. [3] 徐静.升阳散火汤合越鞠丸治疗不明原因高热1例[J].江苏中医药,2011,43(1):56. [4] 潘中艺,宋文杰,倪胜楼,等.从“病-证-方-药-量”角度探讨升阳散火汤治疗顽固性发热[J].现代中医临床,2018,25(5):46-49. [5] 宝音德力格,苏和,张瑞芬,等.升阳散火汤治疗自觉发热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55-56. [6] 李方,钟兴美,王玎,等.升阳散火汤用于郁热证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0,28(6):121-122. [7] 邝宁子.升阳散火汤治疗发热琐谈[J].新中医,2009,41(5):93-94. [8] 牛玉红.升阳散火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6例[J].陕西中医,2008,29(10):1321-1322. [9] 王秀颖,袁晓庆,谢建军.升阳散火汤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5):8-10. [10] 陈红霞,黄柏文,李双蕾,等.升阳散火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经验[J].江西中医药,2020,51(1):27-29. [11] 佚名.升阳散火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C]//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内分泌学分会成立暨首届全国内分泌学术大会论文集.开封: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2015:307-308. [12] 于永刚.升阳散火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5):143. [13] 庞功采,孙毓晗,米光熙,等.升阳散火汤对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影响及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02):124-128. [14] 袁文泽.补中升阳散火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9):13. [15] 王素琴.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6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0,8(6):31-32. [16] 付晓燕.升阳散火汤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00,39(11):79-80. [17] 张德光.升阳散火汤治疗慢性扁桃体炎65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8):409. [18] 杨海栋,史华明.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急慢性鼻窦炎35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0,18(10):33-34. [19] 程怀孟.升阳散火法治疗唇风3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5):25. [20] 吴驻林,谭婉君.升阳散火法论治痤疮[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12):54-55. [21] 曾均.补中升阳散火法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及药理机制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3):62-63. [22] 金能革.升阳散火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1):27. [23] 牛玉红.升阳散火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80例[J].陕西中医,2008,29(6):685-686. [24] 刘大山.升阳散火汤治疗疑难杂症三则举隅[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2):124. [25] 裴宏彬,冀慧鹏.升阳散火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6):56. [26] 裴宏彬,冀慧鹏.升阳散火汤配合西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7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8):61-62. [27] 朴勇洙,朱彬,王波,等.国医大师卢芳教授运用升阳散火汤治成人斯蒂尔病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9):953-955. [28] 顾景辉.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30例[J].中国医院药学临床专辑,2016,36:171. [29] 王帅,孙滨滨,吴京伟,等.使用李东垣升阳散火汤治疗混合型功能性便秘一例[J].环球中医药,2018,11(10):1575-1577. 光明中医2022年第1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