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游记之蜈蚣岭古道和无名山

 程小鱼719 2023-03-13 发布于浙江

入春,常有气温在20度左右且阳光灿烂的日子,极适合出游。蛰伏了一整个冬天,连路旁新绿的野草都变得灵动有趣,更遑论那粉的,白的,蓝的,红的花。一切都那么朝气。

所以,今年我们的春天第一次深度野游,给了去过两次的金盖山。可即使去过两次,路痴的嘟爸还是被导航带到了梁希森林公园的停车场。一看地图,到我们计划的目的地7公里,爬山爬山,便是向前走。也因着天上开始飘落小雨滴,未必能走到最后,那就这样错有错招吧。

梁希森林公园也名副其实的树多,树多,花就多,现在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白里透粉,一树接着一树,甚是好看。桃树也是好多,只是零星地开了几朵,大部分是桃粉的花苞。

        一、偶遇蜈蚣岭古道

我们一直沿着公园的主路向前走,有一个岔口,走进里面,右边一块空地上,都是修剪得体的绿植,样子很符合现在的审美,规规矩矩的错落有致。步行导航却提醒我们“掉头”,我们要走的那条路叫“蜈蚣岭路”,地图上看来确实是一条弯曲的蜈蚣摸样。

回到方向正确的大路上,我们慢慢走向了被群山环绕的境地里,朝下望,是山谷;朝上望,是山;有树有花,不甚自在。

走了两公里多,总感觉金盖山近在眼前,却远远不到。期间遇到好几口通向小山坡的土路岔口,小嘟跃跃欲试,想要探险,被我们拒绝了,想着还有好几公里的路要走,要省着点体力。
直到七拐八拐,被路边的一个指示牌吸引——蜈蚣岭古道。平坦的柏油路早已让小嘟走得不起劲,且我们再也拦不住他不走寻常路的心,冲向了古道。

一阶一阶的石梯,几百个我也不清楚,小嘟甩开我10米远,我甩开嘟爸10米远。真真从山峰上走到山谷。两旁竹林丛生,两个挖笋上瘾的人,一边走,一边探是否有笋尖冒出。在谷底,正欲在往前一步,我一抬头望见了对面山坡上的墓地。想想还是不扰清净,想想心里那点“迷信”,原路折回。

一转身,瞬间灿烂的阳光透过竹林洒下来,雨完全没了踪影,放晴。看来我想对了。

山峰山谷的一个来回,我和嘟爸体力损失比较厉害,嘟爸早就捡了一截树枝当拐杖。于是我们又做了一个随心所欲且与时俱进的决定,金盖山山顶我们不去了,但为了补偿小嘟,他沿路过来的那些岔口,都会带他去走一走。小嘟欣然同意。

他体力充沛地走向了蜈蚣岭古道的另一半,途中还挪动了一根挡路的大竹子。他觉得,一直往前走,应该能回到我们的起点。若不是石阶没了,我应该会支持小嘟的继续。两旁杂树茂盛,杂草丛生,而我们也没做好走林子的准备,比如没有防虫药水。

         二、无名山、车轮印以及高歌一曲

出了古道,回到柏油路,我们沿着来时路回走。走到一个岔口,小嘟便迫不及待地冲了过去。正好也有人从山上走下来的一家几口。我和嘟爸想走别人的下山路,小嘟却要走另一边挖土机车轮印的泥土路,顺便还捡了一个小石头在手上,说是知道石头往下掉的轨迹。那就从了他。

他一直往上爬,一直往上爬,不知疲倦,而我和嘟爸的速度差点要跟不上了。但,等到了一个高地,往下看,一览众物小,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累也值得了。

再要往上,我们两个拖后腿的父母,就真的跟不上节奏了。劝了一下,他同意了。一边唱着歌,一边横穿这座山,从另一头下山。

好喜欢这种在山林中高歌一曲的自由自在。

另一头的半山腰平地处,发现了那辆挖土机。漫山遍野都是它的车轮印。

          三、变迁的茶山

我们还去了另一个岔路口。这个岔路口我们之前进去过,里面有大片的茶山,那年去的时候,正值采茶季,许多大叔大婶在忙着采茶,还有两处砖瓦房,供人休息和做饭。可是这次进去,却异常萧条,之前冒着热气的砖瓦房已然废弃,堆着垃圾。那条小溪也断水,稀稀拉拉的水坑证明它曾经存在过。再往里走,满山的茶树也似被遗弃了一般。

顿觉好奇,这块地方它发生了什么?我们无从知晓。

          四、蝴蝶标本以及划桨

回到梁希森林公园,去看了展览馆里的蝴蝶标本,我依然喜欢光明女神蝶。我们感叹蝴蝶图案的极其对称,又惊叹雌雄同体的阴阳蝶的神奇,还被枯叶蝶的狡黠所折服。

最后我们划了船。嘟爸本想拒绝,我说“江南人不会划船要被人笑的”。果然事实证明,嘟爸的拒绝源于他的不会划桨,嘟爸活该被我笑。

嘟爸尝试了很久,只摸了方向的门道,至于怎么向前进,他真的是……我们原地打转。直到我说一人一根桨,终于前进。划船挺累人,划了一会,我们停桨休息。小嘟说“我来试试”。一试,荡起双桨的小嘟顺利带我们前进后又回到起点。把嘟爸秒成了渣渣。

另一艘船上的爸爸对儿子说:你看,那个小哥哥呢,划得多好,他爸爸妈妈都不用管。
坐享其成的我和嘟爸,不觉得脸红,只觉得理所应当,哈哈。

          五、属于我们仨的野游

我们皆爱野游。我们所谓的野游,不过就是非人工景区、非人流密集,还有自然的味道,生活的味道。

我们喜欢说走就走。可能前几天想着周末要出游一下,去哪里待定,怎么去待定。但是想去的地方大概是什么样子的却是确定的。

我们爱去乡村里闲逛。看一群鸭鹅游泳,看小肥猪慵懒晒太阳,听公鸡母鸡的“咯咯”声,偶尔还打一架,玩抽水泵带起的小瀑布。或是挖挖野菜,路边的小野花从来都没逃过小嘟的“辣手”,偶尔还能偷摘几个瓜果。割完水稻的旱田也是极好走的,踩起来“嘎吱嘎吱”作响,还能拍出田野大片。当然也会遇到几座土坟,想起来甚好,不寂寞,没离开一辈子生活的地方。

我们爱逛小镇。不同于景区的古镇,那些没做成古镇的小镇更具生活以及时光气息。走着走着,呀,一面年久失修的墙上绿意盎然;走着走着,呀,几百年历史的古桥,若不是旁边伫立的那块碑,我们大概有眼不识金镶玉了;走着走着,呀,这里的房子好“古镇”,白灰的墙壁,黑色的房檐上那雕花,有门槛,那门上还有两个圆铁圈,院子里晒着被子,还有一条慵懒的狗突然变得精神起来,朝我们吠几声。走着走着,呀,一家传统小吃店,不管合不合口味,总归要尝一尝,吃食总能传达出什么。

我们爱去被群山环绕的地方爬山。路还是泥巴路,水泥路也有,但早就坑坑洼洼,大概这路也是劈山而建,这里一个小坡,那里一个洼地,不平坦。周围的树啊草啊花啊,大片大片的,看似抱团,实则不规则还挺自由地生长。几公里的路,四周的风景时常出人意料,给人惊喜。

我们的野游不过是游在它的顺其自然和自由自在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