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尧”和“陶唐”都得名于高丘,尧遭洪水居高丘故被称为“尧”

 风吟楼 2023-03-13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文/臧若藏

古代人名字搭当配对,意义合若符节,关于这类关系,尽可以参见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二十二《春秋名字解诂上》、卷二十三《春秋我字解诂下》。这里只是就:“尧”号和“陶唐”之间存在的关系这一角度约略推原一下“尧”字的本义、由来以及所反映的历史文化事象。

文章图片2

“尧”、传说中古帝陶唐氏之号。首先来看“尧”,班固《白虎通》一《号》:“尧犹荛荛也,至高之貌。”《说文击部》:“尧,高也。从垚在兀上,高远也。”王筠《说文句读》:“垚、兀皆训高,尭合为一,则弥高矣。”另外,我们还可以与甲骨文“尭”字就是取象于“高(兀)丘”加以印证:“尧”字甲骨文作a,从其取象构形来看,字体上半部分,即山丘之“丘”,甲骨文“丘”字写作b。设若将“丘”形下面之“一”视为与“尭”字下半部分所共有,那么该字下半部分就应视为《说文·垚部》所说的“兀”;如果归上部分之“丘”,则该字下半部分即为从“人”之形了。但按甲骨文字学所提供的古汉字构形规律,若字形两部分有重合之处,属上下结体者则省下。这样看来,还是将“尭”字下半部分视为从“兀”构形为持之有故些。《说文·尭部》所收录古文“尭”作d,从二土二兀,去古未远;所著录纂文,就是从三土,而其下半部分的兀符也不再省略合并了,“尭”字就是在此基础上楷化隶定的。这样说来,“尭”字结构为“会意”的类型,其取象方式为上实下虚,因为按《说文·尭部》的记载,“垚”字似乎就是“尭”的异体初写。其音同,大徐本在两字之下皆注为“吾聊切。”其义合,《说文·垚部》说解“尭”字本义已见上文,关于“垚”字,其说曰:“土高也,从三土,凡垚之属皆从尭。”甲骨文“尧”字既取象于“丘”,而《说文·丘部》解析“丘”字本义实即“高地”:“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其释“丘”形从北,已属讹变。

要之,“尧”字取象,源于高土,先记在此。我们再接着说“陶唐'。

《说文·阜部》:“陶,再成丘也。在济阴。从阜匋声。陶丘者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是“陶”亦与丘发生联系;又名“陶丘”,《释名·释丘第五》:“丘一成日顿丘,一顿而成,无上下大小之杀也。再成曰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然也。”“再”,古语为二。“成”,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卷四十七“陶”下疏解说:“元和郡县志云:成,犹重也。书·禹贡传云:陶邱,邱再成。”“尧”字取象于高丘,已具上述;而“陶”字本义则是“再成之丘”,而双重之丘,亦高丘也。其中的联系线索,到眼即辨,若合符节。而“陶”字后面还附缀一“唐”字,究竟又作何说?至今说者尚付阙如。

若从语言声韵关系着眼,“陶唐”古音定毋双声,连绵一语;然事既关涉远古,又未许以此说简单了之。此请再更端以中说“唐”、“陶”及“尧”之关系。

《说文·口部》:“唐,大言也。”“唐”有广大之义,已属引申后起,《说文解字注》二篇上《口部》:“(唐)引申为大也。如说《尚书》者云:唐之为荡荡也,见《论衡》。又为空也,如梵书云:福不唐指。”窃以为,若求“唐”与“陶”语义相应、和“尧”搭挡配偶,则“唐”当有“高堤大防”之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二篇上又疏证说:“凡陂塘字古皆作唐。”《说文·阜部》:“防,隄也。”“隄,唐也。”《吕氏春秋·尊师》:“治唐圃。”就是“治塘圃。”《淮南子·主术训》:“若发堿决唐。”“堿”,就是堤,而“堿”、“唐”对文等训,“唐”字意义可知。又《人间训》:“且唐有万穴,塞其一,鱼何遽无由出?”高诱注:“唐,隄也。”“池塘”之“塘”,汉代以前一般作“唐”,“塘”字尚属后起。《说文》正文里找不到“塘”字,宋人大徐本《说文》“新附”部分始见,其说曰:“塘,堤也。”自然,一“池唐”(后作“池塘”)一语,所指并非水面,而是来自“堤防”本义的。谢灵运诗句“池塘生春草”,我们也断不至于误会“春草”就是生长于水面之上的。“唐”(塘)的这一义位还保存在现代汉语的一些词语和地名之中,如“海塘’、“河塘”、“钱塘'、“瞿塘”等等。

也许可以顺便指出,“钱塘’一名,本作“钱唐”。杭世骏《订讹类编·地理讹》考辨说:

《七修类稿》钱唐之名,按《史记》始皇浮江下丹阳,至钱唐。历代地志亦有钱唐县令,至唐避国号始加土焉。

按“唐”作“堤防”即“塘”解会,一般字书不单作此义项,唯《汉语大字典·口部》已揭山。

而且,我们进而考求得“陶唐”还指涉着这种“高地”和山水地理环境的位置关系。“陶”,按《说文》的讲法是“在济阴”,也就是济水之南;而相对于山丘高地而言,则“南”又属“阳”了。还是来看《说文·阜部》:“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许慎的这种解释是根据《周礼·考工记》:“凡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焉。”因而山之南往往正是水之北、山之北常常正是水之南。中国的许多地名正反映了这一情况:洛阳在洛水之北,衡阳则在衡山之南:华阴在华山之北,淮阴则在淮水之南。是故“陶唐”之“唐”,还特别标志出“崇高”、“趋阳”的语源学意义。《说文·口部》“唐”下收录了一个古文,就是从量写作c。而且稽考铭文,来源颇古,《O多壶》“唐”字错体作f。

下面进一步要谈的,就是“尧”即“陶唐”为何得名于“高丘”?这里须补出“尧遭洪水”这一历史故事,这便是上述“尧”字取象的文化背景。换言之,“尧”字取象背后隐括了中国文明史发轫期初民关于洪水的惊心动魄的记忆。以下按时代先后,纳举数例,借以窥见其问的联系:

(1)《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义?”

(2)《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3)《说文·川部》:“州,水中可居者曰州。水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

(4)《艺文类聚》卷七引《荆南图制》云:“宜都夷陵县西八十里的高筐山。古老相传尧时大水,此山不没,如筐筐,因以为名。”

(5)《太平寰字记》卷一〇七:“(尧山)《鄱阳记》云,尧九年大水,人居避水,因以为名。或遇大水,此山不没,时人云此山浮。”

正是历代传承的“尧遭洪水”历史记忆,积淀建构了中国古代人“崇高—卑下”的心理情感结构(按此一结构中,“崇”、“卑”皆动词)。这一价值取向,一代结习成见,至今还保存在语言文字里,例如,“高明--低劣”、“高贵—卑贱”、“上手一下手”,等等,都是相互对待的。其中“上手-—下手”这一对词,在日本语中也构成“巧—拙”的对立。

作为原“尧”的旁证,我们再补充如下几点:

其一,按周部族史诗《诗经·大雅·绵》一章曰:“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毛传:“陶其土而复之,陶其土而穴之。

这里“陶”、“复”相联类,徐中舒先生考释说:“复象半穴居前后有廊,……良为廊之本字。丘象半穴居两廊出于地西之形。合此三形则古代半穴居之形义始能完全表达出来。(《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卷二“復”字按语)而洪荒时代穴居之丘,必具备一定高度,故“再成丘”之“陶”,金文又作g(《不其簋》),亦可联类。

其二,“陶”字在语言里原本自具“喜悦”之义。如今语还说“陶醉”、“乐陶陶”即“喜洋洋”者也。《广雅·释言》:“陶,喜也。”《礼记·檀弓下》:“人喜则斯陶,陶斯泳。”然而“陶”又指涉情感对立的另一极“忧”:《广雅·释言》:“陶,忧也。”按情感逻辑来说,说“喜”是先有“忧”在,故“陶”又得训“忧”。一“陶”字兼具情感两极结构,一体关涉双边,适可与前具“尧”字所隐括的“崇高-—卑下”的情感结构相印证。

其三、“鲧禹治水”,当是“尧遭洪水”历史事件的余绪。《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在“尧遭洪水”历史过程到了人们避水患而就高丘,生活已经比较地安全的阶段,“鲧”仍沿用尧时的应急措施筑高土于水中,已不能适应彼时根治水患的要求,何况还要擅自挖掘尧民用来生存的高土呢(按欲堙洪水,必挖水中高丘之土)。所以鲧的失败也就必然的,因此,到了战国时代的《楚辞》里还披露出人们对这位不思改革、过时落伍的失败者以深深的叹惋,《天向》篇不云乎:“洪泉极深,何以填之?”

其四,“尧”避洪水于高地,也就等于是给人们安了窝,定了居。《虞初新志》卷十二陈鼎《薛衣遒人传》:“薛衣遒人祝巢父,名尧民。”“巢父”与“尧民”,名与字意义相应相合。斯又回到了本文开端的出发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