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一起走过下乡的日子

 唐白甫grpj8q5p 2023-03-13 发布于新疆

我们一起走过下乡的日子

《梦回青山》读后感

/兰山

去年十一月中旬收到龙国武先生寄过来的《梦回青山——湖南邵阳知青回忆录》,我拜读全书。此书刊登70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每一篇均回忆当年下乡经历,用细腻而精炼的语言,朴实而深邃的笔触向我们娓娓道来。既点明中心,又含义井然有序,构思严谨。作者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下笔,行文舒展自如,文字简单朴实,语言平凡,字里行间蕴含朴素而合人情的哲理,给人以启迪,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之产生共鸣。每一篇称得上是成功之作。“《梦回青山》这一脍炙人口的书名吸引许多知青同龄朋友,书中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让读者领悟:“惟有经历过下乡生活的磨练,才能咀嚼出农村生活的艰辛。惟有遭受过人生的挫折,年轻的心才会日趋成熟。”这点启示正如作者言:“1019日,57年前的今天,是我们65届下乡知青被城市抛弃的日子,这刻骨铭心的记忆将伴随我们终生,因此还让我们常常梦回青山!”
回忆下乡在绥宁插队务农……只要思维稍微触碰,当时那种心情、压抑感总是挥之不去……。
历史的星空向未来投送光芒,回望过去就是为了今天走得更远。当今,新时代我们怀抱强国富民的“中国梦”踏上复兴之路,红日东升,火红的朝阳铺就一路霞光。但昂扬奋进之时,请记得回眸祖国的历史星空,让我们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启迪与激励,多一些忧患和急迫……给现在、给未来。
《梦回青山》全文立意明确,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点出作者的精神追求,语言简明,叙写流畅,反映了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

朱鹏涛老师:
“龙国武广泛联络全国各地知青名人,参加各种活动,推介邵阳知青文化,这方面堪称邵阳知青第一人。”
《梦回青山》是(知青)娄底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兼驻京办主任,娄底日报常务副总编辑、市科协主席、市慈善志愿者协会会长、荣获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朱鹏涛自费为本书资助出书的全部费用。他发表的文章、诗歌,摘抄:
这是一个激情重燃的春天,
这是一片梦乡常回的家园,
“重返唐家坊,追寻青春梦”,
我仿佛又回到知青岁月的五十年前……
作者五十年前送初恋知青去唐家坊赖枚大队落户,五十年后重返唐家坊追寻知青梦,是啊,人生中须拼搏、相信来年的春天,喜鹊会衔一颗金太阳,落在肩头,到那时,梦里梦外,都是辉煌。作者这篇《唐家坊的思念》是一篇情深意浓的佳作,文章凭着丰富的想象,凭着多彩的语言,显示出:“啊!岁月悠悠抹不去青春记忆!往事历历剪不断知青情缘!……”细细读来让人无不为之动容。强烈的内心呐喊与情感涌动,更是极具感染力。因为言为心声,而心声最美!
《梦回青山》由朱鹏涛、龙国武、陈建湘三位编辑组稿、审核,经过他们的辛勤、细致地筛选,审改后,于20227月出版。

龙国武先生回忆录:(196页面)我的父亲母亲
摘抄:父亲的故事
梦境中,父亲常从一座茅山走来,花白的头发,清癯的面容,好像有什么话要和我说,却到底没有说出口来,唯留下一声深深的叹息。我想与父亲相拥一下,却总是无法靠近。醒来时己是泪水一片……”
读完这一篇回忆文,作者写的是五十三年前,其父受迫害,在当时那样的年代;好人被诬陷,并被无故诽谤。那是十年动乱而给一心为群众与乡亲街邻无偿服务医伤治病救人的龙老(作者父亲)的精神摧残。
1968117日拂晓,其父深夜披衣起床过来看望满儿(作者)。(别人的父亲在与孩子分手送其下乡插队,总会买些生活物品)他却没有任何物品送给儿子,作者来到知青插队点解开被子摊铺时,才看到父亲的嘱托纸条:“既去之,则安之。”的确,这六个字里诠释出父亲给儿的扶持、这是用金钱难以替代的真情。
父爱深深深几许?深深父爱,似珍珠般闪烁着洁白的光辉。
山乡环抱的岁月,父亲用自己淳朴坚毅的性格、宽厚包容的胸怀和真挚的父爱给予作者编织了一叶远航的帆,鼓励他安心务农。
……别人的父亲或许只是简单地给他们下乡的子女买些吃或穿的衣服什么东西,但作者的父亲却给出了一份真正的父爱。
什么是真正的父爱?
是精神上的鼓励,是生活中的扶持,更是生生世世代代绵延的情感。
本文作者通过下乡经历到招工返城中的过程,回忆当时发生的事情记录,围绕主题来突出父亲的性格特征时,几处运用侧面烘托;如:“呵,苍天在上,我才德兼备的父亲,您早走进多少好人的梦中……”文章结尾有理有据,透彻有力,作者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盘托出,亲身体验是本文的肢体,深切的体会和感悟是本文的骨架,写得好。

母亲的故事

摘抄(203页面):
“母亲来了,我无望的心底透进一缕阳光。知青好友喻文好仗义,他所在的高西坪生产队是全大队最穷的生产队,年年靠吃返销粮,他竟说动队长老高、保管员永山预支了百斤稻谷送来,帮助解决母亲的吃饭问题。
母亲来了,我的窘况有了改变。母亲一面精心调养我,一面采药给乡亲们看病。乡亲们虽然贫穷,但是不亏人,往往回报以一升米、几蔸菜、一小块肉或两三个鸡蛋,或者扛来一根木头相送。慢慢,吃的困难基本解决,还攒下做一套家具的木料。
乡亲们看到母亲,远远就亲亲热热地喊开了“伙计娘”(当地对成年女性的称呼),他们不太相信一个贫苦出身的女人,和同样贫苦出身的男人,凭借自己辛苦劳动挣点钱,过上好一点的日子就成了坏人。慈眉善目清爽宜人的母亲,在缺医少药的他们眼里几乎成了观音弟子的化身。”
作者母亲由邵阳搭车来到绥宁县白玉公社百家田大队,前来看望在此插队落户务农的满儿。在那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贫瘠,迫不得已找队长求援,才预支出一担谷,同时解决了母亲的吃饭事宜。
经母亲悉心照料,作者生活得到改善,身体获得康复。同时,其母又上山采药为村里的乡亲们看病。在为村民施药治疗期间;赢得村民们点赞:“称呼她为观音弟子的化身”。在村民乡亲们的眼中,她是村民们的好医生;在子女们的眼中,她是个好母亲;在她居住的街面上,街坊邻居们的眼中,她是个好邻居。
作者母亲在村子里住了三个余月,因要照顾家庭其他兄、姐便回了邵阳。全家人的生活来源及各项开支,都由她一手操办。她总是忙这忙那,全家的重担压在她一人肩膀上。
她有时做些搬运临时工,挣点微薄收入,因家人要生活,买米、买菜这些都要花钱,只有勤快地做事,才能照顾好家人。说起过往,作者母亲眼泛泪光,但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压垮她。
在那六、七十年代生活最困难的时期,既要照顾年老父亲(作者的)的生活,又要维护其子女的抚养费用,使得她对子女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她正如天底下数亿个母亲一样,对自己的子女是“爱之深,责之切”的。
伟大的母爱,是激励我们一生的动力。

重庆著名女知青诗人李永桂曾这样评价龙国武先生:

七律.致龙国武先生
编辑于2020-9-27-20:44
/李永桂
不才无力写先生,但觉胸中浪卷横。
正气传承龙伏虎,忠魂今古鬼神惊。
文章论道留家史,肝胆挥毫报国情。
君问为何抛热血,只缘善恶两分明!
作者母亲为了子女、为了她的家庭,她每天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她既要照顾生病的二哥,又要照顾风烛年老的父亲(作者的父亲),还要去探望久病乡下无钱医治的(作者)小姐姐。她为子女、为这个家付出的关爱实在太多、太多了。
作者母亲是家庭的主管,尽了她最大的努力、挑起全家人生活的重担。她说:“照顾好家庭就是我的责任”。正是这份责任让她坚持下来,让一家人挺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十年内乱结束了。
摘抄(本书206页面):
“看到我脸上终于有了些笑容,母亲如释重负,仿佛年轻了十岁,灿烂的阳光照过来,工厂的机器叫得正欢,母亲开怀地笑了。裹在金色阳光中的母亲光彩照人,毫不逊色于佘太君。
母亲那天的话至今响在耳畔:“你还年轻。男子汉不要怕吃苦,要经得起磨难,好好干总有办法。”
“儿行千里母担忧,近在咫尺亦担心。”
哎,我的美人母亲!
作者从出生到读书,初中毕业后至下乡插队务农,后来招工返城。这一路走过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的关爱与扶持。文中写到母亲来绥宁县白玉公社百家田大队知青生产队护理满儿一件事、和其母回邵阳去探望作者的小姐姐等事,这些事都是母亲对自己子女的关爱。作者回忆过往,母亲对子女的牵挂与期望,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当岁月匆匆流逝,当四季不断变更、母亲的嘱托儿女一一铭记于心。母亲的身躯亦渐渐变老,风霜染白的两鬓,岁月刻下的痕迹,无言地昭示着儿女的成长与母亲的衰老。
唯一不变的只有那风中荡漾的古老眠曲,低诉母亲的种种……
关于母爱,关于无私……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母亲的故事,你用心去品读,就会被那些故事所感动,因为那些故事是用真情写成的,真情出自然。不经意的叙述描写中流露出了对一个朴实母亲的敬爱深情,渲染出了母亲的优秀品格:诚与信。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写得好!

陈建湘

致逝去的青春

摘抄:锣鼓震天的余音

尚在耳边

妈妈眼圈的泪水

仿若眼前

我青春的岁月

伴着喧嚣的车呜起步

时代的年轮里

镌刻了青葱和激情

高山梦寐了我的希望

清风缠绵了我的思绪

石林山坡开垦了我的理想

田埂峰峦坚守我的志向

青春的梦啊

正播撒在连绵的山脉

青春的歌啊

正弹拨在清碧的溪涧

……

作者拟自己下乡的经历,回忆当年曾经留在知青点那田埂、石林山坡、田垄土坡上留下的一个个脚印,己经踏下的脚印是下乡(19756月至1978年底)那段历史的事实,是谁也收不回去的。
1978年底上山下乡在农村的所有知青,全部招工返城。
作者笔墨含情,写诗立意丰富,好句好词信手拈来,不但广博,而且叙述:“诉不尽知青的情怀。
悠悠岁月,
天地间耸立一座知青丰碑!”
本诗文处处闪烁着诱人的文采,诗意尺幅千里,层次清晰明了。

伍其苏

我的知青生活
摘抄(278页面)
在农机站工作,每年除在生产队拿到最高的工分外,每月还能在站里获得工资和补贴3040元,这相当于城里一个工人的月工资,我想,应当知足了!”
作者于1968年下乡绥宁县武阳公社大干大队第八生产队插队务农。他把家乡的(河西)辣椒、茄子、冬苋菜等菜种带到生产队的自留地育种,经过辛勤护理,各种蔬菜长势旺盛。接着他又将菜种送给当地农民,并告诉他们种植方法,使村民受益。
1972年,他通过刻苦学习。领到40型盘式拖拉机驾驶证,接着调入公社农机站。
春暖花开,山村处处春意盎然,春耕开始。他驾机犁田,直到春耕结束。接着装货跑运输,往返于武阳至邵阳的国道上。
为了改善生活困难,他勤奋自学,学会养蜂、又学会了硝毛皮。
在武阳(我下乡在这里)的日子,推开门窗即见青山,山下有河流绕村、鸡鸣牛哞……春耕季节,作者驾驶拖机为乡亲们把田犁好又耙平,在田间地头,和农民同吃同住,他帮武阳乡村的村民快速插好稻田,尽了一份力量。
作者于1978招工返城,任邵阳市鸿基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为第二故乡武阳公社大干大队第八生产队、第二生产队、第五生产队修建公路捐赠水泥400吨;为第二生产队修建老年活动室捐款10万元。
伍其苏为二故乡曾经插过队的大干至国道公路早日通车,他自费提供水泥铺路;为振兴农村文化娱乐修建老年活动室捐款。故该村为其夫妻立碑记之。
涓滴之水,聚少成多,终能汇成河流。捐赠不论多少,善举不分先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哪怕只有一元钱,我们的爱心善举也一定能够汇成爱的暖流。
乡村要振兴,必须首先把村连接城镇国道的公路修通。武阳大干村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陡峻,交通制约了当地经济产业发展。为了帮助该村修建公路,伍其苏慷慨解囊相助:捐赠水泥把村里的公路修通。他倾力相助村民走上脱贫增收致富渠道的爱心,受到大干村全村村民的点赞。他是我们的好榜样!

阅读《梦回青山——湖南邵阳知青回忆录》,不由让我想起我与我在生产队的那些知青朋友们曾经相处生活的日子。
19693月初,彭建湘、孙建善、吕家娣、陈淑芳我们一起来到绥宁县武阳公社大田大队第十生产队插队务农,那时的我们最大年龄也不过18岁(我还未满17岁),我们都是住在黄先平(先美)家里的二层楼上,楼上用新杉木板隔开装成几间小木房间,每人住一间。白天和队里村民出工在田间,下午收工回来已经接近天黑。彭建湘在生产队呆了四个月被安江纺织厂招工,七零年底孙建善招工进了涟邵矿物局,小吕、小陈迁回老家后被招工。我在生产队与煤油灯作伴渡过了六年半之久。
我住在村口边,村庄离万福桥不足里把路,四周是纵横交错的丘陵山地,开门见山,靠背还是山。村里的住户大约九十来户,是个人口不过千的山村。外面的人说我们村子是“山冲冲”里,乡下“农哥”住的。
读书也没有出运的,我在村里插队六年中,那时村里一个大学生都没有。(我初中没有毕业就下了乡,怎敢去考大学?)
招工与我无缘,我显然走不出去,没有任何机缘给我,只能仰望和等待。
夏夜时,多半有一弯朦胧的蛾眉月。我坐在万福桥上的石凳上乘凉,抬眼一望,便是大山。乡村一片宁静,风吹拂头顶苦楝树叶簌簌作响,透过树叶间缝隙可见片片蓝蓝的夜空,满天点缀着小小的白色花朵似的星星,天光清透如水。我竖着耳朵在听,在等。桥下蓼河流水撞到桥墩发出“哗哗”的响声,夜空中东一只西一只飞着萤火虫,一闪一闪,像夜的眼晴,飘飘浮浮地飞向河畔边的稻田……
1975730日早晨,整理好自己的行李:一床还是我下乡带来的旧棉被,我赶紧把它捆绑装进布袋,还有是我下乡带来换洗的旧衣、旧裤清理包扎好塞进挎包,我用随我在秧田桃秧苗去禾田插秧的这一根扁担挑着谷送公粮交到武阳镇粮库(送公粮回转有二十多里路),再用这根扁担挑起离队回邵返城的行李。这一天清早是(生产队毛队长的儿子)大告化送我出村,队长黄秀槐对我说:“今后你要常到上来嗨。”(常到生产队来玩)
离开村庄走上万福桥,转脸看到远方群山之巅,一轮红日正喷薄而出,朝霞涌动,瑰丽异常。我停下脚步,为所见震撼。那红彤彤的圆球,从远方最高的山间挤出来,一抹霞光映照着高山上白森森的石崖和苍灰祼露的山体。那光起先并不耀眼,鲜艳如血,层层山峦上浮散着一层淡淡的青色薄雾,开阔壮观极了,蓬勃的光在挣脱,在鼓荡,在提升,在迅速地跳出来,把其它一切颜色都碾压在了下面,映出满天金红四射的光影。我站着,面对朝阳,全身洒满阳光,如醍醐灌顶。“快走!长铺开往邵阳的客车快要到武阳车站了!”大告化大声催我,我快步向车站跑去。
  ……

岁月如歌,悄然更迭。离(生产)队至今有四十七年,于几年前重返武阳,万福桥已重新筑建,桥墩用水泥与钢筋砌筑,桥面平整用水泥沙石混合土铺盖,两旁的桥栏用水泥倒植固定,很坚固。(桥长:100多米,宽:10多米,桥上汽车可以会车通行。)桥头马路边是一排整齐用红砖砌筑起的房屋,有两家生活日用品小超市,还有几家是些村民住户。
沿着马路走进村里,下乡那时的旧木房屋都没有了。只见一幢幢二层楼的红砖房,外墙用瓷砖装饰,屋顶是用水泥钢筋盖好再用水泥混合砂浆抹平,既美观又牢固。
春季这里油菜花竞相绽放,“染黄”了整个田野土坡;蓼水河面波光粼粼,一幅美不胜收的乡村图景尽收眼底。
九月蓼河秋波澹澹,蔚蓝的天空下是金黄的稻田;风吹过去,沉甸甸的稻穗涌起一层层波浪,蛙声伴着稻香在空气中消散……
黄新平书记是万福桥村人,自从2002年进入该村村委工作,一干就是21年。在他的带领下,该村发展特色农业、兴办乡村种植油菜、茶仔,从过去的贫困村蝶变为“富裕的幸福村”。村民们都说,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总能在村里看到黄书记为公务奔忙的身影。
下乡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我是从农村返城的人,希望农民的子女就近上好学、就近找一个好工作、就近能看好大病,这是每一位农民的心声。
留恋于蓼水河畔,沉醉于《梦回青山——湖南邵阳知青回忆录》里,挟着温美的向往在灵动的文字间扫视游荡,文中一字字,一句句,似云,似雾,似纱,似烟,在脑海间团团萦绕,绵延充盈。未来一切皆好。
我相信:有梦想,圆梦的路不会远!
作者简介:兰山,初中毕业于邵阳市三中。生于1953年2月11日, 1969年3月下乡绥宁县武阳公社大田大队道口生产队务农,1975年7月返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