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多条鱼开春“暴病”死亡惨烈、全军覆灭!开春“鱼瘟”凶猛袭击?鱼类“绝症”为什么危害那么大?

 国术传承摘录馆 2023-03-13 发布于广东


文/江门市广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梁丽

3月是小瓜虫容易繁殖、爆发的月份,稍有不慎,没有防控到位,就会引起死鱼,甚至全军覆灭,因此对该问题要引起重视。


01

小瓜虫为什么危害那么大?


图片

小瓜虫

小瓜虫多在秋季、初冬、春末发生,最适繁殖水温是15-25℃,28℃以上会死亡,水温和水环境突然变化、条件适合就易滋生小瓜虫,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体质弱的情况下易流行,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1-2天可造成养殖鱼类大量死亡,是危害非常严重的疾病;而且以往发生过小瓜虫的池塘或水体,之后只要环境适宜也均易发生。

小瓜虫危害大,主要与其繁殖快又难杀、对鱼体组织损伤大、阻碍呼吸、又极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有直接关系。小瓜虫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一旦侵入鱼体,相应部位就会分泌粘液将其包裹,形成白色胞囊,使得药物难以穿透抵达虫体,从而导致很多药物效果都不理想,一旦药物不理想,则还会进一步刺激小瓜虫的快速繁殖,导致鱼死亡加剧;尤其是黄颡鱼、叉尾鮰等这类无鳞鱼,一旦感染小瓜虫,会引起明显脱粘现象,处理起来更是非常困难,危害非常大。


02

鱼患小瓜虫病的症状

池塘或网箱养殖,小瓜虫刚发生时不易被发现,基本没有死鱼情况;只有当小瓜虫大量寄生时,鱼才会变得运动失调、孤立漫游、靠边摩擦,当继发感染其他真菌、细菌病,就会发生大量死亡;捞起发病的鱼查看,病鱼体表和鳃瓣上布满白色点状的虫体和胞囊,故又叫“白点病”。

取白色胞囊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微运动近似圆形的虫体,淡水上的小瓜虫叫“多子小瓜虫”,虫体内部可见马蹄形的大核,海水上的小瓜虫叫“刺激隐核虫”,鳃部寄生较多,单个或多个聚集在一起被胞囊覆盖,虫体内部一般没有马蹄形的大核。

图片

03

防控小瓜虫的措施

小瓜虫寄生在鱼体且形成胞囊后,非常地难杀,而发现问题时,一般都比较严重,且难以处理,因此提前做好有效防控措施,对于防控小瓜虫病及其引起的死亡,尤为重要。养殖朋友们可以从以下环节来防控:

1、对于网箱养殖,在小瓜虫流行季节到来前15-20天,就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使用粉剂的驱虫中药或者液体的驱虫中药与麦麸浸泡再吊袋,挂网箱上,视网箱大小,一个网箱1-2袋,7-10天换一次;同时用驱虫中药拌料内服,半个月一次,一次3-5天;能很好防控小瓜虫的发生。

2、对于土塘养殖,在小瓜虫流行季节到来前15-20天,也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使用抑虫底改施撒,7-10天一次,改变虫体生存环境,抑制虫卵孵化、虫体繁殖;同时用粉剂的驱虫中药或者液体的驱虫中药与麦麸浸泡再挂竹竿上,浸泡在水体中,放在不同位置,上风处或进水口处附近挂一袋,10天一次,能起到明显防控效果。

图片转载声明

来源:江门市广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梁丽,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蔡丹燕(微信号Choi_danyy,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