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躲开抑郁症的五个误区,从泥潭中早点“捞出”你的孩子 | 每周关切

 长沙7喜 2023-03-13 发布于湖南
图片

“我像一条狗在地上被拖着走了很多年,满身都是血和疮。我感觉我已经烂完了。”

这是一个孩子在接受咨询时说出的话,给心理咨询师周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她每每想起这句话,都觉得非常痛心。

还有一个孩子,支持她在出版的书《靠近你》中匿名引用自己的故事,他说:“老师,我愿意你把我的案例分享出来,这样能够'捞’出更多的孩子。”

根据从业经验以及与其他专业人士的交流,周艳老师发现,业内普遍认为在做青少年咨询时,如果家长不能做出改变,势必效果很弱。毕竟,孩子在咨询室一小时,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家庭,受到更大的影响。但同时,她也发现,许多家长在面对抑郁症时,有许多误区,这些误区有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预防大于治疗,别等到事情不可挽回的时候,才痛哭流涕地说:“我什么都不要求,只希望ta活得开开心心就好了。”

图片
图片

误区一:

身体不舒服马上去医院

却不重视心理问题

孩子有个头疼脑热,马上就被家长送到医院,不是打针就是吃药。但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往往有两种反应。一是轻视,“小孩子能有什么压力?能有大人压力大吗?”;二是否认,“ta就是越长大越不听话,青春期嘛叛逆了”。始终不相信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是需要重视、需要及时处理的事情。

新冠疫情期间,“勤洗手、戴口罩”说了三年,但依然有人做不到。同样的,抑郁症的知识普及了许多年,效果也并不理想。曾有一个接受过心理干预的孩子非常明确地说:家长能够理解和懂ta,抵过ta来心理咨询100次。

孩子的诉求可能只是家长能及时看到ta、听到ta,但家长并没有接收到这一信号。有孩子在周老师的咨询室说:“我就是希望他们(父母)能够听我说话,我很久没哭过了,我已经不相信有成年人可以听懂我说的话了。”

还有一种情况,源于家长对咨询师的不信任和对行业的不理解。在带孩子接受过一次心理咨询后,就觉得这个咨询师水平不行、没什么效果、纯属乱花钱,然后就再没寻求过专业支持。“带孩子看病不会看一次就不去了吧?去了这个医院不行,还会去另外的医院看看,对吧?”

鉴于目前心理咨询的收费,家长普遍会认为费用太贵了。但其实家长给孩子报的补习班,动辄成千上万。这其实是一个关于价值的考量问题。家长会认为上了补习课,可以提高分数,可以考上好高中,然后考上好的大学。心理咨询有什么用呢?家长并不清楚它的价值。

图片
图片

误区二:

抑郁症孩子很可怕

总会做些偏激的事情

曾有人把抑郁症当成一场感冒,周艳老师并不这么认为。她说,抑郁症是严重时可能会致死的“病毒”。许多青少年死得猝不及防,包括许多成年人,“有些大学生,还是个学霸,好端端的突然就自杀了”,细溯过去,就会发现ta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有抑郁症的端倪了。

一定程度上,抑郁症确实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但及早发现和干预,同样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并且可以康复。尤其是在青少年期间,“其实抑郁的症状在整个青春期都会出现,我叫它'青春期情绪发展障碍’,是很正常的,我觉得超过50-60%的孩子都有这种问题。

抑郁症是情绪障碍,青少年时期往往有几个典型的问题——自我评价、人际关系、校园霸凌、男女恋情等等,“这些问题是青春期非常常见的,可以把它当成是一个美丽的症状。”

周艳老师说,“如果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一点心理问题,我觉得是很奇怪的,就像一个孩子说他从小到大完全没感冒过一样。但是,如果他说他感冒后很快就会好起来,这才叫身体健康嘛。”

因此,出现情绪障碍很正常,不仅是青少年,成年人也有情绪低落期,最重要的是自我疏导、向他人求助以及通过电影、书籍或艺术形式进行自我疗愈,学会和自己的情绪相处、和解。

我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存在误区,以为笑呵呵、性格乐观开朗就说明是积极的、正确的。正因为主流强化这个部分,导致了家长几乎不会向孩子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于是孩子也根本不懂如何去应对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如何处理负面情绪。

青少年们缺乏真正的指导,之所以发展出一些极端行为,还是受到网上同辈人的影响。同龄人并没有更高的阅历和见解,他们提出的一些建议不见得是高明的,有时候反而是偏激的。

父母这一代年轻的时候,也肯定会有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找地方偷偷抽烟,显得自己很酷。骑车去野外,通过运动散心消减心中的不爽。

但现在的孩子完全没这样的机会,他们时间更紧张,被看管得更严格。他们在现实中特别弱势,反而在虚拟世界中有存在感,相反的,在虚拟世界中得到的越多,在现实中的存在感就越弱。所以,很多孩子在人际关系上会很尴尬,ta跟人相处会不舒服,只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

图片
图片

误区三:

“不死”就要回学校

上大学很重要

许多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在面对抑郁症孩子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扰:家长关心的头等事情自然是孩子的生命安全:“ta还会不会自杀?”紧接着,马上就会问:“ta什么时候可以去上学?”等到孩子复学了,家长又会关心:“ta什么时候能把手机放下?”其实,家长并不知道孩子整个的身体状况,也不了解出现抑郁症的根源在哪里。

孩子在接受咨询的过程中,会提到许多问题,包括“我今天给喜欢的同学发消息了,他没有回我,是不是不喜欢我?”、“今天同学们又开始不理我了,我哪里做错了吗?”、“老师批评了我,我该怎么办?”、“我没办法管理好自己,没办法集中注意力怎么办?”等等,他们会有种种问题的烦恼,但家长似乎只有一个疑问:ta什么时候可以去上学?

孩子有无数个问题,家长只有一个问题。“当孩子知道你只关注ta的上学和成绩,ta就会拿这两件事情,还有生命,去逼迫家长。一开始ta用我不想去上学来表达,如果家长没有重视,ta就会用生命来换取家长的关注。

有时候家长看到孩子不再寻死觅活,就开始重新加压,这是不对的。“在我们看来,这是最后的底线,不是家长可以重新施压的标准线。”往往,接受完干预的孩子,被家长重新塞回学校后,回到原本受到压力的环境中,ta又复发了。

家长说着“为你好”,却又不会尊重孩子,做到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因此,很多孩子家长的认知就是你必须上高中上大学,千万不能去职高,在这种期待和要求下,孩子又生病又自杀,没法读书又退学,最后无奈的家长才会说:其实哪里不重要,重要是你要活着。这就本末倒置了。

图片
图片

误区四:

全部交给心理医生就行

家长不需要做出任何改变

有一个孩子,在高中的时候因为轻度抑郁接受咨询,每次妈妈把他送到楼下,孩子自己上去跟咨询师聊。妈妈接他回家的时候问他今天谈了什么,他就笑而不语。

孩子有时候为什么不愿意跟家长讲,大抵是:我跟你讲不明白,你不能够理解。此时,家长能做的是:帮ta找到一个可以理解、肯定、支持ta的成年人,最好的情况是,父母成为那个人。咨询师其实只是一个替代父母的角色,但是替代不了多久,孩子总归是要回到父母身边。

曾有人分享过这样的场景:心理医生复诊抑郁症孩子,看到孩子在看书,便夸了孩子一句“真用功啊”。孩子的妈妈马上说:“假的,全是装出来的。”言语之间充满了鄙夷,原本受到夸奖的小女孩脸色马上暗了下去。医生也急得跳脚:“你看你,又说了,又说了。”

无论医生怎么叮嘱,家长还是忍不住去用讥讽的口吻跟孩子说话。心理医生辛辛苦苦把孩子的心理问题补救回来,家长一句话,前功尽弃。

图片
图片

误区五:

只有不完整的家庭

才会出现抑郁症孩子

很多人会认为:只有像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才会出现抑郁症孩子。其实,不是这样的。抑郁症的成因很复杂,除了家庭因素外,还有可能由社会环境、人际关系、自我评价体系等等所诱发。

有一个孩子,他的家庭情况很好,父母恩爱,也很支持他。他喜欢音乐,在高中时甚至还组建过一个乐队。面临高考,学校要求他降级,参加第二年的高考。父母也有点犹豫,担心他因乐队的事情占用了学习的时间,可能会影响到考试成绩。高考是重要的事情,万一考了很差,以后的人生怎么办?

但孩子坚持,“我就要今年考,我知道学校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害怕我拖学校的成绩嘛。”他说自己的评估考个普通学校应该可以的,但是不想延考。结果他还是考了一个重点大学。

不是说父母严格、家庭缺失,孩子才会抑郁。这是一个社会性问题。社会的评价体系相对单一,会给父母和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同龄人的优秀和内卷,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理状态。

心理问题与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同样是得了抑郁症的青少年,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不同,诱发他们心理问题的根源也是不一样的。

图片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