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接1版)草原具有粮库重要功能

 弘净 2023-03-14 发布于河北

  (上接1版)

  发展农区草业有利于保障食物安全

  我国传统农业以收获作物籽实为目的,农作物必须完成整个生育期,在生产中受气候、地域、季节差异影响较大。而牧草生产则以收获营养体为目的,不需要籽粒成熟,不需要完整生育期,能够更充分利用气候和土地资源,生产出更多的有机质产品。

  从饲料利用的角度来看,如果以单位面积营养物质产量核算,同样气候条件下,全株青贮玉米的营养物质收获量是单纯玉米籽实的1.5—2倍。据测算,如果利用全国10%的中低产田种植优质高产牧草,可增收牧草干物质8750万吨;如果利用我国农闲田的10%新增用于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可增收牧草干物质956万吨;如果在10%的疏林地、茶园地、果园地中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可增收牧草干物质724万吨。以上三项合计可增收牧草干物质约1亿吨。按照平均10公斤牧草干物质转化为1公斤牛羊肉计算,可增加生产约1000万吨牛羊肉。

  我国草原是重要农作物和栽培牧草野生近缘种的基因库

  目前,人类栽培的作物有2300余种,栽培作物均起源于野生植物,其中粮食作物大多来源于草原野生植物。我国草原上分布的植物种类多样,其中许多植物是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野生近缘种。这些野生近缘种普遍具有抗旱、耐寒、耐瘠薄、抗虫、抗病等优良抗逆基因。有效保护和充分挖掘这些优良基因,用于改良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许多栽培牧草的野生祖先在我国草原上也有广泛分布。充分利用这些野生种质资源来改良和培育栽培牧草品种,提高栽培牧草品质和抗逆性,对促进草业发展也十分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