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学科思维为锚点,一线教学如何实现迭代升级?

 桃李守望者jhw 2023-03-14 发布于内蒙古

在2022版义教课标各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科思维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构建思维课堂,是一线教育人必须直面的问题。

本文以学科思维的培养为主线,展现了教学中挖掘学科思维、培养学科思维以及借用理论反哺学科实践的过程,为学校及教师夯实“思维力”提供方向。

文章图片1

本文共4056字,仔细阅读11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本文为思维智汇710篇原创文章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 如何从课标中挖掘学科思维?

※ 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学科思维能力培养?

※ 如何借助理论优化教学,夯实思维课堂?

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视域下学校和教师要直面的一道关键命题。

一线教育人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应用学科思维?如何将思维方法与学科教学融合,让教学真正指向核心素养?......

针对上述问题,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第一小学部(以下简称“省实荔湾一小”)校长易敏带领学校教师立足课堂,对教材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将思维品质作为每个单元与课时教学的维度之一,以“学思维”活动课程为载体,提炼与梳理思维方法,将思维渗透与贯彻到每门学科中,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搭建校本课程体系、打造思维课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为了进一步夯实学校的“思维力”,学校于2023年3月1日开展了“聚焦思维课堂 培育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思维型教学主题研讨活动。

文章图片2

▲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第一小学部校长易敏

本次活动特邀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组组长胡卫平教授教育部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组专家成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科学特级教师李霞教授进行现场指导。同时,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荔湾区教科院教研员及区域其他学校的校长、教师。

本次研讨活动立足新课改背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聚焦一线教学中的真实情境与问题,采取主题分享、研讨交流、课堂展示等多元形式,立体式解构指向深度思维的课程教学整体样态和操作路径,为学校和教师基于新课标落实聚焦思维的课程教学实践提供深度启发

文章图片3

根植课标

从课堂中挖掘学科思维

搭建思维课堂的第一步是分析与挖掘学科思维。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中,各门学科都非常明确地提出并界定了学科思维。

李霞指出,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4个维度:即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学科实践与学科态度。以下图中的语文、数学与科学学科为例,这三门学科素养中都强调了多种思维能力,特别是数学学科的“三会”中,每一条素养下面都涉及思维的培养。

文章图片4

如若进一步将上述思维能力展开,则可以看出每门学科的思维内涵都是由联想、想象、分析、综合,以及类比、抽象概括、推理、辩证等基本的思维方法构成的

文章图片5

具体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科思维如何挖掘与培养?李霞用两个案例作了阐释。

以二年级语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节课为例。雷锋叔叔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的灵魂,永恒的价值追求,在当下已然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力量。因此,在本课中要基于比较遥远的形象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注重形象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而想象能力特别要求发散性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关于“泥泞”这一生词的理解,教师不一定要学生去提前预习,因为泥泞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讲,容易通过自己的理解感知去建构,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猜测这一词语的含义来感受,进而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雷锋叔叔的形象“立”起来。

文章图片6

借由这一场景的描写,教师此时可以抛出第二个问题:此时此刻,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并基于此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还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描写,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提问,同时让学生实现迁移与应用。例如文中写道:“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针对“年迈”一词对学生提问:

能说年迈的老师吗?(类比)

那么是什么样的老师呢?(迁移)

在学习本篇课文的最后环节,教师还可以对雷锋叔叔这一形象进行补充提问,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在哪里找到关心他人的雷锋叔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关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能够在很多地方挖掘到有利于思维发展的问题。”李霞强调。

文章图片7

▲教育部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组专家成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科学特级教师李霞

再以数学学科为例,已知问题情境中一共有15条船,开走8条,要求学生算出剩下的船。要带领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基于学生本身思维发展水平,从形象思维出发,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

针对思维水平发展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以形助数的方法,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利用实物来演示,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减,进而计算出答案。如若学生的形象思维已经发展得比较好,教师就可以采用典型的抽象思维方法——破十法,让学生通过拆解与分析得到答案:将15分成10和5,先用10减去8得2,再用2加上剩下的5,得出答案为7。

在李霞看来,长期的思维方法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会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智慧。

文章图片8

立足实践

让教学聚焦学科思维

胡卫平指出,教学若要真正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就需要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中学会思考问题。思维能力由思维内容、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三个维度构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较为关注教学的内容,也可能会考虑到思维的品质,但对思维方法的重视程度还是有所欠缺的。

在3月2日上午省实荔湾一小的三节现场课例展示中,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关注到对思维方法的训练。以杨淑文老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电路出故障了》为例,本节课是运用电路的概念分析及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课程。

本课整体以“为什么小灯泡不亮”为核心探究问题,在探究此核心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观察与分析将故障原因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概括等思维能力,通过类比开关和故障元件对于电路的影响,理解电路检测器的原理,训练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文章图片9

▲杨淑文老师现场展示课

庞程匀老师在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年月日》的教学中也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思维方法训练。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年历表里每月的天数,观察记录后与组员进行交流,分享并归纳每月天数变化的规律,在观察记录、比较分析中培养观察、推理、归纳等思维能力。在方法的学习上,教师通过歌诀记忆法、左拳记忆法等形象生动的方法去进行记忆大小月,培育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方法的训练离不开真实的情境,基于真实情境下的教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高中课程标准都特别强调的部分,情境既是知识学习的一个基本条件,更是核心素养落实的一个必要条件。

胡卫平指出,教学要从情境中来到情境中去,思维型教学强调情境创设与应用迁移,意在让学生将方法应用到真实的情境中,迁移到其他的领域,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文章图片10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

还是以《年月日》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对于“年月日”这一概念的认知更加系统、全面与清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年历表为主要情境载体,让学生初步观察与感受月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大小月的规律,教师设置了“你的生日是大月还是小月”“感知小明的一天”等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息息相关,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最终让学生明白要珍惜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进而升华情感、态度与责任。

文章图片11

▲庞程匀老师现场展示课

借助理论

优化教学实践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而理论有反哺实践与优化实践的作用。为了让思维型教学理论更好地指导教学,夯实思维课堂,省实荔湾一小在寒假期间组织教师共读《思维型教学理论操作指南》,而在本次活动中,一线教师们从不同维度分享了学习理论带来的变化与收获。

文章图片12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

1.创设情境,巧启学习动机

在思维型教学当中,创设情境是第一要素。良好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因此,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王禄瑶老师聚焦这一问题,基于美术课堂的实践和反思展开分享与交流。从四个方面分享了情境创设的方法:

依据认知创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基于实际创情境,实现知识迁移。

巧融活动创情境,提高学习积极性。

利用电教创情境,增强学生课程体验。

以二年级上册《有趣的数字》一课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运用联想法、组合法或者是填画法的方式设计一个数字,王禄瑶发现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单纯地设计一个数字,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那么高。因此,她融合了学校的体育节,让学生为自己班级设计班级数字牌。通过融合活动的情境创设,学生对于数字的设计会更加的用心,思考也会更加的仔细,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文章图片13

2.巧设问题链,直击思维芯

教学几乎总是从基于情境提出问题开始的,而一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由思维型教学的六大基本要素演绎出多种模式。因此,一般在一节课中,教师需要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会组成问题链,分布在不同的阶段。

在研读课标与阅读《思维型教学理论操作指南》的基础上,李家宝老师认识到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用高认知问题以及思维工具去设计教学,以及在思维型教学的框架下巧设问题链。

文章图片14

▲教师现场分享读书心得

借助思维型教学的结构模型,李家宝发现在英语学科中设计单元问题链基本需要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在任务前pretest,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利用认知失调激发学习动机。例如抛出what,who,where,when等问题,培养学生观察与辨析的能力;


其次在wiretask环节,则可以用听、说、读、看、写的活动促进自主建构,寻找自我监控,主要设计why,how和relationship等问题,培养学生归纳与推断的能力;

最后在potest环节,则可以进行合作探索与应用迁移,比如运用what do you think of 、what will you do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与创新。

文章图片15

“一直以来,我们都想要把学校打造成一个思维型的学校,要思维成为我校办学的一个亮点,让思维赋予孩子成长,还孩子一个五彩斑斓的童年。” 易敏指出。

带着这样的期许与目标,省实荔湾一小将继续关注思维的深度,落实核心素养的提升,以思维型教学理论为主要阵地,夯实思维课堂,培养爱思考、爱生活、会学习的学生。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