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海口寻古

 昵称45109175 2023-03-14 发布于浙江

笔者在五公祠留影

应杭州友人之邀,癸卯兔年初春再游海南。在海口机场会合,去万宁、陵水、三亚、东方,然后返回到海口。

海南去过多次,除了看海,就是寻古了。

一、五公祠

五公祠在海口市东南隅,是纪念贬琼的唐朝名相李德裕和“南宋四名臣”李纲、胡铨、赵鼎、李光五位古贤的祠堂,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1573-1619年)。占地百亩的五公祠,绿树掩映,流水涓涓,环境优雅。主楼是一座两层木结构斗拱式红楼,高9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檐牙高啄、飞翠流丹。正门悬“五公祠”匾额和“海南第一楼”横匾,两旁悬挂“五公英烈气,千古海南潮”楹联。祠里面供奉五位古贤的牌位和雕像,正氣凌然,令人敬畏。

下面这副对联道出了身负天地之才五大臣的宦海沉浮——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

因个人抱负与君主相冲突的五大臣,被贬到当时作为蛮荒之地的海南岛。在岛上,他们著书立说,传教后人。

李德裕是唐晚期一代名臣,两度为相,手握重权。在位期间,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整顿朝廷纲纪,收拾安史之乱以后的破碎山河。

唐代晚期,朝廷内部朋党倾轧,经济凋敝,社会积重难返,君主又对权臣忌惮防范。身处高位,想重整朝廷秩序、平定叛乱的李德裕注定是个另类。最终由昔日的赵国公,被一贬再贬,贬至海南为崖州司户。

“南宋四名臣”的李纲、赵鼎、胡铨、李光,他们四人同样把李德裕走过的路都走了一遍。

他们四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北宋朝廷被金人由淮河以北赶到淮河以南,包括皇帝在内的一大批皇族宗室被俘为奴,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突出的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

文死谏,武死战。与岳飞一样,他们希望朝廷出兵抗击外族,一洗国仇家恨。但他们强烈的主战态度惹恼了主和的秦桧以及苟安求和的朝廷其他官员。李光甚至是当着秦桧的面,向皇帝揭露其卖国行径。结果与岳飞一样,他们全被奸人陷害,四人悉数被流放海南。在宋朝,贬官海南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重罪。而这四位大臣,全部是因为主张抗金而被贬谪海南的。

悲乎?五公祠内的一副对联是最好的说明——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

二、苏公祠

笔者在苏公祠前留影

苏公祠位于五公祠左侧,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于绍圣四年(1097年)被贬来琼,曾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暂住20多天。苏东坡谪居海南四年(1097一1100年),教化黎民百姓,不遗余力培育人才,为中原文化的传播和海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史书称“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与五公祠的五位先贤一样,因朋党之争,苏东坡命运多舛,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黄州、惠州、儋州皆为笔者这位四川老乡的被贬之地。之所以选择海南儋州作为苏东坡的贬谪之地,是因为苏东坡表字子瞻,瞻与儋恰好字形偏旁相近,故而被这样刻意安排,由此可见官场的险恶用心。

政治上的失意,造就了苏东坡文学上的伟大。苏东坡北返后,海南学子经常在他曾借寓过的金粟庵饮酒赋诗,交流读书心得,怀念这位“一代文宗”,久而久之便把该处题名为“东坡读书处”。元代在此处开设“东坡书院”,大书法家赵孟頫亲自题匾。书院几经岁月变迁,至明初几近荒废,但遗迹尚存。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琼州副使戴禧在原址重建,并改书院为“苏公祠”。祠内有一座石刻苏东坡像,奉祀苏东坡与其子苏过。清顺治、乾隆年间又对该祠进行重修,光绪十五年(1889年),修建海南第一楼即五公祠时,又对苏公祠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并增建山门等建筑。苏公祠山门口陈列的石雕系明代修建苏公祠时的原物,山门口悬挂明太祖朱元璋赞海南诗句“南溟奇甸”横匾。

三、海瑞故居

到了海南,不能不去海瑞故居。海瑞名垂青史,家喻户晓,原因一是清廉,二是刚正。海瑞清正为官,不像那些贪官既当婊子又立牌坊,甚至刚正不阿敢骂皇帝。明朝虽黑暗,毕竟容忍了海青天存在。哪知文革期间,海瑞的尸骨从墓里挖出,一把火烧了。写海瑞罢官的吴晗,演海瑞的马连良,凡有牵联都在劫难逃,罪名都是骂了皇帝。

海瑞故居位于海口琼山区府城街道红城湖路。1997年,琼山市各界筹资重建,这是一座纪念性的仿明代海南民居风格的建筑群。重建后的海瑞故居由前堂、正堂、后屋、书斋、花厅、书童间、杂用间、厨房等单体建筑组成,于海瑞诞辰480周年之际落成,对外开放。

广场前是由四根花岗石柱构架的牌坊,正门横楣为“南海青天”四个大金字,两旁小门分别为“刚峰”和“忠介”,是海瑞的自号和谥号。

传说海瑞等一帮有志气、有学问的年轻学子经常聚集此处一亭谈论时事,研读古文,吟咏酬唱,弈棋比剑。他们的雅举吸引了全琼各州县的许多学子,都来此以文会友,探讨学问。如今乐耕亭原址已不复存在,但是在海瑞故居内重建了一座乐耕亭,以慰世人之心。

海瑞曾为此亭写过记,就亭名“乐耕”二字借题发挥,还写了乐耕亭诗一首:

源流活水溢平川,桃色花香总自然。

海上疑成真世界,人间谁信不神仙。

棋惊宿鸟摇深竹,歌遇行云入九天。

良会莫教轻往别,每随流水惜芳年。

海瑞骂皇帝,“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然嘉靖皇帝死了,海瑞却哭昏在地。可见海瑞对皇帝是怒其不争,骂是真爱,哭是愚忠。

吾友宋君当年也曾来此,写有《吊海瑞》一首,且录于此:

阴霾聚顶暗琼山,

雨泣风啼数百年。

漫道浮云长蔽日,

当时尚有海青天。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