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流浪地球2》票房跻身历史前十名,冲刺40亿大关。 吴京也创造了中国影坛的一个奇迹: 影史票房前十名电影,竟有五部都是以他为第一主演(通常“一番”): 《长津湖》《战狼2》《流浪地球》《水门桥》《流浪地球2》…… 从2015年开始,吴京这8年的崛起历程,是中国影坛当之无愧的票房神话。 2015年,自导自演《战狼》5.5亿票房,主演《杀破狼2》5.6亿票房。 吴京从一个电视剧演员/电影配角,升咖为电影圈一线武生。 2017年,自导自演《战狼2》56.9亿票房, 吴京创造惊人票房记录,升咖为一线电影大咖。 2019年,主演《流浪地球》46.9亿票房 ,主演《攀登者》11亿票房, 吴京成为“六大中生之首”,华语影坛中生代第一人。 2021年,主演《长津湖》57.8亿票房,自导自演《我和我的父辈/乘风》14.8亿票房…… 2022年,主演《长津湖之水门桥》40.7亿票房。 2023年,主演《流浪地球2》,上映24天时,37亿票房,跻身历史前十名。 吴京主演的所有电影总票房:按猫眼平台给出的数据,目前达到了325.5亿。 排在他之后的,依次是沈腾(297.5亿),张译(210.6亿),易烊千玺(189亿),黄渤(182.7亿),刘昊然(179.4亿),张涵予(177.6亿),刘德华(147.5亿),王宝强(171亿),邓超(136.7亿),徐峥(129.1亿)…… 粗看起来,吴京的领先优势,特别是相对于排名第二的沈腾来说,似乎“不算太大”?因为这个“猫眼票房榜”本来就有很大水分。 首先,是《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这两部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领衔主演的拼盘献礼大片,31亿+28亿的票房,都被计入了他们所有的票房统计。 然后,一些明星大咖的戏份不多的客串出演、友情出演,也被这个票房榜算在了他们的“主演票房”,比如张涵予的177.6亿票房,就包括了《红海行动》(36亿)和《长津湖》(57.8亿)的票房,谁都知道,严格地说,这两部能算他的主演作品么? 更离谱的统计,是《八佰》的31亿票房,除了算给王千源、张译、姜武、黄志忠、欧豪、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九大”群戏主演”外,只有一场客串戏的黄晓明,几个镜头的姚晨,也被这个票房榜给算进“个人主演票房”……十分之无语。 因此,诸如杜江、欧豪等常年出演票房大片的演员,都因为纷纷成为了“百亿影人”。单单是两部《长津湖》,就让朱亚文\韩东君\李晨们,集体飞升“百亿影人”,甚至超过了徐峥这样自导自演的真正票房大咖。 这也严重拉低了整个票房榜的含金量,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难怪一直有人吐槽,各个平台所谓的“主演票房榜”“百亿影人榜”,很大程度上,都是各方资本和营销号,为了竭力打压与降低吴京的“票房含金量”,才搞出来的数字游戏: 所以,2019年时,才有了让黄渤提前吴京几天,成为首个“百亿票房影帝”的新闻; 2022年时,又有了让沈腾提前吴京几天,成为首个“二百亿票房影人”新闻的闹剧。 相信连被各方娱乐资本策动的营销号们,拿来当枪使的黄渤和沈腾,自己都绝对不会当真。 至于随着《流浪地球2》上映,终于不论按什么统计方式,吴京都肯定是第一个“三百亿票房影人”,谁都不可能拦得住了,吴京对此却公开表示:请喜欢他的影迷,千万别再提这事,对成绩始终保持清醒的认知。 事实上,圈内太多同行,甚至是一线大咖,都需要《祖国》《家乡》《八佰》这种番位不明确、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领衔主演”的拼盘电影的票房,给自己水数据,但吴京真的没必要算,反而拉低了自己成绩的含金量。 类似他在《祖国》的3分钟客串,就直接可以把那31.7亿票房,从总成绩中减去,完全不用计算在内。 吴京真正的绝对领先优势,就在于他作为影片第一主演和绝对宣发点的“一番电影总票房”。 《战狼1》5.5亿,《杀破狼2》 5.6亿,《战狼2》56.9亿,《流浪地球》票房46.9亿 ,《攀登者》11亿,《长津湖》57.8亿,《我和我的父辈》 14.7亿,《水门桥》40.7亿,《流浪地球2》40亿(在映)…… 这其中, 《战狼1》 《战狼2》都是自导自演,自己制片人兼出品人; 《流浪地球》是影片所有海报、宣发、正片中的一番特别出演,戏份上的男二号, 也是“带资进组”,救活整个项目的第二出品人; 《杀破狼2》上映期间,所有海报、宣发,均为吴京一番领衔主演,戏份上的男一号,仅在正片开始,让泰国武星托尼贾排名在更前,按行业惯例,吴京至少可视为影片的“平一番主演”。 《我和我的父辈》,虽然结构上是单元电影,但不同于前两部《祖国》《家乡》,从立项到上映,所有海报、宣发、正片排序,番位都一直十分明确,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加上又是自导自演,出品人之一,含金量十足,因此,按行业惯例,当然计入一番主演数据。 到2023年2月底,吴京一番总电影总票房,累积合计:279.1亿! 即使用最严苛的标准,把平一番电影的《杀破狼2》和一番单元电影的《父辈》,合计20.3亿的票房都去掉,吴京的“绝对一番电影”,总票房也超过了258.8亿!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对比一下其他一线电影大咖,【脱水】后的一番票房数据: 沈腾132亿,王宝强106亿,邓超99亿,张译78亿,徐峥73亿,张涵予72亿,黄渤69亿,古天乐59亿,贾玲54亿…… 这才是彰显当今影坛的一线大咖、票房巨星【核心个人号召力】的最过硬实据。 至于其他明星,一番总票房大都只有20~40亿,被上述这些一线票房巨星们断层领先。 马丽44亿,白百何40亿,肖央34亿,赵又廷34亿,雷佳音30亿, 易烊千玺28亿,黄晓明28亿,陈坤28亿,黄轩28亿,韩庚25亿,杨幂25亿,井柏然24亿,大鹏23亿,艾伦23亿,彭于晏21亿…… ——而吴京,又恰恰做到了:断层领先其他所有人!是第二名沈腾的两部多!让同辈所有人望尘莫及了…… 六大票房巨星的格局,从2018年起,维持了4年时间,就彻底变成了“一超多强,吴京独尊”。 甚至于成名超过40年,个人声誉享誉海外,全球总票房折合250亿人民币的成龙大哥,在2021年底时,都不得不感慨后生可畏,当面打趣:「我几十年才到200多亿的票房,他4部戏就200亿票房了」。 而且,吴京自编自导自演电影《战狼2》,是唯一一部曾跻身世界电影史票房前60名的非好莱坞电影。在2017年创下的1.6亿观影人次至今无可超越。1.2亿观影人次的《长津湖》,总票房超越《战狼2》,更多是因为单场票价肯定高于4年之前。 吴京主演的《战狼2》和《长津湖》这两部电影的票房,不但是迄今为止的华语电影史前两名,同时也是亚洲电影史前二名,世界电影史非好莱坞电影前二名。 而且,《长津湖》还是2021年全球票房亚军,跨年上映的《蜘蛛侠3:英雄无归》,直到2022年才将其反超。 电影业的本质,就是商业为王,票房为王。谁决定商业和票房,谁就占据电影业的主流,所以在好莱坞,有个人票房号召力的才是真一线巨星,远强于那些演技再如何出神入化、但没有票房号召力的奥斯卡影帝。 在《战狼》系列横空出世后,吴京便完成了从演员到电影投资制作人的蜕变,如同当年的成龙和周星驰一样,自己投资、自编自导,自创ip,真正自己来做影片主宰,从任由资本的挑选的棋子,后来居上飞跃成了资本的主人。 当然,即使是笔者当时如此看好吴京,也万万想不到,他竟豪掷6000万投资,义无反顾加盟一部事前无人看好的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更因为他的加盟,让这个项目被看好程度大大增加,带动了超过5000万的后续资金加入,让影片特效达到国际一流水准,进而开启了中国科幻的大门。 如何没有《战狼2》56.9亿票房的惊天核爆,就没有吴京作为出品人获得的大量资金,他就不可能义助《流浪地球1》获得46.8亿票房的巨大成功,就不会有《流浪地球2》项目,更谈不上已经成功立项,预期2027年上映的《流浪地球3》了…… 随着吴京的崛起,以他为代表的内陆中生代演员们,以超强的个人号召力和行动执行力,彼此竞争又相互扶持、集团化前进,全面接管华语影坛,彻底取代业已统治三十年之久的老牌港星们,早已是当仁不让的事实了。 ——这亦是中国商业电影人迄今为止,最好的时代:造就巨星,成就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