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超以三千兵力抵挡七万大军,贵霜帝国为何要挑衅他?

 雪忆柔 2023-03-14 发布于黑龙江

公元90年,自命不凡的贵霜帝国,派人前去大汉迎娶公主,却被班超无情拒绝:“堂堂大汉公主,岂是尔等想娶就娶的?”贵霜国王一气之下派出七万大军,前去攻打只有三千兵力的班超。

班超,堪称史上最强外交家,守护了大汗万里疆土。

班超的父亲是著名的史学家班彪,代表作是《史记·后传》近60余篇。班彪的儿女也是鼎鼎有名,长子班固著有《汉书》,次子班超是著名的军事家,女儿班昭更是继承父兄遗志,完成了班固未竟的《汉书》。

尽管在后世看来,著有史书的班固名气更响,可是在当时的汉朝,班超的权力更大,也更深得汉朝皇帝的信任,尤其让西域闻风丧胆。

班超出生时便有不凡之兆,当时有相师说他“日后必将在千里之外封侯”,果不其然,后来班超在出使西域的31年间,竟收服了50多个国家,被朝廷下诏封为“定远侯”。

不过,这一切还要从班超弃文从武说起。

班超兄妹三人自幼受父亲影响至深,都是富有诗书、满腹经纶之才。起初,班固是最先入京为官的。汉明帝见班固才华横溢,这才将他的弟弟班超也调入朝廷,主要负责文书等文职。

不过,班超很快便厌烦了这般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不禁感叹道:“大丈夫应当在外建功立业,岂能天天围着这些笔墨营生忙碌?”

班超羡慕曾经出使西域的张骞,可是他的大志却受到了周遭的嘲笑,他竟也生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感叹,只能回敬这些人说:“凡夫俗子自然理解不了我这般胸襟!”

公元73年,班超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出征的机会。当时,他随窦固攻打匈奴,立刻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以及卓越的外交才能,从此便一发不收拾。

不过,班超和贵霜帝国的交手可谓相当精彩。

早在公元84年时,是班超与贵霜帝国的第一次接触。当时,班超本想调属国疏勒的兵力合攻莎车国(今新疆境内),不曾想,莎车王冥思苦想一出离间计,竟然以金钱诱惑疏勒,不料却被班超及时发现了疏勒王的反心。

班超也不跟疏勒王多费唇舌,直接调转枪头,先狠狠地把疏勒王揍服再说。结果,不堪一击的疏勒很快败下阵来。不过,反而有个很欠的康居国跳出来要替疏勒国报仇。

班超比较冷静,他知道大敌当前,不该浪费兵力,他毕竟不是莽夫。班超知道贵霜帝国与康居有姻亲关系,于是便劝说贵霜帝国去让康居退兵。当然,班超这么做是有把握的。

说来也是巧,此时的贵霜帝国正是迅速崛起之时,原本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但是他们曾与匈奴有旧仇,又深知大汉实力,不忍见康居国成为板上鱼肉,便果断劝其退兵。

这一次,是汉朝与贵霜帝国的双赢。但是,时间又过了几年,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和谐了,原因竟是贵霜帝国不自量力地想要迎娶大汉公主。讲真,当时的西域国家,哪个敢有这样的奢望啊?

先说下贵霜帝国的实力,当时有所谓的西域36国一说,不过这些所谓的国家也就只有几千人,人口能超过十万都是相当大的国家了。

但是您知道贵霜帝国有多少人口吗?鼎盛时期曾达到1300万!由此可以想象,他为何可以如此豪横了吧?

这边贵霜王趾高气昂地派出使者去和亲,结果直接被班超拦下了,甚至根本不上报朝廷。

班超的态度是:你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什么德性,也敢来攀附大汉公主?

贵霜王不这么认为啊,他自以为是地认为迎娶公主根本就是抬举大汉了。

结果,这两个人一言不合就准备打一架了。

贵霜王知道,班超在边境最多不过三千人马,都说他班超英勇无敌,那我出兵七万准没问题吧?于是,贵霜王派出了帝国副王(二把手)浩浩荡荡去攻打班超了。

可以说,这是极其悬殊的兵力差距,当时汉军心里害怕极了,几乎人人自危,可是班超却非常淡定。

班超告诉大家:“别看他人马多,但是他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而来,运输自然是不方便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藏好粮食,任他如何叫嚣,我自岿然不动。”

一切恰如班超所料,贵霜帝国派出的人马太多,粮食很快就吃完了,可是班超就是按兵不动。没办法,民以食为天啊,他们只好派出人手去搜刮粮食,结果却搜了个寂寞。

走投无路的副王只好去找邻国求助,反被班超算了个正着,半路就扣下了使者,然后直接将他的人头打包成礼盒送还给贵霜帝国。

这可真是杀人诛心啊,这位副王以为自己算无遗策,没想到一举一动都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最终,只能缴械向班超投降,但求一条生路。班超也很爽利,直接将他们放了回去,从此以后一如往昔般向汉朝进贡。

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军事之战,班超甚至没费一兵一卒,便吓退了前来挑衅的夷族。而班超之名,从此更是威震西域。他就像是定海神针,敌人无法撼动,便只能心怀敬畏。

历数汉朝的西域名将,不得不让人感慨,这一份家国情怀至今仍让人心生敬仰。汉室江山幸得诸将,才有了让八方来贺的顶级实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