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羊营养代谢病的诊治:佝偻病

 雨人畜牧联盟 2023-03-14 发布于黑龙江

【病因分析】 本病是生长期中的犊牛、羔羊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软骨内骨化障碍所致的骨营养不良,成骨细胞钙化不足,持久性软骨肥大及骨骺增大。快速生长的犊牛、羔羊在原发性磷缺乏及舍饲中光照不足时最易发生本病,刚刚断乳不久的犊牛、羔羊对维生素D缺乏的反应特别敏感,所以其发病率最高。

【典型临床症状】 犊牛、羔羊表现异嗜癖,消化机能扰乱,跛行,喜卧地,不愿起立和运动。体温正常,但可有腹泻,稍稍运动后就发生呼吸困难。站立时两前肢腕关节向外侧方凸出,使两前肢呈内弧圈状的弯曲,两后肢跗关节向侧方内收,使两后肢呈“八”字形叉开。肋骨的胸骨端肿大如串珠状,胸廓扁平,甚至影响呼吸。脊柱变形,多数是呈上凸的拱背姿势。四肢各关节肿大,特别是腕关节和肘关节更明显,走路困难。病重的牛/羊不小心倒地或挣扎,可发生滑骨韧带附着点剥脱。

【防治措施】 妊娠和分娩母牛/羊,要保证有足够的青干草和充足的日光照射。犊牛和羔羊断乳以后,需有足够的青干草,并经常晒太阳。补充饲料要用豆科及禾本科种子、骨粉等。治疗主要依靠应用维生素 D,如骨化醇(维生素D2),每天5万~10万单位口服;或者200万~400万单位,皮下或肌内注射,隔天1次,3~5次为1个疗程。最好用维D胶性钙,剂量为5~10毫升,每天或隔天皮下或肌内注射1次,3~5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连续进行2~3个疗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