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化的核心特质

 渐华 2023-03-14 发布于山东

一个文明中最重要的是其所产生的文化。百度上说文明等同于文化,文化也等同于文明,但是仔细想则不然。比如,我们说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讲的是其思想和理念,但是说到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时,就囊括了其地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化、艺术、信仰等等。所以,文化更虚,而文明则虚实都包括。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得以延续至今,这是因为中华文化的优秀核心特质赋予了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读书有感#​ ​

中华文化有六大核心特质:(一)大一统思想的确立;(二)无神文化,民本主义;(三)强烈的忧患意识;(四)兵家的横空出世;(五)统一的文字;(六)重德。这六大特质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缺一不可。

(一)大一统思想的确立

《诗经.小雅》中的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被国人颂唱了几千年。如果孟子的话靠谱,这句话应当是在舜为天子的时候就有了。据《史记》记载,舜是自黄帝起的第五位天子,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大概四千多年以前吧。能够在那么早就达成如此的共识,无疑为中国的大一统天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而大一统的共识使中国避免了象欧洲一样,小国林立,征战不休的命运,成就了中国大国文化的框架。

之后,凡中华文化所及之地都只承认一位天子,也就只有一个中国。虽然分裂和混战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常有,但就算是身处乱世,国人也认定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最终的、长久的。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式微,诸侯国坐大,打了五百年的仗,最终还是得到了统一。注意,这里说的是诸侯国,所有的诸侯都是周天子封的,就连三家分晋之后,已然各自成国的韩、赵、魏也一定要请求当时已是说啥啥不算的周天子封其为诸侯后才能名正言顺。所以,现在到处能看到的一种普遍提法--“秦始皇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中华帝国”是不严谨的,误导了很多人,使很多人以为中国在秦帝国之前就一直没统一过。而事实是连秦的始祖都是周天子分封的。当然,秦王朝的制度与周王朝不同。周的小朝廷后来也是秦灭的,不过那时候的周也是太不象话了,该灭。如果没有各诸侯国对大一统的共识,周的小朝廷根本不可能存活那么久。从史料上看,统一的中国应当始于五千年以前,或说自黄帝始,中华民族就是统一的,中国就是统一的。

(二)无神文化,民本主义

我一直都很惊异中华文化的无神论特质。想一想,人类历史上最不可理喻的战争是宗教战争,世代相传的、解不开的仇恨也是宗教之间的仇恨,直至今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还是打得难解难分。然而,数千年以来,我们的中华大地上居然没有发生过任何宗教战争,十三亿中国人中没有任何宗教仇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很可能是三、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明白了神是不会帮忙解决现实问题的,也不再费心费力地去猜神的意志了,转而全心全意地爱护百姓,全心全意依靠人民,使民本主义最终成为了华夏文化的精髓。“民本”一词最早出自《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夏康之弟劝诫夏康而作的诗歌,是夏朝的诗歌,应当有四千年左右的历史了。再看一看《易经》,一部算命的书,好象是从头到尾从来不谈神。我没有通读过《易经》,但看过的部分章节里没有,真乃怪事,也真乃奇事也,不是吗?

到了老子写《道德经》,中华文化的无神论特性和民本主义精神就已是完全成型了。老子在其《道德经》中写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这里,天地不是神造的,是“道”造的,而道也不是神造的,是自然存在的。民本主义的思想在《道德经》里更是随处可见。老子之后的诸子百家在这条道上就走的更扎实了,无论是兵家、儒家还是法家等等,各家关注的都是'人’而不是'神’。要知道当时的科学技术远没有现在发达,人们要面对很多的不可知领域,面对很多令人恐惧的自然灾害,除中国外,世界的其他地区都一直扎在神的怀抱中不肯出来,直到文艺复兴,欧洲才开始审视人性和民生。在这段时期里,世界基本是黑暗的,只有中华文明在一千多年里一枝独秀,她的无神论和民本主义精神无疑是华夏民族智士先贤们大智慧的成就,也是华夏民族大胆识的体现。

(三)强烈的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很强的忧患意,开始可能是来源于实践的积累,是感性的,如《易经》中最重要的乾、坤两卦所述。后来是理性的,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述。谁都知道,一个民族,一种文明,必须具备了忧患意识才能不走极端,才能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才能避免走上万劫不覆的绝路。

《易经》乾卦中占最重要位置的是上九,讲的是“亢龙有悔”,之前的九五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换句话说,《易经》认为成功与胜利后紧跟的就是“亢龙有悔”,告诫成功之人不要昂奋,不要骄傲,否则必有后悔之事。《易经》坤卦中占最重要的位子的是上六,卦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也是讲到了最高位时可能的结果,玄为天,黄为地,龙血从天注地,死路一条。《易经》中最重要的乾坤两卦的上位都是祸事,就不能再看做是一种巧合了,而是中国古先贤的强烈的忧患意识的表现。

到了老子著《道德经》,这种忧患意识则被提到了哲学范畴高度,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就写道“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诸位别急,我没写错。汉初时,为了避某皇帝名讳,才改成了'常’字。可气,是不是?晕了多少人。)又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物壮则老”,“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当然,之后老子又反过来说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好事不仅能变坏事,坏事也能变好事。这句话被中国人颂唱了几千年。由于老子的学说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源,所以,诸子百家在某种程度上都继承了这种忧患意识的传统。记得毛主席曾说过中国永远不称霸的话,应当也是出于一脉相承的思想理念。

(四)兵家的横空出世

世界上三大兵书中的第一本就是《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的孙武所著,孙武生于公元前535年,《孙子兵法》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00年左右。世界上三大兵书中的第二部兵书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德国人,生于1780,成书当晚于《孙子兵法》两千三百多年。第三部是宫本武藏的《五轮书》,大概写于1643年之后的几年中,也晚于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两千一百多年。在这里,中国人实在可以狠狠地骄傲一把。也不知是谁将这相差两千多年的三部兵书并列在一起的,冠之以世界三大兵书之名。尽管《孙子兵法》成书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依然是最杰出的一部。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亙古不变的真理。太史公《史记》的开篇就是《五帝》,第一篇从黄帝讲起,讲的就是征战。太史公说:“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请注意,是由于神农氏无力讨伐,轩辕才练兵去讨伐不尊神农氏的诸侯的。结果,诸侯就都来归附了轩辕氏。之后,黄帝轩辕氏和炎帝神农氏又打了一仗,结果是炎黄两大部族合并;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杀了蚩尤。至此,天下归心,在诸侯的拥戴下,黄帝取代炎帝成为了天子,也成为了华夏民族的开山始祖。从太史公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天子的任务之一就是“征”,不能“征”的,就不是天子,因为天下总有一些事情到最后是要以武力来解决的,如果天子不能完成这一任务,他的权威也就没了。就如今天,一国首脑如果没有兵权,就不成其为首脑,而一个国家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也就不能将其视为一个正常的国家。所以,拥有强大的军力是一个文明、一个国家能否延续的必要条件。

毛主席他老人家曾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孙子兵法》这一兵家理论巨著的横空出世无疑使古中国的统治者们对战争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使将军们的征战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也使培养带兵将军的工作变得比较容易起来,更开启了兵家一派。自从《孙子兵法》问世后的两千年间,世界上只有中国的将军们有真正的兵书可读。一个被游牧部族环伺的农业大国,如果军事不强,不能进行有效的抵抗是无法生存的。历史上几乎所有被淹没的文明古国都是最终死于野蛮外族的入侵。国家太富,而军队太弱是会招贼的,也是要亡国的。今天的中国政府时刻不忘强兵是完全正确的。只要中国内部不乱,玩军事,这世界上谁都不是中国人的对手,朝鲜战争就是最好的例子。

(五)统一的文字

如我在第一节所述,战国时所有的诸侯国都是周天子所封,华夏的天下原来是统一的。但是由于衰败的周王室不能履行职责,五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造成了实际的分裂局面,尤其是三家分晉之后,各国之间争战不断,民不聊生,文字的差异、度量衡差异越来越大。好在到了战国末期,华夏大地的政、学、商等各界都在谈论天下统一的问题,当时的精英中更有将其视为自己使命的。秦始皇的仲父吕布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中就有这样一段话:“今周室既灭,而天子已绝。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今之世当之亦。”书中还引用他人的话说“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吕布韦当时养了三千门客,以上应当是门客们的共识。换句话说,对华夏大地要不要重新统一的问题人们已经没有分歧,有分歧的问题是由谁来统一。当时的七国虽然国力有强有弱,但统一天下可绝非易事。

自公元前356年秦用商鞅变法以来,秦已成为天下公认的强国,拥有了重新统一天下的国力,只差一位雄才大略的国君来完成统一大业,而这位国君终于出现了,秦始皇在公元前247年登上王位,前236年开始了统一战争,打得相当艰苦,但是没有悬念,经过十五年的征战,终于在公元前221年重新统一了华夏大地。

吝啬的上苍只给了这位千古一帝十一年的时间来治理他所缔造的帝国,而他就用了这短短的十一年的时间,在华夏大地上建立起了强有效的管理机构,统一了六国的文字,统一了度量衡,甚至修通了全国的快车道,筑成了万里长城。这所有的一切,至今让人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尤其是统一文字,其重要性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为过。当然,诸侯国都用的是周朝的文字,并没有哪国在使用拼音文字,但是从现存的古籍上看,春秋战国的五百年一定是汉文字大爆炸的时期,五百年的各行其是无疑会使各国的文字大相径庭。没有统一的文字,华夏就不会有统一的文化,没有统一的文化就不会有统一的坚实基础。据说印度人就非常羡慕中国出了一位秦始皇,因为他们至今都没有自己的统一文字。顺便说一句,据专家讲,我们现在的文字是从秦的通用文字隶书发展来的,而秦始皇下诏为他的帝国指定的统一文字是非常漂亮的秦小篆,而不是秦隶书。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秦始皇不仅意志坚定,而且很可能是一位完美主义者;第二:秦始皇向统一后的全国派出了大量的秦国人担任各地方的官吏,以致法不敌众,使秦的官吏文字大行其道,成为秦帝国的官方文字,也成为之后汉帝国的官方文字。统一的文字终于使分裂了500年的中华民族不仅在形式上,更是从内容上重新得到了统一。

(六)重德

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视道德的文化。我不知道中国的“德”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但可以看到《易经》的六十四卦的卦文中已有五处提到了“德”字。《诗经》中的《大雅·文王之什》中有十余处提到了“德”字,《诗经》中的《周颂》里也有几处提到了“德”,但在《商颂》里就完全没有提及,仅有十余处提到了“命”。“命”在《大雅·文王之什》和《周颂》里也都被大量提及。应当说“命”的提法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是很普遍的,是早期人类对周遭万事万物生生死死的一种朦胧的、很自然的宿命解释。“命”文化与“神”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很多古文明从“命”文化走向了“神”文化。中华文明则不然,中国的先贤也是从“命”说开始,但是没有走向“神”,而是转向了对“德”与“命”关系的探索,他们逐渐明白了“德”是会影响“命”的;“命”也是会依“德”而变的。在这之后,中国的古文明又进一步地从“德”与“命”升华到了“德”与“道”。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至此抛弃了不可知的宿命论,升华到了探索自然规律的“道” 与“德”。这一升华是伟大的,它使中华文明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使中国人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成熟、最了不起的世界观。老子在这一历史时刻写出的《道德经》无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里程碑。

老子认为“道”与“德”的关系是“道生之,德畜之”,这里的“畜”是养护维持之意。老子在《道德经》里还写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在这里,老子讲了道、德、仁、义、礼的轻重顺序和关系,“德”紧跟在“道”的后面,远比仁、义、礼重要,依老子看,到了尊礼的时候就是忠信丧失和乱世的开始。老子说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就是讲大德就是尊道,养德就可以养道,一个社会如果重德则离“道”不会太远。尽管“道”与“德”是如此的密切,但是,“德”毕竟不是“道”,“道”毕竟高于“德”,得道是“德”的最高境界,然而,“守道”的难度确实是大过“守德”。老子说的很清楚,“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反天道的,所以,在人类社会里守天道是很难的,守德则比较容易一些。正如老子所说“重积德则无不克”,一个文明,是否重视道德操守是一个文明能否延续的必要条件。

道德操守的内容则是另一个重要问题,不同的文明对道德有不同的理解。我在埃及看到过一幅雕刻,内容是纪念一位古埃及的王取得了某战争的胜利,那位王一手执剑,一手揪起战俘的头发作砍杀状。这在中国文化里是不可思议的,或者说是暴君的形象,而在古埃及文明里则是伟大君主的形象。再比如古罗马人狂热地崇拜角斗士的杀人游戏,我不知道这个杀人游戏在罗马止于何时,但是直到公元前73年还爆发了角斗士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起义,而那时的中国,大汉朝已经立国一百多年,已是汉朝的鼎盛时期,野蛮的杀人游戏能大行其道是根本不可想象的,是有悖道德仁义的。

中华文明对道德的定义是基于中华文化的民本主义特色。中华文明对执政者的要求是要爱天下人,要从“爱民治国”出发;中华文明对社会道德的追求是“天下为公”。几千年前,中国的先贤们就为自己确立了这样的高道德和高追求。中华文化中的这种大爱大德使得中国几千年来从来不缺救民救国于水火的仁人志士,也使中华文化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

“爱民治国”一语应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也就是说,很可能是老子首先将“爱民”与“治国”并列在了一起,告诉世人“爱民”与“治国”的不可分。老子在《道德经》中还写到“贵以身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老子在这里说的是:患得患失的人仅能够临时管管(寄存)天下,可以托付天下的应当是有大爱,因爱而献身(爱民爱国)的人。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不论哪朝哪代,爱民爱国的都会青史留名,害民卖国的都会遗臭万年。

“天下为公”出自西汉人所编的儒家经典《礼记》。书中记述“天下为公”是孔子对上古明君时代的描述。原文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而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而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我不知这是否真是孔子说的,因为这段话没有收编在比《礼记》早二百多年的《论语》里,而是出现在了孔子去世四百多年后西汉人所编的书里。但不管怎样,这句话所描绘的大同世界确实是中国人的理想社会,远比希腊人的理想国和英国人的乌托邦更公平、更博爱,更美好。中国在上古时代是否真有过这么一个美好的大同社会,我们现在还无法知道,但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梦想与追求是确确实实地融入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并随着儒家文化的传播而世代相传,最后终于在2000多年后与西方人编织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合而为一,不亦神乎?孙中山一生的事业是推翻封建帝制,而他借以推翻帝制的却正是帝制的维护者“儒学”所传承下来的理想“天下为公”,不亦神乎?这种“天下为公”的理想所树立的道德标准是维系中国社会道德的中流砥柱。

其实中华文明的美德、中国人的美德是很难说完的,比如,中国人的孝道、善良、勤奋、智慧、爱国、牺牲精神、重视教育、脚踏实地,爱好和平等等,等等,但我认为以上两点是最重要的,有了以上的两点才能有其他的各点、才能使中华文化得以延续。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结束语

我下决心写这篇力有不逮之文是希望今天的国人不要迷失自己,不要忘了祖宗;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骄躁轻狂;不要捧着金碗讨饭吃。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那里去;要知道今日之中国是中国自己五千年文明的延续。当国人'一切向钱看’的时候,背叛的不仅仅是父辈们的理想与追求,更背叛了中华民族已经坚守了五千年的信念、理想与道德。本人的能力有限,希望更有能者续篇。本篇若能有抛砖引玉之功,则于心足矣。

(2013.5.1)

~~~~~~~~~~~~

后缀:本文曾经发表于2013年5月,当时仅仅是抱着抛砖引玉的心态,想在疯狂逐利的社会风气中,开一个静心思考和务虚的先例。当时文章所用的标题是《关于中华文化的思考》。这一晃已经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看到了很多的文章讨论中华文化,但是,还是觉得我这一篇更全面一点,更言简意赅,所以也更便于每天忙忙碌碌的年青人阅读,因为全文仅六千多字。我修改了一下文章的标题和开场白,再发表一次,送给年轻的朋友们,也送给在思考同样问题的朋友们。这算是一篇删繁就简的读书心得吧。如果有朋友刷到这个猜到啥,咱们看破不说破哈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