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在意,越得不到,成大事的人往往看透一种本质!

 谈芯说科技 2022-09-25 发布于重庆
为什么《道德经》很难读懂?
很大一个原因是我们心里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做任何事都要争第一,都要做大做强,要做到尽善尽美。
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本质上还是跟别人在比,但是《道德经》是让你了解自然规律,所谓物壮则老,你要遵循这个规律,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实际上在引导你修心。
寥寥5000字的《道德经》,历经2500多年,到现在依然能够不断开启着我们的智慧,天道循环,生生不息。
有这样一个人,他走遍了全世界的古文明遗址,最后终于醒悟到其实世界上传承最好的还是我们中华文明,而《道德经》则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灯塔。
他就是余秋雨,很多人说他是散文家,这个说法不准确,实际上他在哲学、文化上的成就更大一些。
诟病余秋雨的人很多,但是他从来没回应过,倒是他的妻子马兰写过一段话:
有不少人从来没有见过山。终于有机会来到高山面前,便惊讶山怎么不倒?过了半年,一问,山还没倒。又过了一年,便断言,这次肯定倒了。但一问,还是没倒。从此那山成了他的仇敌,天天造谣山倒。遗憾的是,那山,一万年也不会倒。
余秋雨曾是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校长,但他为了“行万里路”却坚决辞去了公职,选择了中国文化,当时就说穿越百年血泪,寻找千年辉煌”。
1992年出版了《文化苦旅》一下子让他声名鹊起,由于他的作品文笔优美、情感细腻、视觉独特,构思新颖,所以一直好评如潮。而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长期以来对古文化遗址的执著探寻是分不开的。
后来的《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作品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他也被称为“行走的文学大师”。
顺着文化的脉络,余秋雨把自己的目光放到了《道德经》上,《道德经》是对天地万物一种灵性的感知,言天道,亦是人道,天人一理,天地一理,都脱离不了道的范畴。
余秋雨想让更多人读懂《道德经》,为了这个想法,他准备了近30年,终于拿出这本最简单最朴素的《老子通释》,还是余秋雨擅长的散文手法,但是这也恰恰符合了文言文的意境之美。
《老子通释》不但进行了精细的考证,在文笔间兼具严谨与诗意,又在轻松惬意间传达出老子思想的精髓。
余秋雨不是在做加法,而是在给中华文化做减法,这也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简单和自然,区区五千余字便将宇宙之本,天地变化,处世之方,谋略之策,进退之术,养生之道全部囊括。
当年曾国藩官场失意,患了抑郁心病,欧阳兆熊推荐曹静初给他看病,曹静初看过之后说:“岐黄之术可以医身,黄老之术方可医心”。
于是曾国藩重读《道德经》,如同醍醐灌顶,后来改变了为人处世的方式,决心要“含刚强于柔软中,藏申韩于黄老内”。可见重读《道德经》之后的曾国藩,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人生境界,走上了人生巅峰。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也经常说:幸亏碰到了《道德经》这本生命之书,才让自己走出困境
如今,70岁高龄的余秋雨先生用30年的积淀与感悟,用散文形式,全新阐释了《道德经》,将其写成新作《老子通释》。把晦涩难懂的文字,赋予了新的理解方式,让它变得灵动而又充满智慧。
不管你是在职场,在商场,还是在官场,如果你想从容应对人生的每一挑战,想走出人生的困局,那么余秋雨的《老子通释》将是你最好的枕边书。
书遇有缘人,如果你正经历迷茫、无助,不妨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领悟中华文明5000年的智慧!

人生态度只有两个,一个叫,一个叫想赢的人不会混,想混的人不会赢,希望我们都是那个想赢的人。

喜欢的快来关注@绝对赢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