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粉世家》:爱情落败,并不是因为金燕西变心

 求知无止境6688 2023-03-14 发布于黑龙江

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时至今日,依旧被人们津津乐道地讨论,评论之间,杂夹着惋惜,悲叹,和疑惑。

很多读者不禁发问,他们的爱情如此浪漫,为什么结婚后,金燕西就完全变了一个人,对冷清秋的呵护,全然退化成冷漠。

也有不少人觉得,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悲剧的造成,冷清秋也有很大的责任,比如她敏感多疑,融不进圈子。

费希纳定律当中,有句话是:不是爱情变了,是你变了。

很多爱情的落败,往往是因为某一方变心与逃离。

但其实在我看来,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悲剧,从来不是因为金燕西变心,更不是因为冷清秋不懂八面玲珑,他们两个人本身,其实都没什么变化,婚后的冷清秋依旧书香气,清高温柔,金燕西仍然喜好玩乐,不思进取。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的爱情结局,终归过于凄凉,冷清秋孤身一人带着孩子,消失在人海,和金燕西的火车背道而驰,预示着爱情的分道扬镳,也代表着两颗破碎的心的别离。

文章图片2

过于美好的爱情,在到达顶端的那一刻,是不是无处可寻,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被迫走着下坡路?

如果真是如此,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凋谢得未免太快了些,结婚不到一年,便以失望透顶,离别惋惜匆匆谢幕,仔细想想,着实太过遗憾。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悲剧,十分恰当地解释了这句话的内涵。文学是相通的,张恨水所表达的悲剧的艺术,实在过于高明。

爱情的结合,抓准了人们内心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婚姻的破碎,又亲手将渴望的美好夺走,怎能令人不心酸?

究其根本,将美好撕碎的,不过是这3个原因。

文章图片3

01

该死的新鲜感——乍见之欢终会被淹没

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开始于一场偶遇,一见便钟情。

金燕西在夜晚昏暗温暖的灯光里,被一张张漫天飞舞的宣纸,和清新脱俗的冷清秋迷倒,那是他从未见识过的清冽的美。

这个梳着长辫子,身穿一身学生装,目若秋波的姑娘,闯入了金燕西的眼里,并钻进了心里。

金燕西爱上冷清秋,或许可以说是一场必然,他身边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女孩子,清纯如水,宛然美好。他从小出生富贵,见惯了娇贵的大小姐,冷清秋的出现,无疑是闯进他生活里独特的白月光,令他如沐春风,心之向往。

随之而来的便是热烈的追求,不仅是因为喜欢,更多是因为新鲜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更是一个男人,对于爱情的征服欲望。

金燕西有钱有势,自然经得起任何浪漫的行为。每天去接冷清秋下课,知道冷清秋喜欢写诗,便花重金在冷清秋家的旁边租下院子做诗社。这时候的金燕西,就是一个认真浪漫的大男孩。

金燕西竭尽全力地对冷清秋好,冷清秋说他们不合适,就如葡萄藤不会开百合花。金燕西便在一夜之间在葡萄藤架上挂满了百合花。

文章图片4

冷清秋在初遇追求时,并不打算接受金燕西,也深以为他是纨绔子弟。但是试想一下,又有哪一个女孩子,扛得住多金帅气富家子的强烈追求呢?

冷清秋最终还是沦陷了,沦陷在金燕西的温柔乡里。

突然想到陈奕迅的一个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句话实在是被说透了,但是其中蕴含的本质,永远都不会过时。

金燕西没有得到冷清秋的时候,猛烈追求,追求的过程,也是一个男人证明自己实力的过程,他也必须证明,他堂堂一个富家少爷,赢得一个女人的心,怎能不是一件容易事?

从未遇见过这类型的女孩,所以新鲜;遭到拒绝,更是激发了内心的征服欲。新鲜感和征服欲,是他们婚前爱情里的本质。

但是对于爱情来说,新鲜感持续不了一辈子。

当金燕西摸透冷清秋,得到冷清秋之后,自然会产生懈怠的行为。当新鲜感散去,维持感情的便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性格上的相通,是平淡生活中创造乐趣的能力。

很显然,冷清秋嫁到金家之后,没有机会和金燕西共享平淡生活,更没机会创造乐趣。

文章图片5

张爱玲说:爱情看起来很浪漫,很纯情,可最终现实是残酷的,因为她经不起油盐酱醋的烹制。

张爱玲这句话是表达爱情终被现实打败的淡漠,但反过来想,如果可以在油盐酱醋当中,创造专属于爱情的乐趣,柴米油盐反倒成了婚姻的一层保障。

可是,他们根本不需要烹饪油盐酱醋,又何谈被油盐酱醋打败?打败他们的正是过于闲散的生活。

无所事事令冷清秋不适应,所以总会找点诗书来读。金燕西依旧我行我素,甚至夜不归宿。他其实一点都没变,因为他婚前就是这个模样,吃喝玩乐,无忧无虑。

或许在金燕西的眼里,正是看准了冷清秋的柔弱,以期待冷清秋不限制他婚后的自由生活,放任他的婚姻如恋爱般自由。

其实,金燕西丝毫不懂得婚姻的意义。

舒婷的《致橡树》有这样一句动人的情话: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爱,是想要亲近,是想要保护,而不是在新鲜感散去之后,渴望你还我自由。

文章图片6

02

三观不合——家庭与个体的冲突与挣扎

金燕西想要婚姻的自由,但这不代表他不爱冷清秋。

其实我也曾在心里无数次问过,金燕西爱冷清秋吗?一遍遍的询问,最终得出的答案是:爱。

金燕西对冷清秋的爱是不容置疑的,所谓的婚后的变心,不过是被惯坏的少爷脾气,一时之间,接受不了婚姻的束缚,沿袭着婚前的行为,他内心渴望冷清秋的理解,也总是一点点试探冷清秋的忍耐度。

比如一开始甜言蜜语地解释,到后来变成激烈地争吵。

或许在一开始,如果冷清秋像个悍妇一样,直指他错误的行为,或许金燕西会有所收敛。但是,冷清秋天性孤傲,又岂会放下自尊,做出类似泼妇的行为。

她会一个人躲在灰暗角落里抹眼泪,会把心里的苦楚隐晦地讲给旁人听,但是在金燕西面前,她始终“狠”不起来,不过是因为性格上的一尘不染。

其实我很懂冷清秋的爱情观,如果你打算夜不归宿,我打骂又有何用?如果你实在不如之前爱我,我祈求又有何用?我要的不过是始终如一的宠爱。

可是冷清秋的这些心理,金燕西不会懂。他过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习惯好吃懒做,从小没人敢忤逆他,冷清秋的忍耐,在他看来,不过是正常的。哪怕冷清秋打破忍耐的铜墙铁壁,对他施以控制,少爷本性的他,也会想尽办法抵抗,去追寻他认为的自由。

文章图片7

如果只是性格不合适,还有挽救的余地。

然而彼此双方家庭环境造就的骨子里的品性,早已截然相反。

冷清秋出身贫寒,乐于努力,丝毫不受尘世污染,宛然人间遗落的仙子,坚守自食其力的信条,精神状态也十分独立。

金燕西含着金汤匙出生,放荡不羁,看得见的未来,早已将他的勤奋特质连根拔起。说白了,金燕西只懂享受,习惯了指使别人,习惯了花天酒地,丝毫没有居安思危的格局。

书籍《无声告白》里有一段话,读后十分感慨: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地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

家庭对一个人品性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不是金燕西不改变,是无法改变。影响他二十多年的家庭和环境,又怎是几个月的甜蜜恋爱,就能完全打破的呢?

金燕西在婚后,慢慢迷失自我,对冷清秋的当初的热烈,全然抛向脑后,看剧的时候,特为冷清秋打抱不平,尤其记得其中一个片段。

金燕西要去德国,冷清秋摘下婚戒还给他,让他一起带走,金燕西反问道:就只有这个吗?

冷清秋说:我身上还有什么是你的?

金燕西说:你好好看看,你从头到脚哪一样不是金家?

文章图片8

如此冷漠之语言,不得不感慨,金燕西面目变化实在过快,可是透过这些话,更能感受到他们观念的不同。

冷清秋归还婚戒,是失望,是暗示,金燕西反问,是狂妄,是不自省;冷清秋回答说身上已无金燕西的东西,是暗示彼此当时的关系处境,是对婚姻的痛心;金燕西再一次的反问,恰恰证明金燕西对金钱物质的贪婪,他自以为他给过冷清秋最优质的生活,可冷清秋如此孤傲,追求的是精神契合。

冷清秋清淡如菊,内心纯净,金燕西玩世不恭,深受溺爱。

想起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句话:爱不爱,合适不合适,能不能在一起,这是三件事。

金燕西和冷清秋的婚姻只能说是:始于爱,疲于在一起,终于不合适。

文章图片9

03

以利益至上——金燕西骨子里的自私本质

英国小说家狄更斯这样讲述人性:一只眼睛闪烁着爱的光芒,而另一只眼睛却燃烧着自私的欲火。

这句话用在金燕西身上,十分恰当。

金燕西遭遇家道中落,原本被捧在高高在上的少爷,突然没了经济支撑,热衷于享乐的金燕西,根本无法面对这样的事实,而且由于他内心格局的局限,也不曾想过依靠奋斗努力来打破困境。

冷清秋提出让他独立,他却感到反感,十分不适应。

痛不欲生的金燕西,自然就想到了有钱有势的白秀珠,曾经忍不了白秀珠的脾气,如今却受不了冷清秋的观念。看起来,金燕西就像个漂泊的孩子,没有长大,也不知终将漂向哪里。

金燕西在外与白秀珠厮混,让冷清秋独守空房。金燕西看中了白秀珠家里的金钱和权势,也期待靠着与白秀珠的关系,东山再起。

金燕西利益至上,满心自私,凡事只想走捷径,全然不顾冷清秋的感受。

冷清秋曾经是他的白月光,时间久了,变成了饭黏子;白秀珠曾经令他生厌,再需要的时候,摇身一变,成为金燕西心里的红玫瑰。

文章图片10

金燕西如此之现实,家庭一旦衰落,丝毫记不起冷清秋的一点好处,只觉得是他重振旗鼓的阻碍,所以情愿背叛冷清秋,背叛自己曾经的誓言。

金燕西被利益迷惑,企图再次把白秀珠收入囊中,想借这个跳板翻身,可他不知,白秀珠也早已不是当初的白秀珠,对他的示好实则都是报复。

剧中有个情节,金燕西去白秀珠的家里寻她,可是白秀珠自顾自和朋友们打麻将,让金燕西在一旁长久等待,富家小姐真不是好惹的,白秀珠心里的怨气不少,而且以白秀珠的个性,也不会再去接受一个,曾经拒绝她,还有了婚姻的男人。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白秀珠对金燕西的情感报复,加快了金燕西家族的彻底崩塌。

不禁想说:把利益置于情感之上,终将自食这爱情的恶果。

人性真的太经不起考验,金燕西一系列过分的行为,早已将冷清秋的心彻底划破,致使冷清秋带着孩子住阁楼,吃很少东西,每天写字,挂满房间。她努力地证明她依旧是冷清秋,错的只是他金燕西。

金燕西实在不是一个好男人,除了当初的浪漫,别无他好。

文章图片11

在马斯洛需求理论当中,他将需求分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有满足了低级的需要,才能往更高一层的需要进阶,爱情和婚姻便是情感和归属的需要,然而金燕西当初给了冷清秋无限的希望,让她期待婚姻是华丽的天堂,结果一脚踏进了污浊的泥潭。

金燕西婚后放荡的行为,让冷清秋的情感和归属需求,从此就塌陷了,此后的人生里,便也没有了被尊重,没有了自我实现。

叔本华说:一经认识,情欲就减退。

深以为然。

冷清秋情花初放,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生,被金燕西的甜言蜜语所感动,匆匆忙忙踏入婚姻,吃亏也是在所难免。

每每想起冷清秋坐着火车远去的镜头,一阵遗憾与心酸,心里止不住责怪金燕西的忘恩负义。可是故事临结局的时候,金燕西却也幡然醒悟。

他独自一人在昔日的婚房内浮起一句独白:我怎么就失去你了呢?你的好,我都想起来了。

姗姗来迟的觉悟,却再也寻不回满眼绝望的冷清秋。

文章图片12

为什么我一直坚信金燕西是爱冷清秋的。结尾处金燕西自己坦白说:除了清秋,我这辈子没爱过别人。

在张恨水的笔下,金燕西这个人物有句特定的台词:我说过的话什么时候变过。因为相信他的这句话,所以也愿意相信他始终最爱冷清秋的事实。

结局无限凄楚,当初的爱却也都是真的。

张爱玲说:每一个爱情故事的开始总是灿烂如花,而结尾却又是沉默如土。

正如张爱玲自己的爱情,开始的时候又何尝不是百花盛放,结局却也略显凄凉。如果注定美好的东西,总是走向悲剧的极端。

那么就只能坦然接受离别,且铭记曾经的炙热。

爱过,是真的;离别,或许也只是放逐的成全。

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