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夏第二“谈”

 第七梦 2023-03-14 发布于山西

不知不觉原野上的密林成为了密林,道路旁的树荫洒下了树荫,万物生长有了痕迹,茂盛成为这个季节的代名词。

就像一切事物过了初期发展阶段慢慢走向正轨一样,华北平原的农耕也渐渐接近了尾声。然而,就在这热情将被点燃的初夏时节,一场一场的变故也相继发生了。人们渴望风调雨顺,但是绝不想得到晴天霹雳的消息。

5月22日的这一天,阳光明媚。我们早起赴考,忙碌又紧张的两个小时过后,在浓浓的烈日下走出了考场。开机打开朋友圈便看到了网上的新闻“袁隆平爷爷去世了”,过了一会儿又看到网上的辟谣信息,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这位影响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怎么可能这样离开我们呢?

但是,中午吃完饭的时候,又看到了满朋友圈的刷屏悼念信息。原来,袁爷爷真的走了。我们常思一箪一食来之不易,我们常念所食所用物力维艰,我们常说一餐一饭粒粒辛苦……这一切都在于我们要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

我们怎么也不会忘记,七十年代国家正在发展的时候,一切欣欣向荣,农业方面的成就突飞猛进。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产量,为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之后的这几十年间,创造这一奇迹的伟人还经常在田间地头研究水稻,扩大亩产。

人们都说他有一个“禾下乘凉梦”,这一简单朴实的愿望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农耕事业,是当之无愧的时代先锋。

同样的日子里,另一位功勋卓著的老人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

医者仁心,他手拿手术刀,一心为人民,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医药事业,在他的心目中病人就是他的一切。吴老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是我最大的幸福。”从这句简单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吴老对自己事业的无限热情。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像袁老和吴老这样的当代先锋,用自己的一生来演绎了这段话。

他们对于生命的真谛给出了最热忱的答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他们的一生,值得我们细细欣赏,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深切

缅怀

让我们为伟人祈福,为国之栋梁默哀。同时也为5.22参加甘肃山地马拉松不幸遇难的21名同胞祈福。

深切哀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