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遇见了它,我的生命应该有一部分是它的

 解语渊 2023-03-14 发布于福建


看完一本书,总会留下某种念想,某种感怀,或长或短,或叹息或平静,这是好的。

每逢遇到一本能够耐下心读下去的好书,心情总是格外的好,不管遇到了什么烦心事,或是遇到了挫折,工作压力大,或者觉得累,只要一想到,有那么一本好书在那里,只要一想到那本书所带来的感觉,顿时间,一切烦恼和心事都烟消云散。

书是什么?好书的标准是什么?

也许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觉得好或者不好,觉得浪费时间或是陶冶情操,好像总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或者想要搞清楚究竟有什么价值,有什么用?

而事实上,讨论这些本身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就像我们总是讨论“生而为人,为什么?”,试图找到真理,找到方向,找到人生的终极目标,这样的寻觅本身是否也是“生而为人”的一种答案呢?

我们总是容易多愁善感,感慨万千,好像总有说不完的愁绪,总有诉不尽的衷肠,好像以此我们就能找到存在的理由,存在的证据,以及存在的意义。

而事实上,不论是什么样的问题,不论是书也好,人生也好,过度的奢望和企望说到底都容易带来失望,甚至绝望。

所以,在看待书的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总是一再强调,不要不热爱书而觉得书是多余,同样的,也不要因为热爱书而觉得生活是无趣的。书和生活本身并不矛盾,每一种存在,背后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存在即合理。

当然,其他的事物,也都是如此,不要因为自己不喜欢而加以抨击或是讽刺或觉得高人一等,事实上,在生命还未终结之前,在不了解事物之前,在没有经历对方所经历的一切之前,就对别人的生活,或者说作品,或者说行为加以批判,审视,甚至挑剔的眼光,就其性质而言是不近人情的。

我觉得我们应该怀着一种期望,但在期望的同时也要有迎接失望的准备。

现在,不代表将来。

也许某一时刻,我们觉得特别傻的言行举止,在后来,我们却要重蹈覆辙,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何况,人生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第一次,什么事情是多么聪明,多么愚蠢,或者真的就差别那么大呢?我们不过是在时代,时局的形势下按照自己的,或是社会的,但最终是自己决定的意愿去行事罢了。

所以,有时候难免唏嘘,觉得心凉,毕竟我们于世界而言也不过是过客而已。

书,在我们的一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人生导师,还是生活调剂,又或者只是工具,或情调的一种,不论是什么,在我看来,它总是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就像遇见你,遇见我,遇见那个偶然翻阅开来,继而驻足,继而买下的过客。每一次交易,都像是一场邂逅,是缘分,是命运,是机缘巧合之下的必然,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每看完一本书,我好像对书又多了解一点,可每多了解一点,对于书的了解又有了更多的不确定。好像我从来不懂书,就像我不懂未来一样,我不知道书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以什么样的方式,被我遇见,或遇见我。

总之,我是爱书的,这种爱也许和书有关,也许和书无关,和过去有关。

在过去的时光中,我从一本又一本的书中流连忘返,我忘记了思考,忘记了探索意义和烦恼,我忘了我要做什么,我什么也不想做,我就静静的坐着,悄悄的翻着,偶尔嘴角上扬,偶尔眉头紧锁,继而释然,继而叹息,又或者总觉得患得患失,可失去什么得到什么却又说不上来。

书就是有那样的魔力,让人忘记时间,忘了思索,让人情不自禁,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好像书中有黄金屋,好像我是贪财的人;好像书中有颜如玉,好像我是好色的人;好像书中有谜,有戏,有人生,有你,有我,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和千千万万个不同的灵魂,我感叹,惊讶,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就是我的收获吧,至于更多的价值,或者意义,我曾经看过不少大作家,大文豪都毫不客气的表达了对“书”的“赞赏”。

我自认为还没有到达那种能够客观评价或达到真知灼见的实力,我个人觉得,书的价值也好意义也罢,就像我们经历过的万千事于我们的意义是一样,于生命的意义是一样,这是生命的一部分,整个人生的一部分,少了它也许依旧可以精彩万分,但我遇见了它,我便觉得的生命就应该有一部分是属于它的。

书,于我而言,就是这样的存在。


易谬

2018年04月于厦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