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相”: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解语渊 2023-03-14 发布于福建


在很多年前,我经历过很多的迷茫,各种挣扎,纠结,那时候看了很多书,可总感觉缺少点什么,就像每次打开电脑原本想写点什么,只是每次一动手就停下了,写这些有什么意义呢?好像更像是为了某种意义而刻意的去追寻意义,而事实上,现在我觉得依旧是和当年的想法是一致的:压根就没什么意义。

就像我常常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但是不管我怎么去想,我还是不会想去死呀!我也依旧活着呀!

更多的时候,我们困惑也只是在想:我要怎么活呢?

是呢,每次想到这个问题我总是充满疑问的,想要有个救世主,幻想有童话里的智者,幻想着别人告诉我怎样去活,然后这样去做就好了,这样就好了,就不用思考了(而事实上,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估计他也只会告诉你做自己,或者最后你还是要学会做自己)。

其实,现在想来,那时候也是真的觉得累了,累的不想再去思考,累的懒得思考,更重要的是好像不管我怎么想我也想不明白呀!

现在,回过头去想,当时也就是没有经历过更多的悲痛才会活的这么虚幻吧。

就像最近我总结的一句话:真正想解决问题的人其实并不多,绝大多数人不过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一边为赋新词强说愁,一边自怨自艾盯着自己的皮囊,看着周遭的一切,满意或嫌弃,其实都毫无意义。

是呢,谁又能明白什么是意义呢?意义的真谛是什么呢?为什么就一定要有意义呢?

有时候想想,意义本身何尝不是某种荒谬呢?

是谁在给世界定义,是谁给生命意义,真正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我曾想过按照父母说的话去工作,去生活,遇到问题依赖他们,什么都听他们的,要听话,要乖,要懂事,要有礼貌,要进取,要争气,可是,这是他们的意义,父亲母亲的意义,家长的意义,大人的意义,而我那时候只是个孩子,我还想到终有一天他们也终会离开,那时候我能依靠谁呢?

看吧,想到这里又飘向了虚幻,而事实上,回归现实可能会更残酷,因为父母确实老了,以自己能看见的方式苍老着,更无力的是曾经看过一句话说“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到来”,这大概就是现实和虚幻的割据了,仔细刨开或者混为一谈都是艰难的,就像让我停止思考,这也是不现实的。

谁又能说现实不是这样呢?谁又能说自己真的看清了现实了呢?

很多时候,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也不过是站在现在的位置去思考而已,毕竟我们于世界,于人类,哪怕于周围的人而言,我们对于人,对于自己的认识实在是有限呢!

曾经,我写过很多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废话,絮絮叨叨的,似乎在糊涂中寻找着某种真理,可是问题想明白了又如何呢?我们能选择的也不过是尽可能的不违背自己的人格,然后再去选择罢了。

我们总不能说我是我,而事实上,谁又能说我究竟是什么个东西呢?能做什么?能怎么样?可能怎样?以及我们的局限在哪?

停在原地看风景,也只能看到静止的,仅限于视线范围内的东西而已。

而一路走来,我们可曾想过一路的风景呢?谁又能做到事无巨细的一一记着,我们也不过是在选择着,挑剔着,拒绝和适应。

说到底,我们也不过是圈在某种思维里,走进一个环境里,待一段时间改变一点,再改变,回过头来看,我们好像什么也没有变过,而事实上,还是变化了。

所以说到底,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

这么大的问题,其实是站不住脚的,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很懂意义的涵义,其实也只是自以为很懂而已。

也许你再问一遍自己,或者过段时间再问一问自己,也许就不同了,就像你问张三和李四,也许他们的答案一样,但他们也只是在理解自己的意义而已,终究他们还是不同的人呢!

回过头来想,我们何尝不是一样呢?

不管别人说什么建议或者有什么想法,我们也只能是在自己的认知中去理解,懂或不懂,又或者懂多少,谁又能说别人说的和我们想的是一样的呢?

所以,说到最后,与其去追寻什么有的没的意义,不如“道法自然”,意义自在,自在。


谢丹儒

2018年09月于厦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