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疯狂的事,就是敢于做自己!

 解语渊 2023-03-14 发布于福建

文/最后一米阳光作者:谢丹儒

人生中,很多次被说。或反对,或纠正,或为了我好,似乎各自都有自己的理由,为了我。我很感谢,只是,但凡懂我的人应该是不会这样说的。可世界那么大,人那么多,真正关心我,或者关心别人的又有几个呢?别人兴许可以随口说说,说对了,你应该感谢他,说错了,承受这后果的无论如何也不会是他。届时,一句“我就是随口说说,你当真了?”或“这不能怪我的,肯定是你哪里没做对”。瞬间,你所能做的,无非是独自面对。

人,从某种角度来说,确实是生而孤独。但这种孤独相对是纯粹的,好的,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最怕的是,自以为自己和别人是一样的,或是以为别人是懂自己的“同类”。事实上,我们都应该知道,所谓的感同身受是不存在的。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每个人的身体结构,感知能力,和认知,常识、见识等等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差距。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哪有那么多懂你的人呢?

不信的话,看看身边的几个人,问几个相对私密的问题,或者问几个平常的话,他们能记住几个?他们能记得多少?即使我们的父母,尚不能说多么的了解我们,何况于朋友,外人?我们再想想,如果他们真的那么懂我们,他们陪我们的时间又有多少呢?有多少时间能够了解我们,我们展露了多少,我们隐藏了多少,他们知道吗?他们不可能知道的。

以前总听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事实上,现在多少人听了老人言,多少人又能够一生都不吃亏呢?总有言之不尽的地方,总有一些是需要自己承受的,不管好的,或是坏的。可最难过的还不是这些话,偏偏是这些话通常又是出自我们最亲近的一些人,我们以为最懂我们的人,或我们以为应该是最懂我们的人。可偏偏说出来的话,却是那样!这大概是所有我们自认为情感最大的谎言吧!真实的,却又那么的残忍!

读书时,不要谈恋爱;二十几岁了,该结婚了;热爱的不能带来既得利益,就是浪费时间;好像从我们出生开始就应该按部就班地走,不要冒险,不能尽兴。至于我们热爱的,过得快不快乐,这些不重要,也鲜有人关心。好像生活就只能这样,大家都该是这样。

可哪怕这样,多少人却又羡慕着别人,最终活成别人的人又有多少,这样生活下去能活成自己羡慕的那种人的几率又有多大呢?他们真的关心我们吗?这真的是在乎吗?若如此,他们应该懂得我们的热爱,懂得我们的烦恼,懂得我们不想成为别人想做自己,可他们真的懂吗?

一旦当我们下定决心想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周围全是反对的声音。“这是在浪费时间。”“你不行!”“你这是好高骛远,踏实点……”这样的声音还少吗?这些所谓的关心真的是关心吗?他们眼中只能看到结果罢了!可结果是怎么来的呢?他们关心吗?

“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马瘦别走兵,人穷别走亲。”老祖宗的话说得多透彻啊!多少人是这样呢?那些所谓的“好言相劝”,又是出于何种目的,我们照做之后又会如何在,真的就能如愿,还是他们就有这种预知未来的能力,或是我们天生就是那种只要想做就能做到,只要画个饼,就能充饥的人?

我们若如此,何须他们指手画脚?他们若能如此,何须对我们指手画脚?若自己都尚且有不尽人意之事,又何必去扰乱别人怎么活?过得好不好终究是自己的事情吧!

前段时间,不知在哪看到这样一句话:“最疯狂的事,就是敢于做自己。”深以为然。

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人随处可见,敢于做自己的人少之又少。但我相信,敢于做自己的人,一定都有所得,最起码,那份快乐,热爱是独一无二的。于人生而言,活着,怎样才算活着?那么多人想追寻生活的意义,可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活在框架里,忽略自己所追寻的东西,放弃自己的热爱,想活成别人眼中的那个人,自己又去了哪里呢?若没了自己,这还是生活吗?这还存在所谓的生活的意义吗?我需要的是指点,而非指指点点啊!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莎士比亚就只有一个,哪怕你莎士比亚第二、第三,终究你不是他,你也永远无法成为他。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过同一种生活,你喜欢月亮,他喜欢星星,你享受阳光,他享受雨天,这怎么啦?每个人的人生,不应该是由自己做主的吗?

最后,愿你的一生,可以遵循自己的意愿,做自己,回忆时,满心欢喜。如此,甚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