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关于网络小说的故事。

 解语渊 2023-03-14 发布于福建

文/最后一米阳光作者:谢丹儒


你有多久没有完整地看过一部长篇网络小说了?我大概有四五年了,几千章节,每个章节三四千字,一本网络小说就可以轻轻松松的打发少则一星期,多则一个月,甚至有些追连载的,更是好几年。

这大概就是网络小说的魅力吧,深深的被小说里的人物所吸引,剧情,人物,像一场大梦。那种感觉,就像是平行时空中找到了另一个自己,跟随着剧情一步步沦陷,患得患失,五味杂陈。真怀念那种感觉,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不再追网络小说了呢?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网络小说,那时候还是读初中。那时候,各种童话故事已经满足不了自己的胃口了,于是恐怖故事、小说、经典名著、笑话,似乎都只能让人短暂的沉浸其中。那时候,语文课本中的小说片段永远是最先读完的,可是,这也满足不了阅读的欲望,于是,跟着找到原著,跟着看了很多经典的名著。

慢慢地,手机开始盛行了。从最初的只是通过QQ聊天,到逛论坛,再到浏览网页上的新闻,然后,不知怎么的开始期待起小说来了。那时候,金庸、古龙这些大神的作品也只能通过书籍或者电视剧去了解,网络小说,也只是停留在青春的悸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校园盛行,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种小说。

接下来,抱着手机熬了将近一个月,看完了。很过瘾,不眠不休依旧觉得时间不够,上课偷偷的看,下课了迫不及待的就去追剧情,甚至脑海里幻想着,将喜欢的人对号入座,在小说中体会着青春,品尝着爱情,感受这由文字构建的美好而疼痛的爱情。

无疑,那时候是幸福的,幸福的很简单。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又在小说中了解着世界的另一面。于那时候的自己,这就很知足了。

后来,网络小说开始盛行,各种玄幻、修真,甚至“黑道小说”风靡一时,热血,刺激,没有那些大的东西,江湖是英雄主义的江湖,情怀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情怀,大男子主义,各种全知全能的大神,或是扮猪吃老虎,痴迷于剧情无法自拔。很过瘾,等上高中的时候,我已经看了一百多部长篇小说,都是那种动不动就三四千章节的网络小说。于我而言,那段时间是充实的,有一种虚假的充实感。

出社会了,一切似乎都变了。各种被打压着,压力、生活、家庭、工作、朋友,一切都比小说里的世界更繁琐,更复杂。见证了诸多的人性的黑暗,日渐在平庸的日子里抗争着,静静绝望着。这是成年人的世界的一部分,无法拒绝,无力反抗。日渐,我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自量力。

自此,小说成了解压的一种消遣,明知道这是假的,虚构的,却依旧沉浸其中。这一刻,小说彻底沦为了一种梦了。所有现实中没有的,都照进了网络小说。就这样,浑浑噩噩,平庸中度过了平凡的青春,但终究这也不算太差,最起码有梦,有过幻想和小说里的热血青春,以及懵懂的爱情。

从什么时候开始放弃网络小说呢?那是在某一天里,翻着翻着,发现没什么小说可以看了。不想等着连载,还有一些“太监”(就是写到一半就没写的),再就是剧情雷同、毫无新意,似乎网络小说到了某种瓶颈。果断弃了。

再后来,忙于生活的日常,依旧没什么改变,无聊、枯燥、乏味,依旧平庸的过着往常的生活。我想,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日常吧。

就像是突然少了点什么东西,刚开始怅然若失,久而久之,终于习惯了失去这件东西的生活,适应着,继续生活中。

再次翻开网络小说,已经是多年了。电视剧、电影已经开始断断续续的和网络小说展开了合作,《盗墓笔记》、《斗破苍穹》,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搬上了银屏,被称作大IP的网络小说再一次将人们拉进过往的回忆中,贩卖着情怀,用电影、电视剧的方式,带人们重温旧梦。

于商业而言,他们是成功的。可只有看过小说原著的人才明白,失真,演技拙劣,甚至剧情和特效都大大的缩减。到现在,不点快速×2.0压根就没办法好好的看,偏偏更新比小说连载还慢,简直是折磨人。索性不看了。

再次看网络小说,是因为《全职高手》,虽然是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和原著小说依旧存在着剧情上的删减,但似乎也没有那么糟糕。但是,资深的网络小说迷就知道,要想看到完整的剧情一定要去看原著小说,这样才能理解那些被高度处理过后的情节。于是,我果断的再次翻开网络小说。

往昔的回忆铺面而来,我开始熬夜,花了整整五天,一千多章的小说终于落幕。看完后,剧情在脑海里闪过,很熟悉也有些陌生。我发现,我有些适应不了小说里面的脑洞了,里面的很多心思,如今看来显然是不够严谨的,不过好看,够燃。只不过,看完后又开始患得患失了。

是的,每一次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或是一部电视剧,总会多多少少有些情绪在其中。这是融入进角色的后遗症。若是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显然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是这方面的原因,这么多年能够控制不去翻开网络小说。可说到底,感性些,简单点似乎也无可厚非。毕竟,生活能够感性的地方已经越来越少了,能做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到处充斥着商业的东西,看不懂,无厘头,或是毫无价值,只是为了博取某些人的关注。这些,在社会上混个几年早已熟稔,没多大的新意,甚至连想象的空间也被理性分割。毕竟,已不是当年的少年了。

依稀还记得,当年自己也曾写过一本“太监”,不过那次不是我自己放弃了,而是出于意外。这是生活的一个小插曲。那是在读初中的时候,初三。三年的时间,我已经是资深网络小说迷了,看倦了那些胡说八道的东西,对于固有的一些东西也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于是,萌生了自己写小说的想法。

那时候,是写在一本笔记本上的。明明时间紧迫,毕竟临近毕业,可是耐不住自己喜欢。于是,课堂上老师讲着课,我就在下面写着,厚厚的一本笔记本,密密麻麻的都是自己的心血。写到一半的时候,已经在同学们传开,传来传去,那种少年的虚荣和自负,显然是太幼稚。可说到底,这是第一次尝试,能够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已然是一种满足。

可是,后来这本承载着我心血的小说竟然被偷了。说来好笑,那次是临近毕业,大家都忙着搬东西,而我和宿舍的同学跑去网吧通宵。可想而知,一个宿舍没有人,东西被偷似乎也正常了。可是就我的小说被偷了,那些课本什么的也都没事。那种感受,可想而知。这就像是写完了一篇作文,老师说字写得太糟糕重写,虽然内容什么的也都记得,但是重写的心却不会有多高燃了。我就是那种感受,自此我的小说生涯也告一段落了。

这就是网络小说的故事了,说来,也不无遗憾。只是,青春大概就是如此吧,多年以后,回首往事,有些东西早已面目全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