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自我是所有年轻人的生活母题。

 解语渊 2023-03-14 发布于福建

文/最后一米阳光作者:谢丹儒


“人很多时候都在惯性中生活,没有办法也没有愿望去真正认识自己。”这句话是在胡歌的专栏《幸福的拾荒者》中看到的。寻找自我是所有年轻人的生活母题,认识自己不容易,同样的,做自己也不容易。这是我小时候不曾思考过的问题,如今,总算有所领悟。
偏见与傲慢,很容易被人们理所当然的理解为人性。人性是自私的,这是休谟得出的结论,甚至他还为此写过一本书,就叫做《人性论》。同样的,我们后来还知道虚荣心、嫉妒心、懒惰等等很多的人性。其中,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里面概述了诸多关于人性的知识。
人是复杂的,不论是大脑的构造,或是人的人体结构,以及人的动机与人格,这些都很复杂。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常常忽略这些,或者是想当然的将这些归结于人本身,以此作为借口,不愿意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有时候并不见得是好事。就像清醒,为什么会有人花费千金只为买醉,为什么有人喜欢做梦,为什么会有偏见与傲慢,为什么会有“人性”这么一个概念?在我看来,这些都是阻碍我们认识自己的存在。有了这些东西,就可以理所当然的将很多的行为归结于人本身了,这就像那句“人人都会犯错”的箴言,似乎,有了这句话就可以理所当然的犯错了。然而,这是对认识自己最大的错误。
我们都知道,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主观的想法,事实摆在那里,可千万个人就有千万个解释。这无关“无知”,更无关“真相”,更多的还是归结于我们本身。我们的主观判断,我们的经历,我们多年的经验,以及内心的动机,或者称之为“欲望”。这些很复杂,若要将这些都一一理顺,先不说有没有这个时间,就个人能力而言,也无法做到完全客观。存在本身就说明问题。
记得之前有人探讨过这么一个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最后得出的结论我是不清楚的。一方面,这就像历史上著名的“白马非马”,这是个哲学问题,我还没有深入到这种境界。另一方面,我不觉得这个问题会影响到我的选择,或者说影响我的生活,顶多不过是提升认知,意义不大。其实,认识自己,也像这么一回事儿。
记得,在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一书中就曾探讨过这么一个问题,书里具体的对话我已经记不清了,我所理解的大概是这么一个意思:“当你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你就不是自己。知道就不是,是就意味不知道。”这从认知的范畴来说,是不可知论。即存在知道自己知道的“已知”,然后存在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已知的未知”,另外还存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未知的未知”。这也就是说,人类的未知远超已知。
通俗点讲,也很好理解,当你认识到自己的时候,你是否会做出改变呢?改变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的细胞7年完成一次新陈代谢,也就是说7年后,你就不是从前那个人了。”
所以,你能说你了解自己吗?或者说存在真正的认识自己吗?我不这么认为。我所理解的认识自己,更多的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自我,不是自以为是,或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而是对存在的认知。“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这里所说自己的一切指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这是相对客观的说法,简单来说,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
人们常说“个性”、“态度”,甚至很喜欢给别人贴标签,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代表了某个人的自我的一部分。但提到自我,就不得不说说别人。没有比较,就不会存在不同,而是每一个都会理所当然的觉得特立独行,甚至觉得这就是“个性”。
实际上,当我们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往往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好像人和人之间也没有什么多大的差别呀?就像那些书,不论是《人性论》、《人性的弱点》,或者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又或是《动机与人格》,难道人就是这么一回事儿吗?显然不是,最起码事实并非如此。
很显然,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能一样吗?善良的人和邪恶的人会是一样吗?当然,这些概念本身就应该打上“引号”,从科学严谨的角度来说,但凡有一例事实,这些所谓的“概念”就不攻自破。虽然都是人,可看看基因,看看样貌,或者是看看生活,聊聊情感和梦想,也足以发现,人和人多少是有差距的。所以,那些所谓的“标签”、“个性”、“态度”等等,不过是“已知的未知”或“未知的未知”,不过是“乌合之众”的“漏网之鱼”罢了。自我,没那么深奥!
说到这,好像“认识自己”就毫无意义了。因为不可知,也因为知道了也就那么回事,尚且还很难知道。若是再加上一点意愿,多半不少人就失去兴趣了,接受不了,不愿意接受,不敢承认,或是明知如此就不能改变了吗?既然可以改变,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说白了,这更像是一个谬论。但我想说,人一辈子最大的财富就是经历。借用胡歌的一句话说,就是:“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换句话说,人来到这世间走一遭,别白活了,多少为自己活点。
自我是什么?也许不重要,或是不那么重要,但终归找到自我和没有自我,多少是有点区别的。至于区别是什么,事实摆在面前,怎么解释是自己的事情。
那么,我所理解的“自我”,就是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内心的纯净。借用罗曼·罗兰的《米开朗基罗传》中的一句话就是:“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英文版),翻译过来就是:“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大概,这就是认识自我的意义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