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日谈:“飘零,而寂寞的沙子。”

 解语渊 2023-03-14 发布于福建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泰戈尔·《格言》

作者丨谢丹儒

摄影丨谢丹儒

1.
眼睛里是容不得沙子的。
同样的,鞋子里的沙子也令人难受。
生活呢?
我们就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好像我们从来就是如此,从未想过要改变什么。
又或者说,我们就应该这样,喜欢这样,愿意这样。
还是说,是不得已才这样。
我们都有各自的苦衷和各自的困难。
要说以前,我自然是看不见这些的。
毕竟年轻,理想主义,而且还算是个读了些书的人。
何况我读的书,又都是那些深深触动灵魂的哲学、散文、诗,以及文学。
说是文艺青年,多半也是承受得起的。
就我这十几年所做的事情来看,说是文艺青年,一点都不为过。
各种漂啊,游啊,居无定所。
还自认为是洒脱,是潇洒,是放荡不羁,是自由烂漫。
现在想想,那时候是真没有沙子。
眼睛里没有,心里更是满心欢喜。
但是,走的地方远了,渐渐也生厌了。
后来,我竟开始大门不出,选择了闭关。
好像也就那时候开始吧——
日子开始变得格外简单,单调,且不断重复着。
除却基本的需求之外,因为极少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的缘故,自然,想法、欲望,和各种白日梦,也都渐渐消失了。
要说,若是能够这样长久的生活下去,也还是很不错的。
最起码,内心是安定的,心里踏实。
虽然单调,枯燥,但也胜过无休无止的奔波和忙碌,不是吗?
然而,天不遂人愿。
奈何,有些事情即使你不去想它,它还是会来的。
毫无疑问,那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它就是,生离死别。
2.
在外人面前,我总是极少流露出自己的感情。
无他,关于离别的痛苦我再明白不过了。
既然我不能长久的占有他人,我也不应该自私的占有他人。
既然每一个人迟早都得离开,也总会有离开的那一天的。
若是还不懂得分寸和距离,那就太不懂事儿了。
可是,会寂寞啊,会孤独呢。
总得有情感的依托不是?
毕竟是人,心还在跳动。
怎么可能控制得那么好呢?
当初我爷爷去世,我没有哭。
我奶奶过了两年,也离开了。
我怎么可能还忍得住呢?
当初爷爷离开,不哭,已经是强忍着了。
奶奶也走了,我就不担心奶奶看到我哭而伤心了。
但是,除了哭,我好像还是什么也做不了。
我既无法挽留他们的离开,也再无法为他们做什么了。
有些事,错过了,那就是一辈子再也无缘了。
甚至,记忆中的烙印也都会慢慢地变得模糊,直至再也记不起来。
其实这样也好,挺好的。
想想看,如果你想念某个人,那就去见他。
不用记住,不用费力去想,更不用担心记不住。
若是无缘,就是记一辈子也还是那样。
若有缘再见,那重新开始也并非不可以,不是吗?
所以,我这算不算自私,或无情呢?
3.
说来好笑,有时我倒觉得自己像沙子。
风一吹,我走了。
风一召唤,我又来了。
风去哪儿,我便跟去哪儿。
这风,好久不吹了,我便停在那儿。
这风,确实好久不吹了。
我说的这风啊,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吧。
没错,此风非彼风。
这风啊,是我的心,我的灵魂。
心跳、悸动,和生命力。
既然风不吹了,那停下的沙子去哪儿呢?
我想,如果没有被鞋子带跑,那大概是被鞋子踩进了泥土里,被压实了。
又或者,钻进了鞋子,又跟着走了很长一段路。
然后,就被丢进了垃圾桶。
至此,沙子倒还是沙子。
只是这沙子离开了土壤,风也不再关心它了。
那它,可能也会慢慢的消失吧。
毕竟,还是有很多邪恶的力量在它身边虎视眈眈地盯着它,伺机而动。
比如氧气啊,水啊,又或是其他的什么。
你说,这沙子的意义在哪儿呢?
如此微小的沙子。
在哪,还不是一样的微小。
你说,这沙子能留住什么呢?
连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沙子。
随风起,随雨落。
飘零,而寂寞的沙子。
它自己会知道自己是沙子吗?
可能在沙漠中,土壤上,它还以为自己是沙城暴,是一粒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呢!
可惜的是,不管它怎么认为也好,它就是沙子啊。
这日子,是不是也一样呢?
每天被赋予各种不同的意义,谁说它就有多么不同呢!
随风起,随雨落。
飘零,而寂寞的沙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