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心丨"不妨让心先抵达目标,再往前走一步。"

 解语渊 2023-03-14 发布于福建

“如果决意去做一件事了,就不要再问自己和别人值不值得,心甘情愿才能理所当然,理所当然才会义无反顾。”

作者丨谢丹儒

摄影丨青

来源丨最后一米阳光

1.
如果你总也不成功,关于失败的原因一时间又毫无头绪,不妨先停下来,冷静一会儿,然后想想看:如果你现在就成功了,成功之后你会如何变化?
是的,不妨让心先抵达目标,再往前走一步。
因为写作的缘故,总难免遇到一些对于写作一知半解、渴望写作、向往写作的人的提问。他们的提问在某些时候显得特别的幼稚,但不否认,我在写作最初也曾经历过这些。甚至不只是写作,在很多不了解的领域,想要尝试的领域,我们都习惯性地倾向于向那些正在做、还在做,以及做得还不错的人请教。与其说我们相信他们的判断,倒不如说我们希望得到一份认同。不是别人的认同多么重要,而是我们需要除自己之外,多一点,再多一点,自信、动力、希望。不是自己给的,而是来自于他人的。
表面看起来,我们似乎需要的是一个答案,一个来自于结合他人经验、阅历、见识所作出的判断和总结。这一点类似上学时,我们总是倾向于向老师请教一些问题,一些我们认为他们必定能够很好地给出正确答案的问题。这种求助于他人的学习方式,不可谓不聪明。如集思广益,这就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关于某些事还可以有其他的看法、认识。但他们给出的答案是否就一定正确呢?或者说,如果只追求正确的答案,如果我们知道后却做不到呢?还有就是他们的正确答案是怎么来的呢?又该如何验证这一点呢?我们需要的真的是一个答案吗?准确点说,正确的答案真有那么重要吗?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从我的叙述中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以为自己知道需要什么,或者说缺什么,可实际上我们压根不知道究竟需要的是什么。不是吗?
想想看,如果你真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话,你压根就不会去问别人。难道为了彰显自己的知识和才华,炫耀、分享、表现、表演?我不知道别人,但就个体经验而言,当我专注地做一件事时,我笃定的态度往往来自于我对自我认知的肯定。也就是说,我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且根据自己的判断在行事。我没有其他疑问、疑虑,我压根不在乎别的问题,我清醒地知道该忽略什么,以及该做什么,我坚信不疑,所以我这么去做了。至于它是否是正确的,或者这个过程还会发生什么意外。我其实也并不知道。但即使这样也依旧不影响我继续这样做,直到问题出现,我才停下来,去思考,去想解决方案,去迎难而上或者选择放弃。
既然这样,我们问别人究竟是在问什么呢?或者换个问法:我们希望别人为我们提供怎样的帮助呢?是行为上的指导、方法上的明确、方向方面的确定,抑或只要与我们所希望有所了解的方面的信息?还是只是我们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看对方能给我们什么了?那么,如此一来就不得不怀疑: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呢?
2.
我记得多年前,我特别喜欢问别人一大堆问题,其实你说我知道这些问题所在的位置吗?或者换个角度说,那就是它们的重要性,它们究竟是否值得一提?其实我压根不知道。我只是觉得这些具备相关性而已,甚至连直接相关还是间接相关我都没明白过来。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清醒的上司。她对我说:“如果你只会提问却没有解决方案,还凡事都要问我,那我究竟要你干嘛呢?”潜台词是,我请你来是帮助我解决问题的,而不是给我添乱、增添烦恼的。人间清醒。我亦无力反驳。
是的,对一个不知道要画什么的人,给他看颜色又有什么用呢?
即使对方给了我答案又如何呢?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吗?我连想都没有想过这类问题,我只是有个疑问而已。即使告诉我答案,多半我也无从判断吧!既然无从判断,那就只能盲目执行了,半信半疑地,通过实践去证明或检验它。可想而知,这样的成本该得多高啊!
同样的,如果我们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们不清楚自己的目标,那么,问别人又有什么用呢?谁能保证对方给你指的路就是你想抵达的方向?还是你想复制他的人生?关键是,他是你吗?你是他吗?他能做到的你就一定能做到?还是说,在别人的蓝图上找方向?
昨天和朋友去爬山,他跟我说到“抽签”这事。当时,我就在想,我应该求点什么呢?求婚姻?求财富?求事业?我说的是,求智慧。转念一想,求智慧,求神拜佛向他们索求智慧?我可真够愚蠢的!不是吗?(着相了)
这就像那句“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如果关于人生值不值得一过,或者怎样的方式才算值得一过,都不是我说了算。那值不值得又与我何干?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
对于一个想知道自己是否具备成为作家潜质的年轻作者,只需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写小说是你想做的事情吗?是真的想做吗?如果那位年轻作者回答说:“是的”,那么我们只能说:“去做吧。”实际上,无论如何他都会这么做。
同样地,我经常是这样回应别人: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坚持下来能不能成功?我不敢肯定。我更想知道的是,如果你成功了,你还会不会继续坚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成功也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又何必太在意它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便放弃了,那么我也可以肯定地说这样一来你是绝对成功不了的!因为你压根就不去做谈何成功呢?要知道,在虚无中是谈不上重不重要的。
“事实是重要性的基础。重要性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事实性无法规避。我们专注于某事不正是因为我们感知到其重要性,而在专注的过程中,我们的对象就是事实。”
同样地,如果我们想要成功,成功只是一个概念,就像重要性来自于对事实的感知,如果事实一无所知,我们谈何重要呢?我们应该做的是把成功具象化,因为我们的对象始终是事实的,而不只是停留在态度和观念的虚无设想之中。
那么,要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就是我最开始说的:不妨让心先抵达目标,再往前走一步。
就像写作,如果你知道你能成功并且成功之后你仍旧还选择写作,那么,你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动笔去写。因为能不能成功,你都会这么去做啊!如果你的目标是成功之后就不打算写了,那你就应该知道围绕着怎样的成功去展开,然后根据这样的成功去制定目标、策略、方法,只有这样,你才不至于跑偏了还不自知,不是吗?至于说,如果你都觉得这无关紧要,那又干嘛要自寻烦恼呢?
就像生死,它只是一个过程,不是目的,向死而生的态度当然值得肯定。但在此之前,是否也应该想想看,在生与死之间的这段距离该如何度过呢?它的距离多少才是合适的呢?万一到了自己认为该离开的时候却还没有离开又该怎么办呢?所以,为什么不将生死视为一个过程,想想落实到每一天应该如何去面对。
个人很喜欢伊坂幸太郎的一段话:
“如果明天就会死,你有什么打算?”
“什么打算也没有。”
“什么意思?”
“明天就要死了,就得改变生活方式?若是如此的话,你现在的生活方式,是打算活多久的生活方式?”
这就像高岛织沙子女士在电视节目中说过的一段话,她说:“想要的东西一定要早买。越早买,到你死之前你用的就越久,平摊到每天就越便宜呢!”
人生何其不是如此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