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光斑驳:VOL.60

 解语渊 2023-03-14 发布于福建
最近,常在喝酒或抽烟之前陷入长思。思考什么呢?
我在思考为什么会需要烟酒。明明可以且完全不必要的。但每每这么一思考,我就情不自禁地发自内心渴望,渴望喝点什么,最好是酒,渴望能够吞云吐雾,最好是烟。然后,我无比清醒地知道,烟酒伤身体,喝完酒、抽完烟,就容易没完没了。是的,会成瘾,或者说我已经上瘾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抽烟其实很难受,尤其是第一次抽烟的人再清楚不过了;喝酒同样如此,味道很难受,喝多了就更难受了;睡觉也容易受影响,醒来后往往口干舌燥,精神也始终萎靡不振。
你看——我是知道的,知道它们不好,却又难以做到不去碰它们。知道自己明明不需要,却还是每次都会这样去做。这不能说是不理性,而是说很冲动,很本能。
有时候,我会自己想,既然知道,为什么就做不到呢?而一想到做不到,我就又忍不住想要逃避了。带着逃避的心理,似乎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只要是我能够做到的。这就像那句话说了,「为了不思考,人们可以做任何事情。」
很奇怪不是吗?既然可以做任何事情,为什么就不愿意思考呢?
就像我们明明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把时间花在更多值得去追寻的事情上,我们可以把精力用在更多热爱的事情上面,我们大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读书、写作、喝茶、朗读、散步、旅行……它们没什么不好的,甚至它们很好,为什么不去做呢?
好的、容易的、能做到的,不愿意去做;不好的、艰难的、解决不了的,却偏偏要去思考。如此往复,怎可能有充沛的精神,好的营养,以及健康的生活呢?
要知道,那些我们无能为力的种种,无论思考还是不思考,本身决定我们能不能行的前提还在于「行」。如果不行,思考只会带来忧虑、烦恼、焦虑,动心起念,就容易陷入动心起念的苦索。干嘛这么去做呢?为什么不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可操作性的范围内呢?
还是抽烟和喝酒,最近我慢慢琢磨出来了,其实单纯的抽烟和喝酒,是很难受的一件事,甚至我自己都会觉得恶心和厌恶。味道是真不咋地。那么,什时候会想喝酒或抽烟呢?想事儿的时候。
想事儿的时候往往就忽略了它们的味道如何,忽略了实际的感知如何。于是,酒再多、再浓、再烈,烟再苦、再恶心、再难闻,似乎都变得好了起来。这实在是高明,大脑在欺骗自己,自己也欣然接受了这种欺骗。自然而然,情不自禁,自欺欺人。
其实,这类上瘾的东西,大多有这种特点,往往不是它本身如何好,而是自身情难自已。说白了就是,自己先有了认为自己需要的思想,于是身体就有了渴求和适应的条件,等你真的去做那些事儿的时候,就容易变成理所当然、习惯使然、情不自禁,最后就自然而然每次都这样,继而改变习性,改变生活,而且愈演愈烈。因为会有一定的免疫,还会不断渴求更多。比如,熬夜,刷短视频,看小说,追剧,暴饮暴食,乃至于谈恋爱,想想看是不是这样呢?
想想看,真有那么多的无可取代吗?不是吧!甚至,原本可以不需要且完全没必要。


*注: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且禁止以其他形式商用或私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