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信丨“关于交流,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解语渊 2023-03-14 发布于福建
关于“为什么发出去的私信很少有人回复?”感想如下:
我基本都有回,不过我回的往往是:「?」
没看错,就是一个问号。
我的意思很简单,你给我发私信,不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或意图,总该先了解一下对方这个人吧?
了解完了之后,大概心里有底了。审视一下自己的需求和对方的条件,即对方是否有条件能够帮助到你。
别说什么不试试怎么知道对方能不能帮助到你……这真的很不礼貌、也很不懂得尊重人,且尤其浪费彼此时间。
如果你都不确定对方能不能帮到你,那你可以先确定一下自己的需求,即需要怎样的条件才能满足自己。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那就找确定人去问,或者先查一下资料……
很多问题,书读到了答案就出来了;很多事情,去行动了反馈就出来了;很多情感,经历过了再慢慢懂也没关系;还有,学会尊重自己的时间也尊重他人的时间……如果对你至关重要,那你就要多下功夫在上面,而不是指望其他人。再怎么样也是你在乎、对你至关重要而已。(这里的比例应该是自己做了百分之八十,或最少百分之六十,然后把基础的、能查到的、能自己做到的、能想到的……先把这些解决掉,然后直入主题。)
那么,在直入主题前该如何呢?
1。礼貌点,客气点,亲切点。别就“你好”,也结合一些对对方的了解情况(这和接下去的话题要有相关,别人才多少有个心理准备),这里才能看到一定的诚意,说明你是用心过的,是尊重对方的,是诚心诚意的……(相当于邀请)
2。学会给问题画个圈。说浅显点就是介绍下问题的背景,比如你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以及解决这个问题你都尝试过哪些方式方法,然后当前的问题是什么,你希望对方给到你怎样的帮助等等。自己先过一遍,然后挑选出对方需要知道的,或你希望对方知道的。话说,你都向别人请教了,态度就诚恳点,最起码得坦诚点吧。实在不行就看看“连岳”。(相当于话题描述)
3。交流过程中要及时反馈,不要让人一直巴拉巴拉讲,要把自己懂的或不懂的希望别人重点讲的说出来。还是那个原则,你都向别人请教了,这个时候要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作为标准,少浪费彼此的时间,不要问些和解决问题无关的问题。(学会做一个好的听众)
4。要懂得感恩。或者从一开始就把它当成交易、合作去做。说白了就是你可以帮我做什么,我可以帮你做什么。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一些有助于对方的事儿,这个不要偷懒。比如点赞、关注、收藏之类等……(做个有礼貌的人、懂感恩的人)
5。希望后续跟进一下。比如你按照对方提供的方式方法去做了,结果怎么样,如果成功,那是分享彼此的收获,如果失败,也能反馈给对方,从而彼此都能从中有所收获。最忌讳的是,听了,听进去了,结果问题还在,压根没有后续。那这实在是对彼此的浪费呀!(要有总结和反思)
举个例子:前两年我向一个很佩服的作者的提问(当然我也不是很有礼貌 )

后面的反馈:又出问题了,再次请教……(前面礼貌打招呼也还是要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