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科普,“头孢送酒,说走就走”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常识”。然而,除了头孢以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药物,用药前后都不能喝酒,不然也会“说走就走”。 尤其是这5类药店的常见药,用药前后要是饮酒,可能会带来严重损害,值得药店人留意! 5类药物,用药前后不能饮酒 1 抗菌药 答 除了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头孢美唑、头孢唑啉等),硝基咪唑类和部分抗菌药物,都有可能带来双硫仑样反应。 常见药物:甲硝唑、奥硝唑、呋喃妥因、复方磺胺甲恶唑、异烟肼等。 2 降糖药 答 口服降糖药期间,如果空腹饮酒,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反应。这种低血糖症状与醉酒反应相似,患者常表现为心慌、出汗、疲乏无力,甚至烦躁、意识混乱、多语等。即使患者出现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也有可能被认为是醉酒,诱发低血糖性休克。 常见药物:甲磺丁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等。 3 降压药 答 过量饮酒具有扩张血管、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减弱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如果患者在饮酒前后服用降压药,可能会使小血管更为扩张、血压骤降,容易出现低血压或晕厥。 常见药物:硝苯地平、肼苯达嗪、地巴唑等。 用药交代:部分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复方双肼屈嗪等)与酒精合用,可能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必须引起药店人注意。 4 解热镇痛药 答 如果患者在服用解热镇痛药时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胃肠道黏膜受到药物和乙醇的双重刺激,引起消化道溃疡或出血。 常见药物: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5 含乙醇的中成药 答 乙醇是药物生产中常用的辅料或溶剂,部分中成药也含有乙醇。如果患者需要从下述药物进行联用时,药店人一定要提醒患者,警惕双硫仑样不良反应。还有多种酊剂、流浸膏剂、搽剂、涂膜剂、醑剂都可能含有乙醇,使用时务必留心。 常见药物:藿香正气水、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等。 用药交代:黄连上清胶囊的酒大黄和黄柏(酒炙)成分含酒精,如果患者与头孢克洛分散片、替硝唑片同服,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3种生活场景,防范双硫仑反应发生 为了避免双硫仑反应,药店人可以对患者进行患教:所有应用易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用药期间除了不能饮酒,还应避免含乙醇的药物和食品,甚至是调味汁、发酵的食醋等。 1 零食类:如酒心巧克力 答 酒心巧克力含液体酒,所用酒精为含水酒精,乙醇含量一般在80%以上;也有可能是乙醇同水的混合物。总而言之,服药期间食用酒心巧克力,可引发双硫仑反应。 2 调味品:如豆腐乳 答 豆腐乳含红曲色素和乙醇勾兑的成分,吃一整块豆腐乳(每块约8立方厘米)后,过1分钟酒精含量为325mg/100ml,可达到酒驾标准。 3 生活场景:酒精擦浴 答 如果患者采取外用酒精降温,同时联用易导致双硫仑反应的药物,可能会引发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 (本文内容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