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认识真理?

 timtxu 2023-03-14 发布于江苏

厦门 尤德才

近日,写了《驳斥中医非科学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错在哪里?》二文,遭到不少网友质疑,这里就“如何认识真理”作个补充,望网友不吝赐教!

真理是什么?统摄宇宙万物的本质是什么?现象背后是否有一个更为本质的本原,真理性的知识要如何确定。这一切的背后,其实就是中华哲学中高维的“道”在左右着。

真理就是“道”,道是创生万物的本原, 道遍万物,深藏在万物之中。道对万事万物的生成、运动、变化、发展的方式和能量程序都有各自不同的、独特的规定性。

老子《道德经》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混沌性可以说是“道”的特性。语言文字有局限性,科学逻辑研究有局限性。因为到了形而上本体层次,是超语言、超科学、超逻辑的高维本体。和低维和宏观现象之间不是因果等逻辑联系,无法用科学性、辩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所谓先进性所能认识,难以表达清楚。精神现象与物质现象只是在低维和宏观状态下(阴阳)量子间相互作用呈现出的不同状态,重逻辑又不唯逻辑。

譬如,语言很难准确表达诸如精神情感、意识、智慧、市场经济“那只无形的手”等无形东西的感受和内涵,以及它们的独特作用或进行量化等;在科学领域中波粒二象性,就与逻辑学的基本原理“排中律”、“矛盾律”相冲突,不符合逻辑思维。即使数学这样最为严密的、最为科学,今天也面临着第四次危机。即涉及数理逻辑学、悖论、形式数论公理系统、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证明论(元数学)的危机,也出现超逻辑真理了。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蝴蝶效应”正是“道”的混沌性的最佳批注。真实是什么,真实不是单一纯粹,而是混沌的,系统的。

但并不是说,真理不可知,规律不可寻。真理是混沌是指社会事物发展过程中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无规律的东西,具有复杂性和不稳定的特点。实际上,是有它的规律,我们的任务要像被称为本世纪物理学中的“第三次革命”的混沌学一样,找出“条条道路通罗马,貌似无序、实则有序”的规律,并对其进行处理。处理这个问题非语言所能办到,需借助超然形而上的符号、图象理念模型体系来表达高维真理“道”,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解决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象,象不尽道之演变万物的社会科学难题,认识高维真理道。

  这个超然形而上的理论体系,并非来自发明,而是发现和挖掘。这就是世界最古老的书、天下写作时间最长的一部书,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写了,整个成书过程是“人历三圣,世历三古”;堪称天下第一书。被誉为“中华文化之源、哲学之根、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中华哲学,一开始就已经完成了中国哲学形而上学的理论的体系,称之为《易经》。讨论的是在具体的万事万物之“上”共有的本质的“道”。如图:

如何认识真理?

《易经》动态太极图

也就是说,认识真理需借助类似《易经》太极图 (象、数、理)的概念性和综合性的系统模型为工具,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真理。

因为,《易经》 太极图的(象、数、理)的概念性和综合性的系统最能表述事物的运动状态和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状况。促使人们掌握系统的、辩证的思维,从而解决辩证法长期留下的问题,即哲人黑格尔所说:“从来造成困难的总是思维,因为思维把一个对象的实际上联系在一起的各个环节彼此隔开来考察”。同时,也解决辩证法理论本身的完整性与叙述辩证法理论方式的矛盾。

譬如,现代系统科学产生复杂系统概念。其实《易经》就可以看作是对复杂系统的一个简化模型。即所谓“大道至简”,是把世界千变万化浓缩为两个因素(阴阳)的太极图一个简单的系统模型,化繁为简。但它可以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从简单系统模型产生复杂行为和复杂系统模型,即八卦互相叠而成六十四卦。每一个事物都分阴阳。阴阳里再分阴阳。这样推下去,可千,可万,成千上万,乃至无穷无尽。

也可以从复杂行为和复杂系统模型产生简单行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即两种相反的力量构成了“动”的内生动力;两种力量此起彼伏,相互呼应,既有对抗,也有协同,推动着事物走向循环往复的运动轨“道”。

同时,以独特的“象、数、理”的符号图形表述及思维方式探索宇宙奥秘。万物之中皆有“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为开放演化系统的理论基础。完美解决哲学中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可知论与未知论、唯心唯物之间关系……。把多综合为一,或把一分为多的系统构造清晰表达,这样的元理系统,“象、数、理”的符号图形表述及思维方式才适用于阐释世界或指导实践。

道、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不仅是世界最古老,最博大精深。也是最单纯、最简洁,最精炼,最抽象、最核心、最准确,最基本元素、最具有普解性的哲学思想。最具有奠基性、决定性和稳定性。《易经》的“大道至简”不正是混沌学要探索的结论吗?《易经》的系统思想,中国古人的智慧,实在令人拍案叫绝。堪称是欧罗巴古人所云:“形而上学”是科学王冠上最美丽的那颗宝石。

举个例,外国的数叫做数字、是死的,中国的数叫做(数理)是活的,很多数都蕴含深刻的哲理!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用现在的话说即“造化”(创造和演化 )。易以阴阳两极为数值、过则生变、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就是二进制的基础(1和0),是数字信息化最早的种子。正因为阴阳(1、0)“生生不息,循环往复,革故鼎新”开启了计算机与互联网时代,短短70余年,已成为了今天人类离不开的信息时代。你说西方数学1+1=2神奇,还是老祖宗阴阳(数理)1+1≠2演变万物更神奇? 谁更能反映事物发展规律?

真理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真理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主客观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易经》说:“为道也屡迁”,永远不变是变化,并没有什么万古不变的大经大法。宇宙是运动的,规则和道理也因时因世而变。这就是为什么智者圣贤孔子、苏格拉底、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基督耶稣、伊斯兰创始人穆罕默德不留下著作的原因。因为思想一旦留在纸上,就会变成了死东西。

譬如,一个苹果是红色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发黄了。由于苹果的颜色随着时间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对苹果颜色的真理性认识也就发生了变化。人的认识同样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关键是主客观辩证的统一(阴阳辩证统一)。《易经》哲理的的八卦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无稽之谈,封建迷信之说、或是占卜算卦之玄学、或认为《易经》八卦虽是这上古时代的抽象画,不仅仅是占卜算卦之玄学、更是一部智慧宝典。于是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骂之。不骂不足以为道”的现象。

《易经》太极图 (象、数、理)的概念性和综合性的系统模型里面蕴涵了诸如“天人合一”、“和谐共处”、“对立统一”等哲学道理,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提供了一个系统认识和理解自然万物变化关系和发展趋势一种哲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也提供另一套评价事物运动发展、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关系、人的自然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环境)之间作用的相互关系的标准。 如平和(平衡)、和谐、太过不及、有余不足等等,解释社会事物运动发展会更科学。

特别是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的更复杂、社会活动与人的思维活动都受到众多因素(如心理感情、经济政治等权利、甚至民族利益因素)的制约,诱导人们形成非中性的、非客观的、非理性的观察态度,表现更多不确定性、模糊性和混沌性,且难以进行重复性实验。社会现象问题非自然科学1+1=2 ,或西方哲学所能解决的。更需要从(象、数、理)系统思维去研究,才能理解事物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自我调节机理,如何产生最佳的协同效应。

总之,如果不借助类似“易学”模型、用《易经》的(象、数、理)系统思维去对事物研究观察和研究,在方法论上就有局限性。因为多维宇宙、社会、人性的复杂性,远超出人类的哲思冥想。《易经》 太极图的“象、数、理”的概念性和综合性的系统最能表述事物的运动状态和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状况。其“象、数、理”系统哲学辩证思维可以扩大认识对“宇宙真理”研究的角度和视野,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向,可以促进和提高事物发展规律研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先导作用。更能达到主观和客观、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认识和把握真理。因为,象数理模型所含信息比语言与图像信息容量大得多。如图

如何认识真理?

尤德才 社会科学《易经》模型

篇幅关系,对社会科学《易经》模型另做专题阐述。

-------------------------------------------------------------

附:

1、驳斥“中医非科学论”_

  
http://bbs.tianya.cn/post-no01-539131-1.shtml

2、“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错在哪里?

http://bbs.tianya.cn/post-no01-539140-1.s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