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汀浩║传承耕读文化的吉安楼

 梅州文学网 2023-03-14 发布于广东

传承耕读文化的吉安楼

张汀浩

  从梅县区桃尧镇出发,经墟镇的龙发村往东北方向的桃源村,沿着两边夹着山峰的水泥沥青村道蜿蜒而上,约行五六公里就到达了一个小自然村——长径村。

  长径村以前是一个生产小队,隶属于桃源村(原生产大队,毗邻福建永定区峰市镇)。它仅由三座大屋组成,每座大屋相距1公里左右,其中最后一座大屋是全桃源村均闻名的吉安楼。

  吉安楼四面皆山,它依山而建,是一个典型的客家泥墙桁瓦老屋,由一个正堂和两个偏堂以及三个天井组成,拥有房间近30间,门前就是上通桃源村、下往桃尧镇的村道。此村道以前只是一条弯弯曲曲石砌小径,“文化大革命”中后期才建成泥沙公路,改革开放后铺上了水泥沥青。这吉安楼大门前的村道旁有一条小溪,小溪边有约一百多米的水田,如今村民们已经不再种水稻了,而种上了金柚,颇有王安石诗中描绘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那种田园意境,处处鸟语果香,满眼皆绿。

  吉安楼原有5户人家,他们世世代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约有人口30来人,上几辈都由桃源村的水岩头(地名)迁出此地定居,它与众多客家乡村一样,传承着客家人的耕读文化。据说,即使在“读书无用论”的“文革”时期,一些桃源村村民赴墟时也常常能听到孩童的朗朗读书声。仅从改革开放起至今,吉安楼共出有10多名大学生,几乎家家都出有大学生,令远近闻名。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吉安楼有一位年轻人张显模走出大山,考入福建长汀师范,毕业后留校,先后在长汀、永定、桃尧闽粤两地教书。他的三个子女均分别在恢复高考后至八十年代中期考入大专院校,尤其是他的小儿子张永浩,1986年从东山中学以高考成绩班上第二名的高分考入当时最热门的北京邮电大学(当年的录取分数仅次于清华、北大和北航),其当时的高考志愿就仅仅填唯一个——北邮,其他全部空白。张永浩大学毕业后,31岁就被广东省某电信单位评聘为高级工程师,先后主持和参与省内外一些地市的移动网络规划设计,还在北京参加编写全国移动职工培训教材,如今成为省电信集团某单位的一个部门负责人。

  还有一位叫张发模的农民,靠辛勤耕山种果,先后培养出两个儿子考入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分别在深圳和东莞教书。

  吉安楼先后考出的10多名大学生中,如今分布在梅州、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等地为社会作贡献,遍及党政、电信、医疗、教育等各个行业,其中有教师6人(未含民办教师),党政机关科级领导职务干部3人。一到春节或其他重大节日,从外地返乡的吉安楼子弟开着小车回家,众多辆车齐刷刷排在门前村道上,十分壮观。

  如今,吉安楼这百年老屋早已没有人居住了,除了举家迁移各地城市外,仅仅剩下的两户人家也在镇里买了钢筋水泥房,偶尔还骑着摩托回吉安楼耕种,只是中午在那里做午饭并休息。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 授权发布。

编辑:柳馨梦;校对:林诗晴

策划:黄健峰;责编:廖秋香;

延伸阅读

张汀浩║《龙舟竞渡》外十三首(诗词)

张汀浩║浅说颜色词在诗联中的应用

张汀浩║浅谈对仗

张汀浩║对联一组

张汀浩║浅谈诗联中的遣词用字

张汀浩║印刷体春联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

张汀浩║桃源村古民居楹联赏析

张汀浩║近期诗词联作品

张汀浩║话说诗联平仄

作者简介

张汀浩 梅州市直机关退休干部,广东楹联学会会员,梅州市诗词学会会员。现居珠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