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就是不断体验,不断试错的过程

 我在广东写故事 2023-03-14 发布于广东

作者:广东靓仔,一介商人、五星写手。

分析故事背后的人性和心理,探究事件的深层次逻辑机制。

-1-

如果孩子执意要买零食,买了之后吃两口又不吃了,你会生气吗?

或者是要买玩具,买回去玩半天不到就玩腻了、不喜欢了,你又会是什么反应?

星期天,我们一家三口去广州番禺那边逛超市。

在熟食区,有个明窗是卖糖葫芦的,有山楂、草莓等好几种款式。

女儿指着那排山楂的,嚷着要买一串。

一串只有5颗山楂,15块钱,有点小贵。但是女儿从未吃过这东西,所以就给她买了一串。

结完账出来,女儿就迫不及待地拆包装要吃,结果咬了一口就邹起了眉头,不吃了。

孩子妈妈以为是东西变质了,就接过来尝了一口,没发现有什么异常。

于是问女儿为什么不吃,女儿说不好吃。

老婆也不喜欢山楂的味道,然后就递给了我。

我咬了一口,发现糖浆太多,太甜了,又粘牙,所以我也不想吃。

就递回给女儿,女儿坚决不吃。我说那就只能丢掉了。

老婆一听就生气了,开始骂女儿,刚才是你吵着要买的,现在买了你又不吃,以后都不给你买零食了!

女儿感到委屈,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我知道,老婆是心疼粮食,也心疼钱。

我抱起女儿,边给她擦眼泪边安慰她。然后对老婆说,算了算了,不喜欢吃就没必要强迫她吃嘛。

老婆气还没消,就转过来骂我,都怪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宠着她,惯出一身坏脾气,以后她要你给她摘星星月亮的时候我看你怎么办……

我知道,这时候如果我再反驳的话,就可能要当街吵架,当众出丑了,所以只好默不作声。

-2-

但是我心里是不服气的,我觉得这事真没什么值得生气的,更不应该这样指责孩子,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不断体验、不断试错的过程。

为体验和试错埋单,本身就是生活中应该承担的一部分成本。

女儿没吃过糖葫芦,对它的味道抱有好奇和期待之心,是人之常情;所以想买一串来试试味道,这是也很合理的要求。

试过之后,觉得不符合自己的口味,不想吃了,这也是很平常的反应。

为什么要生气呢?

你说浪费粮食可耻。

浪不浪费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就是,不能只看结果,更要看本意。

我花这15块钱买串糖葫芦,本意是想知道它的味道,而不是想着糟蹋粮食。

现在试过之后,已经得到了一个答案,解除了心中对糖葫芦的疑惑和期待,那这个钱就花得值了,算不上浪费。

假如我的本意是买来闹着玩,拿它沾泥沙作乐的,那就是浪费了,应该受到谴责。

另外,生活中不是每一件事都要拿道德标准去衡量一番的。

道德感太强的人,会活得很累、很拘束,很难活得开心。

你说心疼钱,

那你是想孩子不喜欢吃的东西硬要吃完它吗?

如果每买一样食物,就必须爱上它、吃完它,那才是过分的要求。

我发现很多父母都陷入同样的思维僵局,就是孩子想要买什么东西,我现在给你买了,那你就必须喜欢它、珍惜它。

-3-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给孩子买玩具的事情上。

小孩子爱吃零食,爱买玩具,这是天性。

在我们家,已经买了一屋的玩具,这些都是出去逛街时女儿执意要买的。

但是它们的价值往往只有半天时间,女儿拆开包装后玩一会,新鲜感一过就当旧衣物一样扔一边了。

只有少数玩具是她真心喜欢的,会重复玩耍的。

每次看到女儿把新玩具玩腻后扔一边,老婆就生气,并扬言以后不许再给女儿买新玩具了。

我知道,她放狠话的目的,是希望女儿下次会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玩具。

但是,要怎么珍惜?

一直玩同一个玩具,才叫珍惜吗?

你想让孩子喜欢上每一件买到手的玩具,那不现实。

你也不可能喜欢每一件买回来的衣服吧?

不喜欢的衣服你会强迫自己经常穿出去吗?

既然我们成年人都不可能做到喜欢和珍惜每一样买回来的东西,更何况孩子?

小孩子要买新玩具,可能是因为好奇,也可能纯粹是因为享受这种获得新礼物的快乐心情;至于买回来之后喜不喜欢,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作为父母,当我们决定要给孩子买一件玩具、一包零食的时候,就应该接受孩子喜欢或不喜欢这两种可能的结果。

我们可以教导孩子怎么玩玩具,也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玩,还可以引导孩子如何处置自己玩腻了的玩具,例如可以赠送给同学朋友们。

但是我们不应该要求孩子必须喜欢所有花了钱的东西,

更不应该批判和否定孩子的兴趣爱好。

因为这样会打击他们的自信,会抹杀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致。

比如,孩子上学之后,有一天突然觉得弹吉他挺有意思的,就想让爸妈帮报名兴趣班体验一下。

但是孩子转念一想,万一到时花钱报名了,等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真的很喜欢谈吉他,

又或者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天分,那到时中途放弃的话,爸妈肯定又会骂我做事三分钟热度,骂我乱花钱了。

最后想想,算了,还是不要跟爸妈说了,不学也罢。

这样的情况发生得越多,孩子丢失的兴趣和爱好就越多,然后就会变得对什么都不再感兴趣了,什么也不想去尝试了。

结果是让孩子错过了很多能令自己发光发亮的机会,也没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只能按部就班、庸庸碌碌地过日子,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过着没有激情的生活。

做父母的,你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上这样的道路吧?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在不断地玩耍,不断地体验,和不断地试错。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快乐,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树立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为人父母者,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就应该为孩子多创造机会,少要求结果。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点赞鼓励一下;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员工刚离职就把老板给举报了,以后还能好好创业和招聘吗?

“高价彩礼”要不要监管?

以弱者自居的人,堕落得最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