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日历 | 晏几道《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1-06-02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庭院柳树下有人吹笙唱歌,花丛间姐妹们正在荡秋千。还记得在青楼的那些往事,在红窗夜月下写信。谁能替我寄给心爱的小莲呢?

红色蜡烛无端陪人流泪,江南的春蚕吐丝,仿佛正诉说着缠绵的话语。乌黑的头发又能经得起多少离恨,不肯像断弦一样绝情。今年比去年老去得更快。

注释

破阵子:唐教坊曲,一名《十拍子》。
小莲:人名。
绛(jiàng)蜡:红蜡烛。
等闲:无端。
吴蚕:吴地的蚕,江苏一带盛产蚕丝,故称“吴蚕”。
到了:到底。
绿鬓(bìn):指乌黑的头发。无情比断弦:像断弦一样无情。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一首爱情词。

晏几道一生专写爱情词,这在词人中并不多见。

这首词抒写了对歌女小莲的怀念,想起昔日美好时光,生发了“自古多情伤离别”的苦恨。

上阙一、二句,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是说,庭院柳树下有人吹笙唱歌,花丛间姐妹们正在荡秋千。

这两句交代了相思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即昔日庭院的柳树下,小莲和她的姐妹们正在荡秋千。这些欢聚的时光,如此美好,如此温馨,如此欢乐,让词人永世难忘。

三、四、五句,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是说,还记得在青楼的那些往事,在红窗夜月下写信。谁能替我寄给心爱的小莲呢?

这三句交代了相思的原因,前尘往事已成“春楼当日事”,只能“写向红窗夜月前”,用文字记录对小莲的思念。“凭谁寄小莲”,无人知道小莲身在何处,连美好的回忆也无法与小莲分享了。

下阕一、二句,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是说,红色蜡烛无端陪人流泪,江南的春蚕吐丝,仿佛正诉说着缠绵的话语。

这两句交代了相思的程度,即落泪不止、缠绵悱恻。“等闲”“到了”增加了这种相思的贴合度,既是蜡烛垂泪的一翻“推陈”,更见吴蚕吐丝一份“出新”。其艺术手段之高妙,令人赞叹不已。

末三句,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是说,乌黑的头发又能经得起多少离恨,不肯像断弦一样绝情。今年比去年老去得更快。

这三句交代了相思的结局,是今年更比去年老。因为无法像断弦一样绝情,所以年年相思起,年年望断肠。即便是“绿鬓”,也承受不住这般相思。

纵览全词,环环相扣,委婉曲折,让人感受到了相思的心酸与无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就是晏几道笔下的相思,一唱三叹,魂牵梦萦。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