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一下中医的“辨证”

 昵称65820384 2023-03-14 发布于河南

薰医草【1283】简说中医的“辩证”。【1】中医看病首先要“辨证”,辨证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辨症”,一个是“辩证”。辨症,就是要看病人的症状;辨证,就是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将其分门别类为中医的“某一种证型”。比如,“怕冷加气喘心悸”等症状,就归为“心阳虚证”,这个时候就要根据“心阳虚证”下药。【2】如果你胃痛,最直截了当的至少有这几种可能:饿的疼、吃饱了撑得疼、受凉了疼、喝热饮烧的疼。这个时候,就不能“就疼说疼”,也不用上什么仪器设备检查,简单的询问之后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了。除非尚不会语的孩童和年老有些障碍的老者,要靠医生去“猜”,这种“猜”,也还是要依靠医生的经验而不是没有感情的设备仪器。对于老中医来说,上述的胃疼他们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虚实寒热,究竟是哪一种引起的疼痛。这就是中医辨证施治。【3】还比如,同样是咳嗽吐痰,中医就必须先确定是寒咳还是热咳、是寒痰还是热痰,因为寒咳热咳寒痰热痰完全不是一码事,病因病机完全不一样。只有知道了寒热的区分,才能对症下药。这也就是中医为什么看病必须首先要辨阴阳、辨虚实、辨寒热的原因。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下药,那很可能南辕北辙、背道而行了。【4】对于西医来说,没有寒咳热咳寒痰热痰的区分,它们要区分的是:病毒还是细菌、病毒里面的什么病毒以及细菌里面的什么细菌,如果不是病毒和细菌,那就看是什么病原体;如果还不是病原体,那就看是不是出现了什么新型病毒….【5】这就是中西医看病的根本区别,中医认为凡病离不开阴阳、虚实、寒热、表里,首先将其分为这几大类再出治疗思路。西医则是从最微小的角度出发研究病情。这正如中医认为人体最需要的物质依次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西医则认为人体最需要的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其实,分解开来看,他们说的几乎是一个事情,但是看问题的观点不一样、切入点也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一样。【6】中医常说的话是:没事,回家多吃点水果、蔬菜吧;西医常说的话是:还是要注意,回去每日吃多少克蛋白质和多少克脂肪。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罢了,前者会给人感觉“不严谨”、后者则给人的感觉是“够科学”。这可能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中医糊里糊涂、西医明明白白”吧。其实,很多问题谁也不糊涂、还有很多问题谁也不明白。2020/9/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