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传播》| 曹培鑫 等:“北京调查”四十年:中国受众研究的起源神话、逻辑悖论与经验反思

 源源不断 2023-03-15 发布于宁夏

核心提示

内容摘要:


1982年的“北京调查”被普遍认为是我国现代受众研究的开端。这场调查尽管借鉴了西方受众研究的主要理论与主流方法,却秉持了传媒为人民服务的基本价值立场。反观四十年后的今天,受众研究的商业逻辑、学术逻辑与政治逻辑的混杂,导致了价值论与方法论在众多的实践框架下彼此抵牾冲突,使得“为受众服务”的价值底色几近被遮蔽。通过梳理西方经典受众研究范式及其对中国学界受众研究的影响,厘清党报传统中人民群众与媒体受众的身份关联,并指出我国当下受众研究中的现实矛盾,认为需要重新评估“北京调查”在我国受众研究脉络中的历史定位,去除将其视为我国现代受众研究起源的神话,并重申中共在百年新闻实践中探索出的群众调查传统。


关键词:


北京调查;受众研究;党报理论;群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引用格式参考:
曹培鑫,宋启明.“北京调查”四十年:中国受众研究的起源神话、逻辑悖论与经验反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12):27-37.

曹培鑫,宋启明:《“北京调查”四十年:中国受众研究的起源神话、逻辑悖论与经验反思》,《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年第12期,第27-37页。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