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饿就“手发抖、心慌、无力”?是低血糖吗?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空腹血糖维持在3.9~6.1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之间,当人体空腹血糖低于2.89mmol/L(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小于等于3.9mmol/L)时,即可确诊为低血糖。生理性降低的原因其实比较好理解,当人体饥饿、剧烈运动后、注射胰岛素后,都有可能发生低血糖现象。建议这部分人群,最好随身携带一些饼干,或者是巧克力之类的甜品,如果身体不太舒服,就可以拿出来吃,缓解一下。 2)病理性降低:病理性降低,主要指的就是患者患有的其他疾病而导致的,比如说糖代谢、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力衰竭等,也会导致出现低血糖现象。 低血糖发作的时候,会出现手抖、心慌、脸色苍白、头晕等症状,所以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只要自己饥饿时发生了这些症状,就会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是低血糖了,但事实是,一饿就手抖、心慌,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的,比如说甲状腺功能亢进、胃肠道功能异常、心力衰竭等,都有可能导致。首先,我们先来说说,本文的事例小云所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饿就手抖心慌,除了低血糖,还有可能是以下几种疾病 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顾名思义主要是指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降低,进而引起手足抽搐、心慌、手抖等的症状。 当出现低钙血症的时候,它可以诱发心律失常,比如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停搏等,而心律失常本身就容易引起心慌的症状。 至于低钙血症为何会引起抽搐,这个主要是因为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降低以后,会使肌肉的兴奋性增加。正常情况下,钙离子可以抑制钠离子内流,这样的话肌肉的兴奋性就不会太高。如果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低于正常值的话,那肌肉的兴奋性就会增高。肌肉的兴奋性增高以后,即便它不受到刺激,也能变得兴奋。 一饿就手抖,心慌,还有可能是胃肠道功能出现了问题。当胃肠道功能出现问题时,肠胃会大量分泌胃酸,当胃酸过多时,会引起胃酸反流或者是食物残渣反流,当人饥饿时,就会出现手抖和心慌无力的情况。 如果胃肠道功能异常一直没有得到治疗,长期的胃酸分泌过多,对肠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心脏病 心脏的重要性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当患者患有心脏病时,心脏泵血功能就会出现问题,身体其他器官也会随之发生不适,所以导致患者会出现一饿就手抖心慌的情况 如果是心脏类的问题,患者一定要尽早就医,如果任由它发展,最后有可能变成冠心病,如果心慌持续好几分钟以上都没有得到治疗,还有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发生猝死的情况。 甲状腺功能亢进: 很多人可能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并不了解,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种疾病,这里我来解释一下。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是由于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得太多,从而引起脖子增粗、体重下降、出汗增多、食欲增加、失眠多梦、心慌、手抖、突眼等的症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心慌的症状,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疾病本身会引起心率增快。另一方面,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以引起心律失常。至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为何会引起手抖,这个主要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进而使得肌肉颤抖。 如果出现了心慌、手抖的症状,并且还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常见症状,那就需要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这个时候,只需要去医院做甲状腺彩超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就可以了。 其实,引起心慌、手抖的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这3个以外,别的还有很多,常见的包括心律失常、焦虑、情绪激动等。 在出现了“一饿就心慌、手抖”的症状以后,很多朋友并不把它放在心上。很多时候,出现了心慌、手抖的症状,有可能是某些疾病在预警。 如果频繁地出现“一饿就心慌、手抖”的症状,那就应该去医院接受正规的诊治了。在明确引起心慌、手抖的原因之后,多数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举个例子,如果心慌、手抖是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那一般来说,只要正规地治疗甲亢,这些症状也就随之消失了。治疗甲亢的手段,目前来说,可以分为3种,即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应该选择哪种治疗方式,那是需要专业人士进行评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