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娃现在在武汉接受的教育跟我们80后小时候有啥不一样: 第一,超前学的多。 有的3岁就开始学英语,初一就能做中考英语卷子;还有的5年级把初中数学学完了;普通的,也在寒假、暑假拿着下学期的课本学,有的低年级老师还让在寒暑假把下学期的生字抄完;你抢跑5米,我就抢跑10米,生怕落后。 第二,家长参与度高。 妈妈们把年轻时候追逐韩国欧巴的热情全部发疯似的放在鸡娃上。每个家长基本上都是家里孩子教育的参谋长,半个专家。哪里的学校好?哪个班老师好?哪门课什么阶段学什么资料?几岁的时候报什么班?哪里有靠谱的培训老师?光英语来说,什么Raz,什么新概念,什么分级阅读,什么自然拼读,一大堆体系,我也是晕的。 每天还经常陪着写作业,小学时候家长们还经常自己动手指手画脚,到了初中、高中实在不行就花钱请人,请不起的或者家长曾经成绩还可以的,就自己拿课本看,自己上阵教。 第三,作业多。 双减前,我娃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本练习册、语文两本练习册,双减后一样一本。但也不妨碍老师闲着,老师可以布置背书,小练笔,预习,反正不让你娃闲着。据我了解,我娃现在4年级,每天8点前完成作业,这在武汉市应该算比较早的水平了。 我就不懂了,拿初中物理来说,知识点并不比25年前增加很多,学的也都是1920年以前的知识,为什么作业量多那么多?感觉一是因为卷,二是老师懒,布置的作业没有挑选。 第四,没有打印机就活不了了。 这是我最反感的,老师每天就往群里PDF轰炸。尼玛难道家家都有打印机吗?家家都有家长会操作打印机吗? 什么《五三》、《黄冈小状元》不香吗?编者比老师你水平差? 如果你真觉得自己水平高,那你能不能提前把作业搞出来,让班上统一打印,不要一天一个文件一天一个文件的往群里丢。我真不知道那些爷爷奶奶不会操作打印机、家里没有打印机的人是怎么过? 第五,竞争激烈+价值观多样化 客观来说,尖子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比我们以前激烈多了,名校的录取分数线也在升高。 但另一方面,我们教育的弊端,很多家长也看得到,有的选择让孩子躺平快乐;有的更注重心理方面的培养;还有的孩子家里已经积累了一些资产,不用太拼的去学;这个价值观是很多样化的,没有一个谁对谁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