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原文章节与译文【134-<灵枢63-64>】

 溱湖之恋 2023-03-15 发布于江苏

作者:潘长宏 

 2023年3月15日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医学巨著,集汉以前医学之大成。它的成书标志着我国古老的医学体系,由单纯的医疗知识积累,发展为系统的医学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一直以来被尊为“医学之宗”、“群经之祖”。

《黄帝内经》还是养生保健的鼻祖。《黄帝内经》开篇是上古天真论,讲的是如何正确养生保健,以活到天年。天年就是人的自然寿命,即120-150岁。几千年来,《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中医临床实践。中国历代名医都是在《黄帝内经》的理论指导下,创新发展中医的。比如“经方之祖”汉代医圣张仲景,其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就是继承了《黄帝内经》的医学成果。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论-134-原文(63)】

       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挽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少俞答曰: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少俞曰:苦入于胃,五榖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

  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何也?少俞曰: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悗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论-134-译文(63)】

       黄帝问少俞说:五味进入口内,各有它喜欢趋走的地方,也各有它所引发的病症。酸味趋走于筋,多食酸味,使人小便不通;咸味趋走于血,多食咸味,使人发渴;辛味趋走于气,多食辛味,使人感觉心如火烧;苦味趋走于骨,多食苦味,使人拘挛、呕吐;甘味趋走于肉,多食甘味,使人心闷。我知道五味食用过度会分别引发上述症状,但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我想听听其中缘故。

  少俞回答说:酸味进入胃内,它的气涩滞不滑并有收敛作用,上行至于上中两焦,不能随着气化运行而出入往来。既不能出,则留于胃中,胃中温和,便向下渗注于膀胱,膀胱皮薄而软,受到酸味的作用便紧缩蜷曲,致使膀胱出口收束不通,以至于小便不通,因而造成癃闭之症。人的阴器,是全身诸筋最终聚结之处,所以说酸味进入胃中,是趋走于筋的。

  黄帝问:咸味趋走于血,多食咸味使人口渴,这是为什么?

  少俞说:咸味进入胃中,其气向上趋走于中焦,渗注于诸脉。脉是血气运行之处,血与咸味相遇,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胃内的汁液就渗注于血;胃内汁液渗注于血,则胃内汁液枯竭;胃内汁液枯竭,则咽喉焦干,所以舌根发干而易觉口渴。血脉是取道于中焦而通血气的,所以咸味进入中焦,便趋走于血。

  黄帝问:辛味趋走于气,多食辛味,使人烧心,这是为什么?

  少俞说:辛味进入胃中,其气趋走于上焦。上焦是纳受水谷所化精微之气而营护诸阳气的,姜、韭的辛气熏蒸上焦,营卫之气也不时受到辛味的刺激,而长时留滞胃中,所以有如火烧心的感觉。辛味趋走于卫气,与卫气同行,所以辛味入胃后,就会和汗液一起发散出来。

  黄帝问:苦味趋走于骨,多食苦味,使人拘挛、呕吐,这是为什么?

  少俞说:苦味进入胃中,胃中的五谷之气都敌不过苦味。苦味进入下脘,三焦的气行之路俱都闭塞不通,所以拘挛呕吐。牙齿是胃的终了处,苦味进入胃中,先趋走于骨,而后复出于齿,致使牙齿发黑而疏松,所以知道苦味是趋走于骨的。

  黄帝问:甘味趋走于肉,多食甘味,使人心闷,这是为什么?

  少俞说:甘味进入胃中,其气弱小,不能上行至于上焦,而是与谷物一起留在胃中。甘味能使胃变得柔润,胃柔润则胃壁松弛,胃壁松弛,胃中的寄生虫就会蠕动,虫蠕动,则使人心闷。甘味之气外通于肉,所以说甘味趋走于肉。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134-原文(64)】

       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歧伯曰:悉乎哉问也,此先师之秘也,虽伯高犹不能明之也。

  黄帝避席遵循而却曰:余闻之得其人弗教,是谓重失,得而泄之,天将厌之,余愿得而明之,金柜藏之,不敢扬之。歧伯曰: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歧伯曰:慎之慎之,臣请言之。

  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阴,佗佗然,大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左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下随随然。钛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上推推然。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枯枯然。

  火形之人,比于上征,似于赤帝。其为人赤色广䏖(zhèn)、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不寿暴死。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手少阴核核然。质征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上,肌肌然,少征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下慆慆然,右征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上鲛鲛然。质判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下支支颐颐然。

  土形之人,比于上宫,似于上古黄帝,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太阴,敦敦然。大宫之人比于左足阳明,阳明之上婉婉然。加宫之人,比于左足阳明,阳明之下坎坎然。少宫之人,比于右足阳明,阳明之上,枢枢然。左宫之人,比于右足阳明,阳明之下,兀兀然。

  金形之人比于上商,似于白帝,其为人方面白色、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如骨发踵外,骨轻。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吏,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手太阴敦敦然,釱商之人比于左手阳明,阳明之上,廉廉然。右商之人,比于左手阳明,阳明之下脱脱然。左商之人比于右手阳明,阳明之上监监然。少商之人,比于右手阳明,阳明之下,严严然。

  水形之人,比于上羽,似于黑帝,其为人,黑色面不平,大头廉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下尻长,背延延然。不敬畏,善欺紿人,戮死。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少阴汗汗然。大羽之人,比于右足太阳,太阳之上,颊颊然。少羽之人,比于左足太阳,太阳之下洁洁然。桎之为人,比于左右太阳,太阳之上安安然。是故五形之人二十五变者,众之所以相欺者是也。

  黄帝曰:得其形,不得其色何如?歧伯曰:形胜色,色胜形者,至其胜时年加,感则病行,失则忧矣。形色相得者,富贵大乐。

  黄帝曰:其形色相当胜之时,年加可知乎?歧伯曰:凡年忌下上之人,大忌常加七岁,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人之大忌,不可不自安也,感则病行,失则忧矣,当此之时,无为奸事,是谓年忌。

  黄帝曰:夫子之言脉之上下,血气之候似知形气,奈何?歧伯曰: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故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多,足阳明之下血气盛则下毛美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毛美短至脐,行则善高举足,足趾少肉足善寒,血少气多则肉而善瘃,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枯悴,善痿厥,足痹。

  足少阳之上,气血盛则通髯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血少气多则少髯,血气皆少则无须,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少气多则胻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无肉。

  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血多气少则恶眉,面多少理,血少气多则面多肉,血气和则美色,足太阳之下,血气盛则跟肉满,踵坚,气少血多则瘦,跟空,血气皆少则善转筋,踵下痛。

  手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髭美。血少气多则髭恶,血气皆少则无髭。手阳明之下血气盛则腋下毛美,手鱼肉以温,气血皆少则手瘦以寒。

  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手少阳之下,血气盛则手卷多肉以温,血气皆少则寒以瘦,气少血多则瘦以多脉。

  手太阳之上,血气盛则多须,面多肉以平,血气皆少则面瘦恶色。手太阳之下,血气盛则掌肉充满,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

  黄帝曰:二十五人者,刺之有约乎?歧伯曰:美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恶眉者,血气少,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审察其形有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

  黄帝曰:刺其诸阴阳奈何?歧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其结络者,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故曰: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气不足于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寒与热争者,导而行之,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则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约毕也。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134-译文(64)】

       黄帝说:我听说有属阴或属阳之人,是怎样的?

  伯高说:天地之间,宇宙之内,都离不开五这个数,人也和它相应。所以,人有五五二十五种类型,而所谓阴阳之人是不在其内的。
  
  阴阳之人的形态与一般人不同,他们有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这些我已经知道了。我想听听二十五种人的形态,了解他们因血气差异所形成的特征,从而治疗时能够分别候察,由外知内,可以满足我的要求吗?

  岐伯说:问得好详细啊!这是先师的秘要,就连伯高也还不能了解它呢。

  黄帝离席却步,恭敬地说:我听说,遇到适当的人而不把秘学传授给他,这是过于慎秘;获得了秘学而随随便便泄露出去,天所不容。我希望得到这秘学并加以阐明,把它藏在金柜里面,不敢轻易外传。

  岐伯说:首先确立金、木、水、火、土五种形态,区别五色,分开五声,二十五种人就齐备了。

  黄帝说:请全部讲给我听。

  岐伯说:审慎啊,审慎啊!让我来谈谈这个问题吧。

  木形的人,同五音中的上角相比类,与天上的东方苍帝相似。其特征是:苍色,小头,长面,大肩,平背,直身,手足小,有才气,好劳心,力小,常为各种事务忧心劳神。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了秋冬不正之气就会生病。这一类型的人,属于足厥阴肝经,他们的体态是优美的。木形中属于太角的一类人,比类于左足少阳,少阳的上部,其情态是意满自得的。木形中属于左角的一类人,比类于右足少阳,少阳的下部,其表现是和顺的。木形中属于釱角的一类人,比类于右足少阳,少阳的上部,其表现是意气昂扬的。木形中属于判角的一类人,比类于左足少阳,少阳的下部,其表现是公正坦直的。

  火形的人,同五音中的上徵相比类,与天上的南方赤帝相似。其特征是:赤色,齿本宽,尖脸,小头,肩、背、髀、腹各部发育都好,手足小,脚步稳,走路快而且摇晃肩膀,背部肌肉丰满,好使气,轻钱财,不轻易相信他人,多疑虑,见事明白,容颜美好,心急,不能长寿,往往暴亡。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时容易感受不正之气而得病。这一类型的人,属于手少阴心经,其情态为诚实可信的样子。火形中属于质徵的一类人,比类于左手太阳小肠经,太阳的上部,其表现是精神旺盛的。火形中属于少徵的一类人,比类于右手太阳小肠经,太阳的下部,其表现是乐陶陶的。火形中属于右徵的一类人,比类于右手太阳小肠经,太阳的上部,其表现是欢欣踊跃的。火形中属于判徵的一类人,比类于左手太阳小肠经,太阳的下部,其表现是逍遥自得的。

  土形的人,同五音中的上宫相比类,与天上中央一方的黄帝相似。其特征是:黄色,圆脸,大头,肩背发育好,大腹,大腿、小腿长得好,手足小,身体多肉,上下匀称,走路脚步稳,举足轻,安心,爱作对别人有利的事,不喜好权势,而惯常依附他人。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时常感受不正之气而得病。这一类的人,属于足太阴脾经,其表现是诚实厚道。土形中属于太宫的一类人,比类于左足阳明胃经,阳明的上部,其表现是和顺的。土形中属于加宫的一类人,比类于左足阳明,阳明的下部,其表现是喜悦的。土形中属于少宫的一类人,比类于右足阳明,阳明的上部,其表现是圆转灵活的。土形中属于左宫的一类人,比类于右足阳明,阳明的下部,其表现是善良的。

  金形的人,同五音中的上商相比类,与天上的西方白帝相似。其特征是:方脸,白色,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小,足跟处骨头象是要露出来,骨轻,为人清廉,办事不拖踏,外表柔静而内实悍勇,擅长充任下级官吏。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时常感受不正之气而得病。这一类的人,属于手太阴肺经,其特点是处事果决敢断。金形中属于釱商的一类人,比类于左手阳明,阳明的上部,其表现是锋芒毕露。金形中属于右商的一类人,比类于左手阳明,阳明的下部,其表现是从容舒缓的。金形中属于左商的一类人,比类于右手阳明,阳明的上部,其表现是明察的。金形中属于少商的一类人,比类于右手阳明,阳明的下部,其表现是庄重威严的。

  水形的人,同五音中的上羽相比类,与天上的北方黑帝相似。其特征是:黑色,面部不平正,大头,面颊宽,肩小,腹大,手足小,行走时身体摇摆,自腰至尻距离较长,背部也比较长。无所敬畏,好欺骗人,往往遭杀戮而死。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时常感受不正之气而得病。这一类的人,属于足少阴肾经,他们的身上常常是汗津津的。水形中属于大羽的一类人,比类于右足太阳,太阳的上部,其表现是意满自得的。水形中属于少羽的一类人,比类于左足太阳,太阳的下部,其表现是性行纡曲而不直爽。水形中属于众羽的一类人:比类于右足太阳,太阳的下部,其表现是洁身自好的。水形中属于桎羽的一类人,比类于左足太阳,太阳的上部,其表现是安闲恬静的。所以,五形之人有二十五种变化,彼此各有短长,众人之间之所以有大欺小,强凌弱的现象,原因也在于此。

  黄帝问:人获得了适合五行的形体特征,而不具有相应的肤色,会怎么样呢?

  岐伯说:形体的五行属性克于肤色的五行属性,或是肤色的五行属性克于形体的五行属性,再碰上相克的时令和应避忌的岁数,感受了邪气,就会得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值得忧虑了。如果形与色相适合,则将富而且贵,受大快乐。

  黄帝问:如果人的形体的五行属性与肤色的五行属性相克,应避忌的年岁可以知道吗?

  岐伯说:凡年忌,五分老幼,大忌常加九岁,从七岁起,而后是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这都是人的大忌之年,不可不自加保重,否则,感受了不正之气,就会得病,如失于治疗,就有危险。凡遇大忌之年,不要做奸邪之事,这就叫做年忌。

  黄帝问:先生说,候察手足三阳经脉上下部的血气,就可知道形气的强弱,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足阳明经的上部,如血气充盛,则胡须美而且长;血少气多,则胡须短;气少血多,则胡须稀少;血气都少,则没有胡须,而且嘴角多皱纹。足阳明经的下部,如血气充盛,则阴毛美而且长,甚至向上衍生直至胸部;血多气少,则阴毛美而短,向上衍生至脐,走路时足举得高,足大指肉少,足部易觉寒冷,血少气多,则下肢肌肉易生冻疮;血气都少,则无阴毛,即使有,也是稀少而枯恶,并且容易发生两足痿厥或痹痛的症状。

  足少阳经的上部,如血气充盛,则胡须连鬓而生,美而且长;血多气少,则连鬓胡须美而短;血少气多,则连鬓胡须稀少;血气都少,则无鬓须,感受了寒湿之气,两足容易发生痹痛、骨痛及足指爪甲干枯等症。足少阳经的下部,如血气充盛,则小腿上的寒毛美而且长,足外踝肌肉肥厚;血多气少,则小腿上的寒毛美而短,足外踝的皮硬而厚:血少气多,则小腿上的寒毛稀少,足外踝的皮薄而软;血气都少,则小腿上无寒毛,足外踝瘦而无肉。

  足太阳经的上部,如血气充盛,则两眉美好,眉中生有长毛;血多气少,则两眉枯悴难看,而且面部有许多细小的纹理;血少气多,则面部多肉;血气和调,则面色美好。足太阳经的下部,如血气充盛,则足跟肌肉饱满而坚实;气少血多,则足跟瘦而无肉;血气都少,则足部易转筋,足跟疼痛。

  手阳明经的上部,如血气充盛,则嘴上边的胡子长得好;血少气多,则嘴上边的胡子长得不好;血气都少,则嘴上边没有胡子。手阳明经的下部,如血气充盛,则腋毛长得好,而且手鱼部多肉、温暖;气血都少,则两手枯瘦、发凉。

  手少阳经的上部,如血气充盛,则眉毛美而且长,耳朵皮肉之色美好;血气都少,则两耳枯悴色恶。手少阳的下部,如血气充盛,则手多肉而温暖;血气都少,则手瘦瘠而发凉;气少血多,则手瘦瘠,脉络显露于外。

  手太阳经的上部,如血气充盛,则多生髭须,面部多肉而平正;血气都少,则面瘦而色恶。手太阳经的下部,如血气充盛,则手掌肌肉饱满;血气都少,则手掌枯瘦而发凉。

  黄帝问:这二十五种人,如对他们加以针治,有应准依的法则吗?

  岐伯说:眉毛长得好的,是由于足太阳经脉,其气血盛多;眉毛长得不好的,也是由于足太阳经脉,其血气都少;肥胖而肤色光润的,是血气都有余;肥胖而肤色不光润的,是气有余而血不足;瘦瘠而肤色没有光泽的,是气血都不足。审察其形气有余、不足的情况,据此对他们加以调治,就可以知道逆与顺的区别了。

  黄帝问:针刺诸阴经、阳经,应怎样呢?

  岐伯说:诊按寸口脉和人迎脉,测知阴阳的盛衰而加以调治,并循沿经络按切,诊察其凝涩与否,凝结不通的,身体会出现痛痹,严重的,则不能行走,所以知其血气凝涩。血气凝涩的,应导致其阳气以温通血脉,待到血脉和调,就停止这种治疗。由于凝结,致使脉中郁积,血不畅行,须开而通之才可使血畅行。所以说:上部之气盛多有余的,应导而使之下行;上部之气不足的,应推而使之上扬;气迟滞不至的,则应采用多种手法,迎之接之,使气必至。必须明了经脉的通道,才能掌握好治疗方法。寒与热相争,就应加以宣导而使气血畅行;血有所蕴积而尚未凝结的,可从旁侧取穴予以刺治。一定先要了解二十五种人的类型,辨别血气盛衰及有余不足的所在,或左侧或右侧,或上部或下部,取适当穴位予以刺治,那么,针刺的法则就尽在其中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