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段庆红 2023-03-15 发布于山西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老百姓种地就是为了多打粮食,粮食大丰收自然会让庄稼人脸上洋溢出笑容。
在还没有尿素和复合肥时用麦秆谷杆玉米杆沤成粪撒到地里。推粪是那个时期最重要的环节。沤粪的过程并不是一天两天,那道工序依旧需要人工,需要时间。从地里把谷子和玉米杆带玉米穗儿推回家,就连那个玉米杆底部的大疙瘩都不放过。农村人都知道那个疙瘩带着土,很湿很重。可庄稼人为了增产,为了不再挨饿,铆足了劲儿的劳作,早已不知道什么是重,什么叫沉了。

每家都有一把铡刀,得闲时就铡,铡碎扔进猪圈,等于给猪找了点生活干,猪在那个时候同样功不可没。噜噜中捎带着就把杆给踩踏。
谁家沤的粪多,往地撒的粪多说明这家人勤快,到时候庄稼长得好。这也是衡量一个人、一个家庭重不重视粮食多产的标准。以我当时小小年纪去看,没有发现哪个懒撒到不重视粮食,不重视粪的程度,都在与时间赛跑,“热火朝天”这个词我始终认为是专门为那个时期量身定做。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想再在日出和日落两头延伸,把这个线段延长至直线。因为日出前和日落后的时间仍在忙着农活。
小推车是豫北地区重要的家用工具,丘陵地带,唯有小推车合适。小推车上贴的对联“日行千里”听起来夸张,其实是真实写照。从推开吱吱呀呀的门就推起了吱吱呀呀的车。从春到秋,从山下到山上,每天不停地推。流的是汗水,推的却是希望,是一车子的幸福,百推不厌,越推越有劲儿。

随着时代的慢慢发展,电视上突然出现了有关复合肥的广告,成了当地电视台最受欢迎的广告,庄稼人乐意看。他们对“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不感兴趣,对“黑头发飘起来飘起来”的广告心不在焉,对那一声“南方黑芝麻糊”更是觉得遥不可及,顶多心里闪一下:南方喝的是黑芝麻糊?。唯独对肥料广告,那是睁大双眼全神贯注。做广告的代言人故意打扮成庄稼人的形象,也许人家就是庄稼人,也许是草根明星。不管是什么职务,这个化肥广告成了庄稼人喜欢的广告,受众面很广。

这个时候铡刀搁浅,也不再用各种农作物的杆子当粪。开始成袋成袋买回肥料往地里撒,虽说这个成本让庄稼人一时有些接受不了,但是时代兴起了,社会发展到了这一步,跟着时代走准没错。你不是想多打粮食吗?好啊,化肥满足你。如果这个时候你还去沤粪,还执迷不悟,那么你终归落后,到时候忙了一季,粮食减半,可别后悔。于是买化肥又成了一股热潮。后来发现上了肥料的庄稼收成突飞猛进,庄稼人在心里都在感谢这个时代。那个广告还一直在看。

就麦子来说,亩产从四五百斤上升到了八九百斤,这是突破,庄稼人做梦都没想到。哪家要是破天荒打了一千斤,那就成了爆炸式新闻,相当于现在的头条 。这个时候又该关注种子了,第二年基本上都在尝试那个打了一千斤家的麦种。
都知道民以食为天,都知道一顿不吃饿得慌。尤其上辈人刚刚从饥饿中走来,吃过黄土,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们深知挨饿的严重性,知道什么叫浮肿,什么叫晕,至于那个干劲儿是从哪儿来的,我想信念、希望、不想看着下一代再挨饿占了一多半。
遇上旱和涝时,那是一点辙都没有,只好打多少算多少了。
有一年一场风雨让本来“接天绿叶无穷碧,映日玉米别样鲜”的景致在一夜间全部倒地,铺平。庄稼人哭笑不得,还指望着玉米的收成换盐呢。大家商量着等天晴后看看能不能有好转,那年秋天几乎没有收成。那一刻庄稼人慌了,过年虽说没有贴过“年年有余”,但是“米麦满仓”,“粮食满仓”贴过呀。同时也证实了“天变一顿饭”和“居安思危”的道理。没有收成在当时意味着屯里的粮食只减不增。
作为农民,在听到“瑞雪兆丰年”这个谚语时还是会感恩时代,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他们看着眼前纷飞的雪片去预测麦子的收成,以雪的大小掐算来年的产量。那青色的小麦生来与雪有缘,敢与冬天挑战,就一定能胜任春夏。从打麦场轰隆隆的机器声中,从小路上推着小推车都能一路小跑的人中,从那些打着手电筒,光在上下左右摇晃中就能判断出麦子的收成。心情和表情是相连的,那个溢于言表的喜悦是装不出来的。

只有大丰收,庄稼人才会自信的用筷子挑起那个发面馒头大口大口吃下去,只有大丰收,才能骄傲地端起一碗捞面条三口两口吃进去。吃的坦然,吃出了庄稼人的豪情。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国富民强,只有国家富足了,人民才会强健。

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657亿斤。这个惊人的数字让老百姓放心。粮食多归多,光盘行动不能忘。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道出了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老百姓还是觉得手中有粮,心中才不慌。他们一直觉得吃多少买多少不是庄稼人的风格,应该多少存点粮食。土地是命根子,粮食是人民的命脉,是维系生命成长,维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


他们还是那句话:不能再挨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